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市云龙中学09-1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江省宁波市云龙中学09-1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30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0-06-01 19:52: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09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联考高一年级
地理测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70分,请把正确答案填入答卷的表格中)
1.农民扩大或缩小某种农产品种植面积最终取决于 ( )
A.市场 B.气候 C.地形 D.交通运输
下图表示某种农产品生产和销售的一般模式,读图完成2-4题:
2.阶段Ⅰ鲜花和蔬菜产区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
A.地形平坦 B.气候优越 C.距城区近 D.水源充足
3.阶段Ⅱ鲜花和蔬菜产区的区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城市用地规模的扩大 B.城市人口的增加
C.交通运输的发展 D.城市居民收入的提高
4.若甲是北京,乙为广州,则阶段Ⅱ运量最大的季节是 (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右图(图2)为某城镇多年平均风频图。判断5—6题。
5.该城镇可能位于 ( )
A、我国东南沿海 B、印度半岛境内 C、地中海沿岸 D、西欧平原上
6.如果在该城市布局一个火电厂,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最宜布局在该城市的 ( )
A、西北 B、东南 C、西南 D、东北
7、关于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区域都以自然的山脉和河流为界
B.区域是人为划分的,因而区域之间 的差异不大
C.区域之间都有明确的界线
D.区域内部的某些特征相对一致
8.从空间分布形式来看.农业区表现为 ( )
A.面状 B.网格状 C.点状 D.岛状
9.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化,总体发展趋势为: ( )
A.不平衡-平衡-不平衡 B.平衡-不平衡-平衡
C.不平衡-平衡 D.不平衡-平衡
10.区域发展的阶段与主要部门的搭配正确的是 ( )
A.工业化起步阶段——以资源密集型工业和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业为主
B.高效益综合发展阶段——加工制造业和服务业大大增加
C.工业化阶段——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
D.传统农业为主阶段——没有任何工业部门
读右侧的三角形坐标图,回答11-13题。
11.如果a、b、c分别表示农业生产社会经济投入中的劳动力投入、生产资料投入、科技投入,下列各点中最能代表亚洲水稻种植业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12.如果a、b、c分别代表影响工业区位的原料因素、动力因素、市场因素,则下列最能代表炼铝工业的点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13.如果a、b、c分别代表第一、二、三产业所占的比重,则表示城市化水平最高的点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14.下面属于由人类活动引起的环境问题的是 ( )
A.火山 B.台风 C.战争 D.臭氧层破坏
15、城市环境质量下降的根本原因是 ( )
A.城市规模无限扩大和人口猛增 B.工业生产不断发展
C.城市化水平较低 D.城市发展的必然结果
16.可持续发展的含义是 ( )
A.不惜一切代价,满足当代人的生存需求
B.省吃俭用,给后代生存发展打下基础
C.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D.人类的生存发展不应以降低环境质量为代价
17.黄河三角洲至今聚落分布稀疏的原因是 ( )
A.形成时间短 B.地面盐碱化严重   C.黄河的水量少
D.水道散漫游移不定,泥沙淤积严重不通航
18.扬州历史上曾是我国商业贸易最繁荣的城市,后来逐渐萧条的原因是 ( )
A.水源供应不足 B.战争迫使人口迁移 C.政治中心转移 D.交通条件变化
19. 许多商业网点聚集在高速公路与城市的结合部,主要原因是 ( )
A、地价低廉 B、人口密度小 C、便于货物的集散 D、消费人群大
20.下列四组省区中,全部位于中部经济地带的是 ( )
A.吉林、安徽、湖南、广西 B.山西、内蒙古、陕西、河南
C.河南、黑龙江、江西、湖北 D.江西、湖北、河北、四川
21.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 ( )
①冬小麦与春小麦主要产区的分界线②农区畜牧业与牧区畜牧业分布的界线
③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④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暖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读南水北调示意图,回答22-23题。
22.我国南水北调的主要目的是 ( )
A.解决长江流域的洪涝问题
B.缓解北方地区水资源不足的矛盾
C.利用流域间的落差发电 D.连通长江、淮河、黄河和海河四大水系
23.南水北调工程东线工程配套实施的首要工程是 ( )
A.航运设施工程 B.灌溉工程 C.节水工程    D.治污工程
24、从企业的生产协作来看,下列工厂之间是零部件之间的生产协作 ( )
A.食品厂—木材厂B.水泥厂—钢铁厂C机械厂—汽车厂 D.汽车厂—纺织厂
“西气东输”对我国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回答25-26
25.“西气东输”工程对东部地区下列哪个环境问题没有显著改善 ( )
A.粉尘污染 B.地面下沉 C.酸雨 D.煤烟污染
26.西部地区的工业部门中,受“西气东输”工程建设强有力拉动的是 ( )
A.纺织 B.食品 C.飞机制造 D.钢铁
27.中国传统文化中表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思想的是 ( )
A.人定胜天 B.天定胜人 C.天人合一 D.天命主宰
28能缓解华北平原春旱期间用水紧张状况,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措施有( )
A.增加地下水的开采量 B.缩减农田面积以降低农业用水总量
C.直接利用工业和生活污水灌溉 D.推广喷灌、滴灌,发展节水农业
29.明令禁止继续开发“北大荒”的行为,突出体现了可持续发展中 ( )
A.环境的观念 B.权利的观念 C.公平的观念 D.发展的观念
30、杭州西溪湿地的重要价值有 ( )
①发电 ②旅游 ③防风固沙 ④调节气候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洪水一片,枯水几条线”,是对洞庭湖现状的真实写照。据此回答31~33题。
31.造成洞庭湖萎缩的主要原因是 ( )
①泥沙淤积 ②蒸发加强 ③围湖造田 ④降水减少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2.治理洞庭湖萎缩的主要措施有 ( )
①长江流域退耕还林,封山育林 ②洞庭湖区退田还湖,平垸行洪 ③洞庭湖区开挖湖泊,加大湖盆 ④长江干流修筑堤坝,加固大堤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3.关于洞庭湖对长江干流调节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
①丰水季节,洞庭湖水补给长江干流,削减洪峰 ②丰水季节,长江水补给洞庭湖水,削减洪峰 ③干旱季节,长江水流人洞庭湖,补给湖泊水 ④干旱季节,洞庭湖水流人长江干流,补给河流水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4.美国农业生产布局的最主要特征是 ( )
A.农业生产过程作业专业化 B.农业生产社会化
C.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 D.农业生产高度集约化
35.美国东北部发展乳畜带的主要原因是 ( )
①纬度偏高、气温低,作物生长期不足 ②地面起伏大,发展机耕农业有困难
③人口、城市集中,便于供给肉、蛋、奶④水资源紧张,发展灌溉农业有难度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009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联考高一年级**科答题卷
题号



