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师大附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地 理 试 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据观测,火星上经常有火山喷发。火星上的火山喷发是
A.自然灾害 B.环境问题 C.自然变异 D.生态问题
2.“灾情中所述的”百年一遇“是指
A.在100年之内必然发生一次 B.正好相距100年必定发生一次
C. 一年内发生灾害的概率是1% D.100年内发生自然灾害的可能性是1%
3.下列区域属于我国干旱灾害多发区的是 ①华北 ②西北 ③东北 ④华南
A.①④ B.③④ C.①③ D.①②
4.根据灾害分布的陆地地形类型差异可以将灾害分为山地灾害、平原灾害和滨海灾害,下列所列举的灾害属于山地灾害的是
A.地震 B.水灾 C.地面塌陷 D.滑坡
5.不属于气象灾害的是
A.干旱 B.泥石流 C.洪涝 D.冻雨
6.下列关于登陆我国的热带气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可能会形成风暴潮 B.中心附近最大风力都在12级以上
C.多形成在太平洋附近洋面上 D.能使我国南方的伏旱得以缓解
7.全球的干旱频发区包括
①干旱区 ②半干旱区 ③季风气候区 ④人口集中区
A.①② B. 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8.森林火灾属于
A.气象灾害 B.地质灾害 C.生物灾害 D.海洋灾害
9.我国西南地区干旱的时间分布特点主要是
A.春旱 B.伏旱 C.春夏连旱 D.冬春连旱
10.我国的洪涝灾害主要集中在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11.寒潮一般不会带来
A.暴雨 B.暴风雪 C.冻雨 D.冻害
12.下列省区中不属于我国地震多发省区的是
A.河北 B.台湾 C.新疆 D.湖南
13.下列区域中地质灾害成灾关联性体现最为明显的是
A.西北地区 B.西南地区 C.东北地区 D.珠江三角洲
14.东北平原与青藏高原均多发的自然灾害是
A.低温冷害 B.地震 C.洪涝 D.沙尘暴
15.华北平原主要自然灾害不包括
A.旱灾 B. 水灾 C.地震 D.滑坡
16.四川盆地不易受到寒潮影响的原因是
A.纬度低 B.地势高 C.北部山地阻挡 D.防御措施得力
2004年12月26日在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发生8.9级大地震,被列为百年以来的第五大地震,据表回答17-19题。
年代
发生地点
震级
1960年
智利
9.5
1964年
美国阿拉斯加州
9.2
1957年
美国阿拉斯加州
9.1
1952年
俄罗斯勘察加半岛
9.0
2004年
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
8.9
17.表中所列的大地震主要分布在
A.太平洋中脊地震带 B.环太平洋地震带
C.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 D.大西洋中脊地震带
18.在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发生的大地震是由于
A.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而形成的
B.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相背运动张裂而形成的
C.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相背运动张裂而形成的
D.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挤压而形成的
19.若全球冰川大规模融化,可能产生的影响有
A.极地高压增强 B.沿海平原扩大
C.陆地淡水减少 D.植被类型增多
20.陆地地震可能诱发
①山体滑坡 ②火灾 ③台风 ④物种灭绝 ⑤泥石流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①②⑤ D.②④⑤
2010年4月23日,据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专家介绍说,华北透支的地下水估计已近2000亿立方米。一个世界最大的地下水降落漏斗区已在华北形成。据此回答21-23题。
21.材料反映的问题是
A.水土流失严重 B.洪水频发 C.地下水位不断下降 D.海水入侵
22.造成该问题的原因是
A.过量开采地下水 B.实施了南水北调工程
C.沙尘暴盛行 D.厄尔尼诺现象影响
23.该问题诱发的渐发性灾害是
A.地震 B.山崩 C.火山喷发 D.地面沉降
24.下图中,能正确反映震中距与地震震级及烈度关系的是
25.人类与其生存环境之间矛盾最尖锐的时期是
A.自然经济时期 B.采猎文明时期
C.农业文明时期 D.工业文明时期
26. 下列环境问题主要属于生态破坏的是
A. 工业“三废”的任意排放 B. 大量的热带雨林被砍伐
C. 放射性物质泄漏 D. 土地荒漠化的减轻?
27. 下列对策可以缓解全球气候变暖的是
①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量 ②大面积植树造林
③发展清洁燃烧技术,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 ④开发利用新能源,改善能源消费结构
A. ①②③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②③④
28. 下列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A. 铁矿资源 B. 森林资源 C. 水资源 D. 土地资源
29. 下列自然资源没有地带性规律的是
A. 水资源 B. 煤炭资源 C. 土地资源 D. 森林资源
30. 我国的南方地区是世界三大酸雨分布区之一,与其有关的是
①降水多 ②空气污染较重 ③土壤呈酸性 ④硫酸生产厂家多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①③④
二、综合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40分)
31.(11分)读“我国洪涝和干旱灾害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我国受洪涝灾害影响最广的地区是 平原和 平原,此外 流域、
盆地及东北平原也常遭受洪涝灾害。
(2)干旱频次大于30的地区是 平原、 平原及 流域。
(3)从自然因素分析形成长江中下游地区洪涝灾害的主要原因。(4分)
32.(7分)读下图完成相关问题。
(1)从甲图到乙图洪水高风险区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在相同灾害强度下,甲、乙两图中灾情较重的是 。(2分)
(3)如果你是该区域的政府管理人员,为减轻灾害损失,你会采取哪些措施?(3分)
33. (11分)读我国防护林体系规划图,回答下列问题。
(1)防护林体系工程是我国 建设的基本框架,覆盖我国主要的 区、 区和
区。
(2)图中最大的生态工程是_________防护林体系,它的主要功能是 和 。
(3)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的主要功能是 和 。
(4) 沿海防护林体系所跨越的省区和三大经济地带的 一致,其主要功能是 。
34.(11分)读我国泥石流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以甲为代表的“/////”区突出的生态问题是 。
(2)丙所在的地形区是 ,该区内由于大气污染而产生的环境问题主要是 。
(3)乙为南方低山丘陵区,由于气候多雨加之人类 和 等不合理活动,这一地区易产生的环境问题是 。
(4)图中1-8各城市面临的最大资源问题是 ,原因是
。
哈师大附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C
C
A
D
B
B
C
C
D
B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A
D
B
A
D
C
B
D
C
C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C
A
D
D
D
B
D
A
B
C
二、综合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40分。)
31.(11分)(1)黄淮海(或华北) 长江中下游 珠江 四川(2)黄淮海(或华北) 长江中下游 珠江(3)气候上,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降水多且多暴雨;地形上,地势低洼排水不畅(4分)。
32.(7分)(1)在洪水高风险区,农田面积扩大,房屋建筑增多,经济密度明显增大(2分)(2)乙图(2分)(3)植树造林,恢复林业用地,涵养水源(1分);退耕,移民,给行洪留出空间减少灾害损失(2分)
33. (11分)(1)生态工程 水土流失 盐碱 风沙危害(2)三北 防风固沙 保护农田(3)保持水土 涵养水源(4)东部经济地带 防止台风、风暴潮等气象灾害的侵袭
34. (11分)(1)荒漠化 (2)四川盆地 酸雨(3)不合理耕作 乱砍滥伐 水土流失(4)淡水资源短缺 原因:地处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区,降水季节分配不均;春季气温回升快、且多大风,蒸发旺盛;地表径流量小;人口集中,生产和生活用水量大。(4分)(四选二,每点二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