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第四节
《眼睛与眼镜》教学设计
学科
八年级物理
教学内容(课名)
《眼睛与眼镜》
该内容总课时
一
课时
一
一、学习内容分析
(这个教学内容在整个学期的授课时节,在学科知识中的位置。这堂翻转课教学内容特色,难点,重点)
本节教材深入浅出地向学生介绍了眼睛的成像原理、近视眼、远视眼的原因及矫治方法,同时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注意用眼卫生和保护视力。体现新课标的以人为本、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的教育理念。
教学重点
眼睛成像原理和调节作用、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矫正。
教学难点
眼睛的调节作用、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矫正。
二、学习目标分析
(只写本堂翻转课的学习目标,怎样判断学生是否达到了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眼睛的构造,知道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2)了解眼镜是怎样矫正视力的。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了解晶状体的调节过程,知道人眼观察远处和近处物体都能看清楚的原因。
(2)通过分析近视和远视形成的原因,了解眼镜是怎样矫正视力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主题活动,知道用眼常识并形成爱护眼睛的意识。
(2)体会科学技术与日常生活密切的联系,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的意识。
我在设计这节课时,努力把握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创设情景、设计提问、课件引导,力求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达到学会知识的目的。首先学生能把眼睛成像和照相机成像作比较,有想要了解自己眼睛的有关问题,对关于人眼看远处、近处物体都能看清是由于晶状体的厚薄在发生变化来调节的这个问题,能明白凸透镜的薄厚不同,它们的焦距、折光能力等都有不同,人眼看远近物体都能看清的原因是晶状体在调节。另外,关于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矫治,学生能分析光路图,利用他们所学过的知识寻找解决的办法,另一方面,能通过课件模拟对以上两种眼病的矫治,并在生活中应用。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只写本堂翻转课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准备情况,及可能出现的问题)
学生对近视与远视的成因不了解。
四、课前任务设计
(只写本堂翻转课学生课前要做的准备,要完成的任务及算分方式,教师提供的资源内容、形式,至少一个可访问的教学视频的地址)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老花镜、近视镜若干付,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观察生活中的眼镜(同学戴的、老年人戴的)
五、课上任务设计
(写出一节课如45分钟的教学流程,包括活动序列,每个活动形式和用时,每个活动所需的资料,对活动成效的评价方式和评价量规,应变候选方案)
五、教学过程
环节
教 学 过 程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入新课
3分
进行新课
15分
一、辅助环节
1练习
图片导入 板书课题
2出示学习目标(大屏幕)
3出示自学指导
二、先学环节(4分钟)
1、学生按照学案上的“自学指导”开始学习,小组讨论
2、学生相互交流自学情况、
3 检查自学效果
三、后教环节
1交流、更正(生生合作)
2精讲、点拨(师生合作)
练习
从生活中的图片导入
讨论,回答
阅读课文、
学生讨论
小组讨论
学生分析、讨论
提出问题
说一说
铺垫
从生活走向物理
回顾旧知,加强理解
引导学生在讨论中交流与合作,
培养研究问题的能力。
六、课堂训练
环节
教 学 过 程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巩固练习
10分
四、当堂训练环节
1随堂测试
(学案)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看课件、同学之间交流
任选一两点
说一说
培养学生交流、合作、自学能力。
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七、课堂小结
环节
教 学 过 程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堂小结
3分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任选一两点
说一说
真实表达自己的思想,
八、课下作业
环节
教 学 过 程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布置作业
1.必做题:教材102页“动手动脑学物理”1.2.4.题,写在书上,下节课前和你的同学互批改。
2.选做题:任选一个 ⑴教材102页“动手动脑学物理”第3题,⑵搜集有关保护视力的知识,向你的家人,朋友宣传如何保护视力。⑶设计一份以“保护视力”为主题的手抄报(也可以用电脑设计一份电子稿,打印出来)贴到班级,和同学们分享你的学习成果。?
认真完成
乐于完成
巩固知识,并能在生活中加以运用,学以致用是学习的终极目标。
九、教学设计反思
对于本课的内容,学生在生物课上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不过仍然是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所以我们将本课的重点定位在:①眼睛看近处物体与远处物体时晶状体的调节;②近视眼与远视眼的矫正及原理。另外本课中,我们就用学校所发的基础训练册作为学案。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对眼镜度数的计算存在一些困难,虽然这个知识点不是初中物理的教学重点,但对于学生来说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另外,本课中,我们还结合课程内容对学生进行了保护眼睛,热爱生活的思想教育,因为我们的学生是近视眼高发时期,教学时,我们还介绍了假性近视与真性近视,以及如何使假性近视眼恢复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