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通过齐读、分组、分角色的朗读,让学生理解体会周恩来学习目标、志向,并向其学习。
教学重点:
1.掌握生字词。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从小树立远大理想及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1.介绍周恩来
2.试着读课文。
二、初步读文,扫清文字障碍。鼓励学生自主识字。
1.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圈出不认识的字,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
2.指名读全文,正音。解决“华、索、模、振”在文章中的正确读音。
3.同桌互读。
4.生字测读,并提醒学生在后面的学习中注意其读音。
三、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整体感悟,综合探究。
1.自渎思考:课文有几个自然段?你从每个自然段中读懂了什么?
2.自主合作。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汇报读文,交流读文所得。
3.自由组合学习小组,以不同的方式读文。
4.以小组为单位提出组内未解决的问题。教师进行恰当的评价指导。
5.说说“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意思。(联系图片过去的中华、现在的中华在你心中的样子。)
6.联系上下文,理解周恩来的志向同前两个孩子是不同的,在当时那种背景下,13岁孩子的豪言壮举足以说明他志向的远大。
7.学了这篇课文,谈谈你的感受。
四、诵读。
1.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2.小组读。
3.个别读课文。
五、课外延伸。
1.读一读周总理的格言。
2.阅读《立志争光》。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