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 18 声音的变化 首师大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 18 声音的变化 首师大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9.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首师大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12-03 10:04: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声音的变化
教学目标:
1、认识音量。知道声音的强弱用音量表示。理解音量的变化是物体的振动的幅度变化引起的,振动幅度越大,声音就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就越弱。认识音高。知道声音的高低用音高表示。初步理解音高的变化是物体的振动快慢变化引起的,物体振动得越快,音越高;振动得越慢,音越低。
2、运用语言来描述和记录物体的振动和发出的声音,并能给听到的声音根据声音的高、低、强、弱分类。?
3、形成善于观察,并把事物的特点和性质相联系的习惯。培养对观察结果反复验证的习惯。
教学重点:
音量的变化是物体的振动的幅度变化引起的,音高的变化是物体的振动快慢变化引起的。
教学难点:
音高的变化是物体的振动快慢变化引起的。
教学准备:?教师:鼓一个、鼓锤、吉它一把、4个装有不同量水的杯子、三支装不同水的试管、大小音叉发声装置各一个。
学生:钢尺一把、一块钉钉子的木板、1根橡皮筋,口琴、钢管琴等乐器、餐巾纸、记录单。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出示堂鼓,师敲击鼓,让学生感受声音的强弱变化,引出对音量的认识。
师吹奏口琴,让学生感受声音的高低变化,引出对音高的认识。
引出课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造成声音发生高低、强弱变化的秘密。(板书课题:声音的变化)
二、探究声音的强弱与尺子振动的幅度之间的关系
1、提出实验任务:老师给每个小组一支钢尺,你们能不能用这把钢尺也使声音发生变化?我们应该怎样操作呢,请同学们看幻灯。(放幻灯:实验任务和方法1、先轻轻拨动钢尺,观察钢尺振动的幅度多大,听听声音的强弱;再用力拨动钢尺,观察钢尺振动的幅度有多大,听听声音的强弱。2、反复做3次;3、认真填写好实验记录单(一)。)
2、理解“振动幅度”的含义。
3、学生小组合作实验,完成以下实验记录。师巡视指导。
实验记录单一:物体振动幅度大小与声音强弱的关系记录
实验操作
看到振动幅度大小
听到声音强弱
轻轻拨动钢尺
用力拨动钢尺
思考:物体振动幅度大小与声音强弱之间有什么关系?
4、请学生到讲台前用投影展示实验记录,汇报实验观察到的现象,并理解物体振动幅度大小与声音强弱之
间的关系。(师板书:强 振动幅度大 弱 振动幅度小)
5、引导通过观察击鼓的现象,验证物体振动幅度大小与声音强弱之间的关系。
三、探究声音高低的变化与物体的什么特点有关系
1、通过吹奏《小星星》的一段乐曲,引入探究声音高低变化与物体振动速度的关系:谁来说说是什么乐曲?刚才老师在演奏过程中,声音发生了什么变化?你们想不想也来试试?好吧,下面让我们用钢管琴、口琴和橡皮筋来发出音高不同的声音。(幻灯出示:利用钢管琴、口琴和橡皮筋发出音高不同的声音。)
2、师提问:你打算用什么办法让这些物体发出声音,钢管琴用什么办法,口琴呢,橡皮筋呢?
3、提出思考:(1)钢管琴哪个部位的音高较高,哪个部位的音高较低,我们发现它的音高与钢管琴的什么特点有关?(2)口琴是靠什么振动来发出声音的?它哪个部位的音高较高?哪个部位的音高较低?我们发现这与口琴的什么特点有关?(3)仔细观察,当音高不同时,橡皮筋的振动有什么变化?
4、引导学生首先进行橡皮筋的实验,幻灯出示实验要求:(1)先把橡皮筋连接在两根近距离的铁钉上,再连在两根远距离的铁钉上,每次尽量用相同的力度弹拨橡皮筋。(2)轻声实验,耳朵靠近橡皮筋,倾听橡皮筋发出的音高。(3)重复实验3-4次,完成实验记录3。
5、学生分组进行橡皮筋、钢管琴和口琴实验,并完成实验记录3。师巡视指导。
实验记录单三:物体振动快慢与声音高低的关系
实验操作
看到振动快慢
听到声音高低
弹拨放松的橡皮筋(粗)
弹拨拉紧的橡皮筋(细)
想一想:物体振动快慢与声音高低有什么关系?
6、学生汇报,师作重点板书:在刚才的实验中,我们发现(1)钢管琴哪个部位的音高较高,哪个部位的音高较低,我们发现它的音高与钢管琴的什么特点有关?(2)口琴是靠什么振动来发出声音的?它哪个部位的音高较高?哪个部位的音高较低?我们发现这与口琴的什么特点有关?(师板书:高 短 低 长)
7、引导学生验证:老师这里有四个装着水的玻璃杯,大家猜猜,当我敲击这些杯子时,哪个杯子发出的声音高,哪个杯子发出的声音低?你能说说这样猜测的理由吗?(幻灯出示:四个水位不同的杯子)你可以用最低,较低,较高,最高这几个词来描述,把你的猜想填写在活动记录表二中。
实验记录单二:水杯的音高变化记录
水杯
我的猜测
第1次敲击
第2次敲击
第3次敲击
1号杯
2号杯
3号杯
4号杯
你可以用这几个词来描述:最低,较低,较高,最高
8、汇报验证结果,师小结:也就是说,如果物体长些,敲击时发出的声音就低些,如果物体短些,声音就高些。物体振动时发出的声音高低,与物体的特点是密切相关的。
9、引导探究橡皮筋的振动:刚才刚学们仔细观察了橡皮筋的振动,你发现了什么?橡皮筋振动的快慢与音高有什么关系?
10、学生汇报,引导验证:刚才我们看到橡皮筋的振动快慢,只是我们眼睛看到的大致感觉,其实我们可以用我们认识的音叉来验证一下我们的发现是否正确。
11、出示频率分别为440和256的两个音叉,提出问题:这两个音叉哪个振动得快,哪个振动得慢?猜猜这两个音叉振动时,哪个发出的音高高,哪个低?
12、引导小结,师板书。(板书:高 振动快 低 振动慢)
四、拓展延伸,了解声音的变化在生活中的运用
1、出示吉它,了解吉它声音的高低与琴弦粗细的关系,并进一步验证以上橡皮筋粗细与音高的关系。
2、知识拓展:学了今天的知识,你可以利用物体的粗细、轻重、长短、松紧的特点来制作小乐器,今天,老师带来了三根试管,现在我想请同学们先猜猜看,哪根试管吹出的声音高,哪根试管吹出的声音低?
附板书:
强 振动幅度大
声 音量
音 弱 振动幅度小

变 高 振动得快(短、细)
化 音高
低 振动得慢(长、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