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 升华和凝华 导学案(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4.7 升华和凝华 导学案(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2.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12-02 16:26: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四章第七节 升华和凝华导学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升华和凝华的现象,知道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能用升华和凝华知识解释一些典型的现象。
2.能用物态变化观点说明云、雨、雪、雾、露、霜的形成。
【过程与方法】
1.组织学生实验观察并利用日常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现象来认识升华和凝华。
2.学会根据观察结果进行间接分析,从而推断出物理过程的思维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识别生活中常见的升华凝华现象,通过小组课堂讨论与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了解科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对升华和凝华现象的认识. 2.升华和凝华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
【难点】解释生活中常见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导学过程:
【课前导学】温故,激活已有知识
1.填空:(1) 物质从 态变成 态叫熔化,熔化要 热。 (2) 物质从 态变成 态叫凝固,凝固要 热。(3)物质从 态变成 态叫汽化,汽化要 热。 (4)物质从 态变成 态叫液化,液化要 热。
2、下列现象属于什么物态变化?
(1)春天,冰雪消融是______;(2)铁水浇入模子铸成铁件是______。
(4)沸腾是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剧烈_________现象。
(5)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_________现象。
(6)用水壶烧水,当水烧开时,在壶嘴附近会出现上升的“白气”,这些“白气”是_________形成的。
【课堂导学】知新,感悟新知:
创设情境 :观察对新的钨丝灯泡和用久了的钨丝灯泡,为什么用久的钨丝灯泡会变黑?
活动一:引导学生探究升华和凝华的定义和条件:教师演示碘的升华和凝华实验
体验提升:合作交流,动手体验升华和凝华现象,并完成下列问题
【做一做】玻璃容器里装有碘晶体。用酒精灯给容器加热时及停止加热后容器中的碘发生了什么变化?
【想一想】碘发生了怎样的物态变化并完成填空
加热前:碘是紫黑色 态物质;
加热时:观察的现象:容器内有 出现。 (有或没有)出现液态碘;说明碘由 态直接变成了 态,这一过程属于 现象,需要 (吸热或放热)才能完成;停止加热,在容器壁上看到了什么现象 ,碘蒸气由 态直接变成 态,这一过程属于 现象,这一过程需要 (吸热或放热)才能完成。
【说一说】1.怎样说明升华吸热凝华放热;2.解释灯泡永久了变黑的原因
活动二:引导学生探究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联系生活
1、放在衣橱里的樟脑丸(消失了属于 现象,这一过程 (吸热或放热)
2、冬天松花江两岸的树上形成美丽的雾凇属于 现象,这一过程 3、刚从冰箱内拿出的冰棍上结一层冰粉属于 现象,这一过程
4、严寒的冬天,冰冻的衣服也会变干,属于 现象,这一过程
5、走进中药房,有药味是怎样形成的属于 现象,这一过程
6、北方寒冷冬季的早晨,窗户玻璃上常会出现“冰花”。 属于 现象,这一过程 (吸热或放热)请你判断“冰花”是出现在玻璃的内侧还是外侧?
……
活动三:利用升华吸热在生活中的应用:走向社会
实验:干冰的升华(干冰:是将二氧化碳气体进行压缩、冷却而成的,温度可达-78℃以下,在常温下可以直接变成二氧化碳气体)
应用一、舞台上常用喷洒干冰的方法来制造白雾以渲染气氛,其原理是:舞台上喷洒干冰时,干冰升华要????????热量。使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成小水珠,悬浮在空气中形成白雾。
应用二、利用干冰的 吸热,可以使运输中的食品 。当用车运载鲜鱼时,它就守卫在鲜鱼的旁边,起制冷防腐的作用.干冰外表像冰,可作为防腐剂,它比冰优越得多。干冰熔化时不会像冰那样变成液体,它全部升华,四周干干净净。干冰冷却的温度比冰低得多,而且干冰升华后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能抑制细菌的繁殖生长。
应用三、读人工降雨的过程,完成必要的填充或回答必要的问题。
高空中的云层常因水蒸气不能凝成冰晶或冰晶太小而不能降雨,这时人们用飞机向云层中播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干冰很快 ,吸收大量的热量,使其周围的空气层温度急剧下降,云层中的水蒸气遇冷 成冰晶或使原有小冰晶变大,变大的冰晶在下落过程中遇到暖气流就 成水滴,这就是我们常提到的人工降雨。
STS: 航天器的盔甲——烧蚀材料:返回舱以极高的速度进入大气层,会和大气摩擦使其表面的温度达到10000℃以上,返回舱外有一层烧蚀材料会起到降温的作用,你认为烧蚀材料会发生哪些物态变化?
小结物态变化的类型:在箭头边写出物态变化及吸放热情况
活动四:探究利用物态变化观点说明云、雨、雪、雾、露、霜的形成
云:是由于空气上升水汽冷却 而成。雨:大气中的水蒸气遇冷 成小水珠, 形成降水。
雪:当高空的温度很低时,水蒸气 成雪,小水珠 成雪
露:由于夜间的气温低(大于0 ℃),所以在夜间空气中的水蒸气会______在植物和其他物体的表面上而形成露。
雾:在没有风时,温暖气流(水蒸气)在地面附近遇冷 成小水珠,就形成了雾。
霜:在寒冷的冬天,地表附近的水蒸气在夜间遇到温度很低的地表物质和植物时,会 而形成白色的霜。
思考与讨论:能否利用电冰箱制造出雾,露和霜吗?请叙述方法。
【课堂小结】畅谈收获
巩固练习:用笔画线把下列现象同该现象所属的物态变化连起来.
烧开水时冒的“白气” 汽化
夏天湿衣服晾干 熔化
冬天早晨看到草上的霜 凝固
用久了的灯泡钨丝比新时细 液化
钢水浇铸成火车轮 凝华
吃冰棒解热 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