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课题】第2单元 第3章第2节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描述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
2.说明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二、能力目标
1.制作草履虫的临时装片,熟练使用显微镜操作。
2.观看草履虫的生命活动的视频,总结并分析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
3.尝试绘制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的概念图。
三、情感目标
1.从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中能体会到科学家们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2.观察草履出的过程中,接受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生物学观点。
【教学重点】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教学难点】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制作草履虫的装片并观察草履虫
【教学模式】
师生共同解决型
【教学方法】自制多媒体PPT课件、草履虫生活视频
【教学准备】
1.器材:显微镜、载玻片、 盖玻片、解剖刀。
2.实验用材料:草履虫培养液、马铃薯、碘液等。
【教学设计】
【内容要点】
第2节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单位
【教学过程】
教学程序及知识要点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及目标
复习及导入新课
1复习:我们已经学会能用显微镜观察植物、动物细胞的形态,那么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共有的基本结构是什么?你对细胞还有哪些认识?
2导入:出示施莱登与施旺图片,人类认识细胞也是一个发展的过程,从罗伯特·虎克发现细胞到细胞学说的提出,凝聚着科学家的艰苦努力,细胞学说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3组织学生阅读教材P49相关内容:
4简要总结:细胞学说的主要观点:
5引导学生分析:科学家成功的因素有哪些?对我们能有哪些启发?
许多学者积累丰富的资料为两位科学家提供资源;德国是自然哲学的故乡,哲学对自然科学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例如哲学家奥肯提出的动植物应该有一个共同的“发生单元”的思想,施旺和施莱登在观察细胞方面表现出的一丝不苟、严谨的科学精神,
过渡:希望每位同学都能从科学家们的身上得到启发,在自己使用显微镜观察中认真细致。
6引入课题:为什么说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联系所学内容,思考并回答问题
阅读P49课外读内容:简要总结细胞学说的观点
在不断学习、继承与发展中,影响两位科学家寻找生命的本质
明确本节课探讨的核心问题,引发积极思考。
细胞是怎样生活的
1.质疑:你知道哪些生物体只由一个细胞构成的?细胞又是怎样生活的?
2.展示:单细胞生物衣藻、眼虫及变形虫的图片
3.展示:草履虫及内部结构的图片,提出问题:如何观察到草履虫的形态与大致结构呢?
4.组织学生观察与实验
(1)先肉眼观察培养液中的草履虫
(2)制作草履虫细胞的临时装片借助显微镜观察其形态与运动方式
(3)播放草履虫生活的视频:思考:草履虫是怎样生活的?
观察草履虫,描述其形态、结构与生活特点
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
展示细胞膜部分图片
质疑:细胞是独立的,又是开放的,细胞膜的作用是什么?
过渡:细胞中需要物质,细胞中有储能的有机物
3.演示实验:将一滴碘液滴在切开的马铃薯表面上,组织学生观察现象,展示显微镜下的马铃薯细胞
4.质疑:有机物中储存的能量又是怎样被释放的?
展示显微镜下的线粒体。
观察图片,体会细胞膜具有选择性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
体会细胞是物质的,生命也是物质的
拓展与思考
问题:细胞的生命活动是怎样调控的?能否设计实验说明细胞核的调控作用
激发兴趣
自主学习
资料:
细胞学说是由德国生物学家M.J.施莱登和T.施旺在1938年和1939年提出的。细胞学说主要有三个方面内容:(1)细胞是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动植物的结构有显著的一致性。(2)每个细胞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基本单位,既有它们“自己的”生命,又与其它细胞协调地集合,构成生命的整体,按共同的规律发育,有共同的生命过程。(3)新的细胞可以由老的细胞产生。尽管细胞学说的某些部分已成为历史的陈迹,然而其中心思想仍广泛而深刻地影响了后来生物学的发展,任何生物学的重要问题都必须从细胞中寻求最后的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