浙东北三校09-1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 地理

文档属性

名称 浙东北三校09-1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 地理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37.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0-05-25 14:30: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0学年第二学期浙东北(ZDB)三校期中联考
高二地理试卷(2010年5月)
校对:龙京
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共60分)
2009年12月7日至18日,世界各国领导人聚集歌本哈根参加世界气候大会,签署2012年《京都议定书》第一承诺期到期之后,新的约束温室气体排放、应对未来气候变化的全球行动协议。回答1~3题。
1.下列物质①二氧化硫、②二氧化碳、③臭氧、④碳氢化合物、⑤氟利昂,其中属于温室气体的是: ( )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③④⑤ D. ②③⑤
2.当温室气体含量增加后,下图中热力过程明显增强的是:( )
A. ②④
B. ③⑤
C. ④⑥
D. ①③
3.随着全球变暖,我国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
A.喜马拉雅山的雪线逐年下降 B.一月0℃等温线向淮河以北移动
C.南海诸岛的面积迅速增大 D.高纬地区比原来的气温更低
4.读“某工业地域生产示意图”,该地域工业生产联系的突出优点是: ( )
A. 增加产品产量,提高产品质量 B. 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实现降耗减排
C. 减少劳动力数量,降低劳动力成本 D. 市场规模大,产品竞争力强
5. 目前我国农业灌溉用水的有效利用率仅为40%。在全国境内的700多条重要河流中,有50%的河段、90%以上的沿河水域污染严重。这一材料反映了我国: ( )
①水资源人均占有量少 ②对水资源科学利用不够,浪费严重  ③水污染状况严重  ④水资源的总量不够
A. ①② B. ③④ C.②④ D. ②③
6. 右图所示人类采取的行为: ( )
A.是工厂实现清洁生产的一种措施
B.只适宜在城市中实行
C.属于生产减量化中的“再利用”形式
D.反映出循环经济的基本理念
下表是1990年和2001年全国水土流失遥感调查结果的比较(单位:万平方千米),据此回答7~8题。
年份 全国水土流失总面积 全国水蚀面积 东部10省水蚀面积 中部10省水蚀面积 西部12省水蚀面积 风蚀面积
1990年 367 179 13 62 104 188
2001年 356 165 9 49 107 191
7.全国水土流失总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 )
  ①植树造林 ②退耕还湿 ③遥感技术提高 ④耕地面积扩大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④
8.我国风蚀地貌广布的地区主要位于: ( )
A.青藏高原 B.西北地区 C.东北地区 D.南方地区
9.下面这组图片,想要表达的意思是: ( )
A.在这里取纸,需要就取 B.“拉美拉美,价廉物美!”
C.这是一种再生纸 D.用纸越多,绿色森林越少,请节约用纸
下图为“云南路南石林不同植被下土壤空气中CO2浓度示意图”,读图完成10~11题。
10.如果水分条件相同,那么图中哪种植被下的土壤、岩石最易被溶蚀: ( )
A.无植被耕地
B.人工草坡
C.柏树林
D.天然草坡
11.如果当地植被破坏严重,最终产生的环境问题是: ( )
A.沙化 B.泥石流 C.石漠化 D.滑坡
12.下列事物中,体现了就地保护的是
A. 杭州野生动物园的东北虎 B. 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
C. 安吉竹种园的几百种竹子 D. 东北虎去非洲野生动物园训练野性
下图为我国2005年人口年龄结构和预计2050年的人口年龄结构示意图,读图分析后回答13-14题。
13. 2005-2050年,我国的人口状况将会: ( )
A. 青壮年人口比重上升,为劳动密集型工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B. 少年人口比重增加,我国人口增长速度将有所加快
C. 老年人口比重增加,需要加强社会保障事业
D. 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会促进我国城市化水平提高
14.导致这种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因素是: ( )
①自然环境 ②生产力水平 ③社会观念 ④宗教信仰 ⑤国家政策
A. ①②③ B. ②④⑤ C. ②③⑤ D. ③④⑤
15.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 ( )
A. 西南、西北和东北 
B. 华北、东北和西南
C. 东北、华北和东南 
D. 华南、华北和西南
16.下列山脉中属东西走向的是: ( )
A. 横断山脉
B. 祁连山脉  
C. 台湾山脉 
D. 昆仑山-秦岭
17.下面我国八个省级行政区的轮廓图,其中简称为黔和省会在合肥的分别是: ( )
A. ①② B. ④⑦ C.⑤⑥ D. ③⑧    
18.有关季风对我国气候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我国各地夏季都吹东南风,冬季都吹西北风
B. 台风形成的暴雨是我国的主要降水
C. 冬季风势力强,在我国各地都比夏季风控制的时间长
D.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的水旱灾害主要是由各年夏季风强弱不同引起的
在崛起的长江沿岸城市带中,人们称“长江是条龙,龙头是上海,龙身是武汉,龙尾是重庆”,据图回答19--21题。
19.长江水能资源主要分布在上游,其中水能资源最丰富的河段是: ( )
A.源头~A河段
B.源头~B河段
