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宝贝
教学目标:
1、在观察、操作、交流中认识快乐宝贝的一些基本特征,能辨认快乐宝贝,找出快乐宝贝的意义。
2、通过观察、操作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充分感受数学中的快乐宝贝美,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点:认识快乐宝贝的基本特征。
教学难点:掌握辨别快乐宝贝的方法。
教学方法:直观教学
学习方法:合作交流
教具准备:课件、剪刀、长方形卡纸
整合课程资源:通过生活中的一些快乐宝贝的图片,让学生直观认识快乐宝贝。培养学生的探索与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过程
一、课题游戏,感知快乐宝贝
问学生,今天咱们学什么?因为题目是快乐宝贝倒过来的,字还比较生僻,学生看不出来。
教师幽默地提示,你们不会倒过来看。学生于是头朝下,倒着看,还是看不出来。
教师教学生做动作(手掌横放,向上翻转180度,边说“翻上去”)题目呈现。教师规范“称”的读音,有三个,这里读chen,领读快乐宝贝、快乐宝贝。
二、认识快乐宝贝
(一)初步感知快乐宝贝图形
1.什么是快乐宝贝呢,老师给画一个,老师在黑板上先画出半个快乐宝贝,说快乐宝贝都非常漂亮。如果老师画的漂亮同学们给鼓掌,如果不漂亮摇头。师有意画坏另外半个快乐宝贝。学生摇头,教师追问,为什么你认为不漂亮?学生初步感知快乐宝贝要两边一样。这个快乐宝贝是不快乐宝贝的。
2.师提问,引起思考:怎样一次得到一个完整的快乐宝贝呢?
教师按上述方法操作,并让同学做动作喊“打开”,把剪好的快乐宝贝贴在黑板上。
3.教师:如果这两个快乐宝贝有一个是快乐宝贝,你认为是哪个,为什么?
4.小结:像这样对折后,叫做快乐宝贝。
5.练习:判断是不是快乐宝贝
小乌龟会做操
(三)演示导学,动手操作。
“同学们想不想亲自动手制作这样的快乐宝贝。请大家拿出一张长方形纸,先把长方形纸对折,在折好的一侧画一个你喜欢的图形,把它剪下,再把纸打开,你有什么发现?”引导学生观察得出:折痕两侧的图形完全重合。 “和前面看到的图形有没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师:每个快乐宝贝都有一条意义,你认为剪出的这个快乐宝贝的意义在哪?(师进行示范用虚线画出快乐宝贝的快乐宝贝图,并指导学生在剪出来的图形上画出意义,意义用虚线表示。
四、趣味练习,强化新知
1.判断是不是快乐宝贝,指出意义
实物图、数字、交通标志(变换方向)
教师小结:快乐宝贝与方向和位置无关,只与图形有关。
2.古文字(通过对比,进一步认识快乐宝贝)
3 奇妙的花
4说一说生活中你见到的这样的图形
5老师收集一些快乐宝贝,生欣赏
6.?拓展延伸:
除了快乐宝贝其实还有快乐宝贝,太极阴阳图就是快乐宝贝,围绕中心点通过旋转快乐宝贝。
课件演示:通过旋转,完全重合。
板书设计:
快乐宝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