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0张PPT)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27
故事二则
语文
四年级
上册
看图猜成语
第一课时
揠苗助长
守株待兔
亡羊补牢
同学们读过不少寓言故事,今天,老师和你们一起来读另一个寓言故事——
扁鹊治病
扁鹊,战国时期医学家,约生于周威烈王十九年(公元前407年),卒于赧王五年(前310年)。扁鹊善于运用四诊:望闻问切。尤其是脉诊和望诊来诊断疾病,精于内、外、妇、儿、五官等科,应用砭刺、针灸、按摩、汤液、热熨等法治疗疾病,被尊为医祖。
拜
bài
我会认
朗读课文
扫清障碍
桓
huán
见
蔡
敷
fū
剂
jì
热
几
侯
hóu
肤
fū
皮
针
zhā
扎
整体感知
扁鹊拜见蔡桓侯,
次指出蔡桓侯病在何处,劝他赶快治疗。蔡桓侯坚信自己没有病,因而对扁鹊的态度由
,到不理睬,到最后的不高兴,致使延误了病情,小病酿成了大病,
,无药可医。
不相信
病入膏肓
自由读文,想一想这个故事在讲什么?
四
你能说说这个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吗?
起因
扁鹊看出蔡桓侯生了病,想为他医治。
经过
多次向他说明,蔡桓侯根本不听。
结果
蔡桓侯病死了。
小组合作交流:
阅读文章,快速找出以下几点:
1.时间的变化、蔡桓侯病情位置的变化用圆圈圈起来;
2.蔡桓侯心情变化的词语用横线画记;
读扁鹊的三次劝说,体会扁鹊的心情变化。
您皮肤上有点小病。要是不治,恐怕会向体内发展。
您的病已经发展到皮肉之间了,要不治还会加深。
您的病已经发展到肠胃里,再不治会更加严重。
一次比一次焦急
第一次
不相信
不高兴、不理睬
非常不高兴
第二次
第三次
病在皮肤
病在皮肉
病在肠胃
固执己见
蔡桓侯根本就不相信扁鹊,可扁鹊为什么一次又一次劝说蔡桓侯治病呢?说明了什么?
从扁鹊一次次的坚持和担心中我们可以体会出扁鹊医德高尚。
读第5自然段,找出文中表示故事发展先后顺序的词句,为什么扁鹊远远望见蔡桓侯掉头就走呢?
又过了十几天,扁鹊老远望见蔡桓侯,只看了几眼,就掉头跑了。
说明扁鹊已经知道蔡桓侯的病无药可救了,更加反映出扁鹊的医术高明。
皮肤病用热水敷烫就能够治好;发展到皮肉之间,用扎针的方法可以治好;即使发展到肠胃里,服几剂汤药也还能治好;一旦深入骨髓,只能等死,医生再也无能为力了。现在病已经深入骨髓,所以我不再请求给他医治!
蔡桓侯觉得奇怪,派人问扁鹊缘由,扁鹊是怎样回答的?
从扁鹊的话语中,你觉得扁鹊是个怎样的医生?
从扁鹊的话语中,我们知道扁鹊十分了解蔡桓侯的病情,清楚病在什么部位采取什么措施治疗,从而让我更加确信扁鹊是个医术高明和医德高尚的医生。
根据前面的学习,完成一份蔡桓侯的病历。
时间
病在
治法
第一次
皮肤
热水敷烫可治
过了十天
皮肉之间
针灸可治
十天后
肠胃里
服几剂汤药可治
又过了十天
深入骨髓
只能等死
读第6自然段,想一想蔡桓侯最后有没有后悔?对于蔡桓侯的死,你想说什么呢?