合计
1
2
得分
一.选择题(7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题号
31
32
33
34
35
答案
得分
阅卷教师
二、综合题(共30分)
36、 读“某城市道路和商业中心分布略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图中____是该市的商业中心,其区位
优势是 ;B为该市新
建的专业性商品批发市场,其区位优势是

(2) 图中C、D二处,分别设置了自来水厂和化工厂,请判断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
C: ,理由是:
D: ,理由是:
得分
阅卷教师
(3) 图中该城市交通线路的设置,最不合理的是 。理由是:


37、下图表示的是某些人类活动所导致的环境问题,将以下各项内容的字母代号按因果关系的顺序填在图内空框中.(每空1分,共1 0分)
得分
阅卷教师
A.滥伐森林、滥垦草原 B.酸雨 C.过量开采非可再生资源
D.环境问题 E.水土流失 F.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G.盲目扩大耕地面积 H.大量燃烧煤和石油
I.温室气体增多 J.生态恶化
38图甲为德国鲁尔区,图乙为中国辽中南地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
(图甲) (图乙)
(1)鲁尔区和辽中南地区最重要的工业部门都是________。它们均拥有丰富的_______ (能源),20世纪60年代以来,该能源的优势地位逐渐被__________和天然气所取代。(3分)
(2)近几十年来,这两个地区的一部分重工业布局向海港城市靠近,主要是为了充分利用当地的___ ___优势。(1分)
(3)借鉴鲁尔区综合整治的经验,请你为辽中南地区可持续发展献计献策。(4分)
得分
阅卷教师
高一地理参考答案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