C.源头~C河段
D.源头~D河段
20.长江沿岸某城市因夏长酷热多伏旱而得名“火炉”,因城市依山建筑而得名“山城”,而冬春时节云轻雾重又名“雾都”。请依据这些地理特点判断该城市是图中的:( )
A.A B.C C.E D.G
21. 图中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于2010年4月14日,发生了里氏7.1级强烈地震,造成2220人死亡,70人失踪,经济损失也非常严重。下列关于玉树及玉树地震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玉树藏族自治州是藏族人口聚居的民族自治地方,在行政上属于青海省
B.玉树地震是由于板块碰撞挤压,导致断层活动造成的
C.玉树位于巴颜喀拉山北麓
D.玉树位于金沙江上游
2009年8月我国台湾省遭受强台风“莫拉克”袭击,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结合下图,回答22-23题
22.此次导致台湾重灾区人员伤亡主要是: ( )
A. 暴雨洪涝 B. 强风
C. 风暴潮 D. 滑坡 泥石流等次生灾害
23.影响台湾岛铁路呈环状分布的因素是: ( )
A. 气候 B. 地形
C. 城市分布 D. 经济发展不平衡
下图是我国某地区略图。读图回答24~26题。
24.图中甲、乙、丙、丁四座山位于我国内流区与外流区分界线上的有: (  )
  A. 甲山和乙山 B. 丙山和丁山  C. 甲山和丙山 D. 乙山和丁山
25. 由图可知,宁夏回族自治区的首府(省会)位于黄河的: ( )
A. 上游      B. 中游   C. 下游    D. 入海口
26. 图中景观图片为黄土塬(黄土高原地区面积广阔、地面平坦的黄土高地)。黄土塬上水循环过程不同于黄土高原其他地貌类型区,其最弱的环节是: (  )
A. 降水      B. 下渗   C. 蒸发    D. 地表径流
27.下图是120°E经线某日不同纬度的气温、气压和正午太阳高度分布曲线图,图示季节嘉兴的气候特点是: ( )
A. 炎热干燥
B. 高温多雨
C. 温和多雨
D. 低温少雨
下图为“某地一年中气温日变化的分布图”,读图回答28~30题:
28.该地可能位于我国的以下哪个省级行政区: ( )
A. 西藏自治区 B. 海南省
C. 浙江省 D. 北京市
29.该地4月份气温日较差最大不超过: ( )
A. 5℃ B. 7℃
C. 9℃ D. 11℃
30.图中能够说明该地气候干燥时陆地吸热增温迅速的时段是: ( )
A. 1月0~6时 B. 3月7~12时
C. 7月9~15时 D. 10月12~18时
二、综合题(共4小题,共计40分)
31.随着人口增长,自然资源将迅速耗竭,环境污染将不断加剧,三者的关系曲线被称为“梅托斯模型”。读下面“梅托斯模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7分)
  (1)图中①、②、③三条曲线分别代表的是:(3分)
  ①   ;②    ;③     。
(2)根据这一观点,人类社会发展到“S”时,将通过      来适应自然环境的变化。(1分)
(3)为避免图示恶果的产生,人类可以采取哪些措施?(3分)
32.下图是甲市周边地区和甲市城市用地示意图,该市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湿润多雾,森林植被茂密,矿产资源丰富。据此完成下列问题(14分)
(1)甲市可能位于我国的 。(1分)
A、南方地区 B、北方地区 C、青藏地区 D、西北地区
(2)甲市所在地区的地形类型是 ,左图中河流的流向是_______。(2分)
(3)试分析图中河流的水文特征: 。(3分)
(4)如果该地区经济开发过程中森林遭到严重破坏,则可能造成 (生态破坏问题),对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是 。(3分)
(5)该地区酸雨危害严重的原因是 _______ 。(3分)
(6)为综合利用废弃物、发展循环经济,该地区可以建设____ 、____等工厂。(2分)
33.读“中国局部地图”,完成下列问题:(10分)
(1)属于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界线的山脉是 、 ;属于地势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的山脉是 ;1月0℃等温线经过的山脉是 。(均填字母,4分)
(2)山脉C东侧的地形区为 ,西侧的地形区为 。(2分)
(3)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其泥沙主要来自是 (填河段);原因是 。(2分)
(4)图中④水利枢纽的主要功能是 。(2分)
34.2010年春季,我国西南地区遭遇百年一遇的特大旱灾。截至3月30日,中国耕地受旱面积1.16亿亩,其中作物受旱9068万亩,重旱2851万亩,干枯1515万亩,待播耕地缺水缺墒2526万亩;有2425万人、1584万头大牲畜因旱饮水困难。结合下图,回答下列问题。(9分)
(1)2010年西南地区的特大旱灾发生的省级行政区有西藏、四川 、 、广西和 ;涉及的主要地形区是 、 和 。(6分)
(2)图中旱灾最严重的地区,其主要气候类型为 , 地貌分布广泛,都是这次旱灾形成的重要原因。(2分)
(3)此次旱灾给我们的教训也是深刻的,请写出一条将来能够减轻类似气象灾害危害程度的对策: 。(1分)
2010学年第二学期浙东北(ZDB)三校期中联考高二地理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共计60分)
34.
(1)云南、贵州、青海;青藏高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6分)
(2)亚热带季风气候,喀斯特(岩溶)。(2分);
(3)建立气象灾害的预报预警系统,加强对气象灾害的预报和预防;加大投入,建设和完善水利工程和农田水利设施(修建水库、水窖、水柜等);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或使人们树立节约、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的意识)。(1分,任答一点,其它答案有道理可得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