五天之后,蔡桓侯浑身疼痛,派人去请扁鹊给他治病。扁鹊早知道蔡桓侯要来请他,几天前就跑到秦国去了。不久,蔡桓侯病死了。
如果你能听从扁鹊的劝告早点治疗,就不会出现这样的结果了,我们要学会防微杜渐,要学会采纳别人的劝告,不能固执己见。
从《扁鹊治病》这个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要听从别人正确的建议和劝告,从小处着手,防微杜渐,把问题处理在萌芽中。
主题概括
《扁鹊治病》通过写扁鹊几次要给蔡桓侯治病,均被蔡桓侯拒绝,最后蔡桓侯病死的故事,告诉我们要善于
,学会
。
听取别人正确的意见
防微杜渐
一、填空。
课堂演练
扁鹊认为病在(
),用热水敷烫就能够治好,发展到(
),用扎针的方法可以治好,即使发展到(
),服几剂汤药也还能治好,一旦深入(
),只能(
),
医生再也(
)。
皮肤
皮肉之间
肠胃里
骨髓
等死
无能无力
有一位王大爷,他熟知扁鹊治病的故事,深知防微杜渐的重要性。有一天在赶集时,他碰到一位摆摊就诊的医生。那医生说它有病,需要马上治疗。王大爷为了防微杜渐,就听从那个医生的建议,结果花了一千多元钱买回了一大包的药。没想到,后来一检查,他根本没什么病,那药也是假的。王大爷于是后悔得不得了。你怎么看待王大爷的防微杜渐昵?
二、读下面的故事,说说王大爷这么做对吗?
纪
昌
学
射
我会认
朗读课文
扫清障碍
绩
jì
住
shuān
成
拴
标
biāo
目
起
diào
吊
整体感知
好学的纪昌在名师
的指导下,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终于成为
。
射箭高手
自由读课文,想一想文章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飞卫
文章重点写的是
,写了纪昌
次练眼力。
互动课堂
两
纪昌练眼力的经过
纪昌第一次练习眼力
睁大眼睛,死死盯住织布机的踏板
锥尖要刺到眼角了,眼睛也能不眨一下。
一盯就是两年
你能做到吗?
纪昌一盯就是两年,这两年的时间内有可能会发生什么?你觉得纪昌是个怎样的人?
妻子可能会劝他放弃。
眼睛可能会被刺到而受伤。
认真刻苦
坚持不懈
纪昌第二次练习眼力
用牛尾毛拴住虱子吊在窗口
每天聚精会神地盯着虱子
谦虚的学习态度
虱子在他眼里一天天大起来
想一想:这样练习有什么好处呢?
疲劳
从虱子到车轮中间经历了什么呢?
孤独
坚持不懈
这是在培养他的注意力,师傅是想先让他练好扎实的基本功。
纪昌又跑到飞卫那里,飞卫这才开始教他怎样开弓,怎样放箭。齐读最后两个自然段。
取得了这样大的进步,纪昌赶紧跑到飞卫那里,报告了这个好消息。飞卫高兴地拍拍他的肩头,说:“你就要成功了!”于是,飞卫开始教他怎样开弓,怎样放箭。
后来,纪昌成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
纪昌最后的成功除了自己努力练就的基本功外,还离不开谁?
离不开师傅飞卫的严格要求
为什么文章用了很大的篇幅描写纪昌练习眼力,只用一句话来描写纪昌学习开弓、射箭呢?
这样的写的作用是突出练习基本功的重要性。
要想练好游泳,必须先练
要想骑好自行车,必须先
要想打好篮球,必须先
憋气……
掌握好平衡……
练好运球……
要想练习好射箭,必须先练好眼力。
说一说学习某种技能必须先练什么。
同学们,小学是我们学习的起步阶段,对将来的学习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老师希望大家从现在起练好我们的基本功,如语文中的听、说、读、写都是基本功。同时也预祝大家将来能够成功。
小结
主题概括
好学的纪昌在名师飞卫的指导下,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终于成为射箭高手。通过这则寓言表达了在良师的引导下,要
,
,终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刻苦学习
有恒心、有毅力
弈秋,通国之善弈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吾曰:非然也。
拓展延伸
弈秋是全国最会下棋的人。让他教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个人专心致志,只听弈秋的教导;而另一个人虽然在听着,可是他心里总以为有天鹅要飞过来,想拿弓箭去射它。这样虽然他同前一个人一起学习,却学得不如前一个。能说这是他的聪明才智不如前一个人吗?我说:不是这样的。
一、想一想,连一连。
《扁鹊治病》
西门豹
A.不畏强暴,为民造
福,不惜牺牲一切的精神。
《纪昌学射》
蔡恒公
B.无论学什么,都要
从基本功入手。
《西门豹》
飞卫
C.要善于听取别人的
正确意见。
课堂演练
因为做事要从基本功练起。
二、飞卫为什么先要纪昌练习眼力呢?
三、回家把《纪昌学射》这个小故事讲给你的爸爸妈妈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