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1阿细跳月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5.3.1阿细跳月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9-12-02 19:28: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
阿细跳月
年 级
三年
课 时
1课时
单位
姓 名
课 型
欣赏
教材分析
《阿细跳月》是人民教育出版社新课标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中的一首歌曲。它是由我国著名民乐指挥家和作曲家彭修文先生根据彝族传统的舞蹈《阿细跳月》的音乐创编的同名民乐合奏曲。乐曲吸取了传统“跳月”的民族音调,描绘了月夜欢舞的炽热场面。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欣赏民乐合奏《阿细跳月》,引导学生初步了解彝族音乐的风格特点,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模仿、游戏等丰富的艺术活动,让学生感受欢快热烈的情绪,并以多种形式积极主动地参与音乐表现活动。
知识与技能:通过欣赏民乐合奏《阿细跳月》,引导学生了解四五拍子,记忆乐曲的旋律主题,学习彝族“跳月”基本动作。。
教学重点
感受并理解五拍子的韵律
教学难点
学会“跳月”的基本舞步,能用肢体语言表现乐器的音色变化和速度、力度的变化。
学情分析
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正是处于好玩、好动、好奇、好胜的阶段,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总是以趣味性为主,让学生全身心地参于到音乐活动中来,并不断地享受音乐、创造音乐从而获得快乐。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钢琴
教学流程
教师组织引领过程
学生交流展示活动
教学设计意图
一、律动 进教室
二、节奏 游戏
三、唱主题旋律
四、欣赏乐曲
四、课堂延伸
五、课堂 小结
1、带领学生按节奏走进教室。
2、启发学生按上节课的学习进行队形变化。”
1、模仿游戏
教师做师范动作。(搓手、小跑、快速拍腿拍手两下、慢速拍手拍腿两下)
2、在音乐中做互动节奏练习
拍手、拍腿做三拍节奏练习
3、“老师的节奏加上你们的节奏一共是多少拍?接下来我要把这五拍藏到刘老师的动作中,谁能发现我把这五拍动作藏到哪里了?”
1、教师视唱主题旋律
问:在这段旋律中有哪一组音在反复出现?
2、弹琴唱主题旋律
3、除了52 1,你还听见哪几个音在反复出现、
4、指导学生视唱出题旋律
提示学生唱的时候要轻巧、欢快,不要大声喊唱,注意口型。
1、初听
“接下来我会把这段旋律重复重复的播放,你们数数重复播放了几次?
2、复听
音乐主题重复一次找一名同学拍四五拍节奏。
3、再听
问:在刚才听的十四遍旋律当中,你都听见了哪些民族乐器?请小乐手们准备好,听到什么乐器请你模仿出来。
4、问:乐曲的速度?情绪?展现给我们什么样的画面呢?
5、范唱乐曲主题旋律
6、分句教唱歌词并指导演唱。
1、介绍乐曲的出处以及相关信息。
2、播放视频舞蹈《阿细跳月》的欢腾场面。
今天我们共同感受了一支非常欢快热情的乐曲《阿细跳月》,谢谢你们陪老师跳这么欢快的舞蹈。
按音乐的节奏走进教室,并变换六种队形
注意听,认真模仿
随着音乐和老师互动做拍手拍腿两拍子节奏
随乐曲表现四五拍的节奏
认真听旋律找出反复出现的一组音
接唱52 1
认真听主题旋律
按老师的要求随伴奏唱主题旋律,
听音乐主题
随音乐主题和老师做拍手游戏
边听音乐边模仿竹笛、琵琶、二胡的演奏
充分发挥想象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感受情境
学唱主题音乐歌词,加深记忆。
学生再次欣赏乐曲并伴随音乐下课
律动出教室
为欣赏乐曲打下基础
通过互动节奏练习四五拍的节奏,为乐曲欣赏打下基础
几次聆听都对学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使他们有意识的听,更利于集中注意力,聆听要求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使学生在有意识的聆听中潜移默化的熟悉乐曲旋律,帮助学生记忆乐曲的主题旋律。
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加深学生对音乐的感受,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对音乐进行感受、创作练习。
律动出教室




阿细跳月
多媒体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