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六章第五节6.5本章复习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六章第五节6.5本章复习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9-12-04 00:07: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质量和密度复习教学设计
一、单元复习目的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知道质量的初步概念及其单位。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
(2)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能用密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记住水的密度。
(3)尝试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能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4)学会量筒的使用方法。一是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的方法;二是用量筒测量不规则形状物体体积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会调节天平,会使用天平测质量。
(2)会用量筒、天平测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物理美的欣赏能力。
二、复习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质量、天平的使用、密度的测定及应用。
难点:密度的概念。
三、知识梳理
a、定义: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b、特点:不随形状、状态、位置而改变
c、单位:kg、g、mg
d、测量:天平、案秤、杆秤、台秤、电子秤
a、定义: 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它的体积之比
b、特点: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c、 公式:ρ=m/v
d、单位:kg /m3 、 g /cm3
e、物理意义:
a、构造:横梁、平衡螺母、指针、标尺、游码、分度盘
b、使用:
a、测固体质量
b、测液体质量
c、特殊测量
a、测固体密度
b、测液体密度
1、判断是什么物质,实、空心
2、质量计算
3、体积计算
四、教学过程
一、基础练习
1.物质存在有三种状态,这三种状态中分子间距最大的是 。
2.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时,体积变大还是变小?你能举出两种现象支持你的说法吗?
3.我们知道:“当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时,体积会显著增大”.请你从构成物质的分子在排列方式上的不同谈谈产生此现象的原因.
二、复习内容
1、质量:
(1)、定义: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物体和物质是不同的概念。一切物体由物质构成;物体有质量;物质有密度。
(2)、单位:国际单位制:主单位kg ,常用单位:t g mg
对质量的感性认识:一枚大头针约80mg 一个苹果约 150g
一头大象约 6t 一只鸡约2kg
(3)、质量的理解:固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态、状态、位置、温度 而改变,所以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
(4)、测量:在测量物体质量时小质量的物体要用测多知少法。
⑴ 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测量工具:案秤、台秤、杆秤,实验室常用的测量工具托盘天平,也可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重,再通过公式m=G/g计算出物体质量。
⑵ 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
①“看”:观察天平的称量以及游码在标尺上的分度值。
②“放”: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③“调”:调节天平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横梁平衡。
④“称”: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里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
⑤“记”:被测物体的质量=盘中砝码总质量+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
⑥注意事项:A 不能超过天平的称量 B 保持天平干燥、清洁。
⑶ 方法:A、直接测量:固体的质量B、特殊测量:液体的质量、微小质量。
【质量的测量】
(1)直接测量质量:对于干燥的、颗粒状的且没有腐蚀性的固体,可直接测量。如:铁、铜、木、蜡块等。
(2)间接测量质量:对于潮湿的物体(包括固体、液体等)、粉末状的固体粉末以及有腐蚀性的物体,应借助容器或有关器皿进行间接称量。具体步骤:① 先测量m器 。② 再测量m总。③ 求m待。测量次序能倒过来吗?原因:如果先将液体倒入容器测m总,再将液体倒出测容器质量,由于容器中必然会有残余液滴即液体质量的一小部分留在容器内,所以这样测量误差较大。
【天平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1、 不能超出天平的秤量。 (天平能够称的最大质量叫天平的最大秤量)
2 、砝码要用镊子夹取,并轻拿轻放。
3、 天平要保持干燥清洁。
4 、不要把潮湿的物体或化学药品直接放在天平盘内
5 、不要把砝码弄脏弄湿,以免锈蚀。
2、体积
测体积——量筒(量杯)
⑴用途:测量液体体积(间接地可测固体体积)。
⑵使用方法:
“看”:单位:毫升(ml)=厘米3 ( cm3 ) 量程、分度值。
“放”:放在水平台上。
“读”:量筒里地水面是凹形的,读数时,视线要和凹面的底部相平。
⑶体积的测量方法:A:对于有规则的几何形状外形的固体,可按照其几何模型的体积公式测出有关量求出其体积。B:对于没有一定几何形状的物体,可设法把物体完全浸入某种液体中,得出其体积变化,则该体积变化就是该物体的体积。(排水法求体积,指不溶于液体或不发生化学反应,注意处理气泡、物体孔隙、化学反应、溶解等现象的问题)ρ物≥ρ液 可完全浸入;ρ物<ρ液 漂浮.(悬锤法、针压法);
C:测质量算体积。
三、复习过程
例1: 在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形状不规则石块密度的实验中,有如下操作或步骤,其中错误的是
A.将天平标尺上的游码移至右端,在调节天平的横梁平衡
B.用天平称出石块的质量m
C.用细线系着石块放入盛有水的量筒中,测出石块的体积V
D.用公式p=m/V算出石块的密度
例2: 用已调节好的托盘天平测量铜块的质量,当
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有50g、20g、10g各1个,游码的位置如图5所示,则该铜块的质量是 g。若把上述实验移到山顶上进行,测得的该铜块的质量将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例3 用已经调节好的天平称某物体的质量。天平指针位于分度盘中央位置时,右盘内的砝码及游码的位置如图2所示,该物体的质量为( ) A. 58.2克 B. 57.3克 C 58.8克 D. 58.4克
分析与解:被测物体的质量等于盘内砝码质量与游码所对应刻度值之和。盘内砝码质量为50g+5g+2g-57g。确定游码指示的刻度值要弄清两点:其一游码标尺上每一刻度的单位以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其二,观察游码所指示的刻度值应当看其从0到游码左端所对准的数。从图中可见:此题游码标尺上的每一小格表示为0.2克,游码左端与1.4对准,则该物体质量为57g+1.4克=58.4克,选项D正确。
点评:读游码示数时,一要弄清最小刻度值,二要看游码的左边线位置,切记不要读游码右边的标尺数,这是初学者常犯的错误。
四、堂上练习
1、以下物体质量最接近50g的是 ( )
A 一枚大头针 B 一个鸡蛋 C 一个西瓜 D 一只羊
2、(广东省2006年)如图13所示,在水平桌面上使用天平时发现横梁有点向右倾斜,要将它调到平衡状态,请写出必须进行的步骤是: 3、在使用托盘天平测物体质量的实验中:
⑴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移至称量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上后,若发现天平指针在分度标尺中央两侧摆动,摆动幅度如图11甲所示,则可判定下一步应该进行的操作是:
⑵实验中,当天平右盘内所加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11乙所示时,天平恰好平衡,则被测物体的质量是 g。
4、(6分)(1)图 17中,天平(已处于平衡状态)测出物体的质量是_    g,
图18中量筒中液体的体积   _mL,
五、基础练习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质量;质量不随物体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改变而改变,是物体本身的__________。
2,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主单位是________,符号是______。常用的质量的单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吨=________千克=_____________克=___________毫克。
3.下面的几个数值是对同学的身体质量的估计,你认为哪个比较接近( )
A,8.5×103克; B,3×102千克; C,1×10-2吨; D,5×107毫克。
4.一物体在地球上的质量为20千克,把这个物体搬到月球上,那么它的质量为( )
A,大于20千克; B,小于20千克; C,等于20千克;D,无法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