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科学课件-2.4 火山和地震共5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上册科学课件-2.4 火山和地震共56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12-03 14:35: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56张PPT。2.4 火山和地震  火山与地震都是快速构造运动,是人们可以直接观察和感知的自然现象,对自然环境与人类生活都有不利影响。一、火 山 一、火山
(一)火山喷发
??? 岩浆喷出地表是地球内部物质与能量的一种快速猛烈的释放形式,称为火山喷发。
 2019年,印尼默拉皮火山10月26日开始爆发,11月3日再度爆发,规模为前几次爆发最大。火山专家警告称,火山爆发活动可能将持续两个月左右。当局撤离大约7.5万人。 火山喷发——
地球内部物质与能量快速释放火山特征火山影响的空间规模巨大平流层(二)火山的喷发物:??
?? 火山喷出物既有气体、液体,也有固体。
气体以水蒸汽为主, 60%-90%。其他成分是H2S,H2,SO2,CO2,HF,HCl,NaCl,NH4Cl等等。
液体即熔岩;
固体则指熔岩与围岩的碎屑,如火山灰、火山渣、火山豆、火山弹、火山块等。
火山灰——粒径<0.01mm,很轻,其中的更细小颗粒可以升到高空,甚至进入平流层。
火山渣——从砂粒级到50mm大小,且具尖锐棱角。
火山弹——直径50-100mm大小直到几吨重,呈纺锤、梨及扭曲等形状,是熔岩高速喷向高空发生旋转迅速冷凝而成。火山喷发火山喷发大规模火山云雾尘埃可影响局部地区一段时期的气候火山喷发物——
尘埃

气火山灰(三)火山喷发型式有两类
一是裂隙式喷发,多见于大洋中脊的裂谷中,是海底扩张的原因之一。陆上则仅见于冰岛拉基火山等个别地方。
二是中心式或管状喷发,又可分为
①夏威夷型或宁静式:只喷发熔岩而没有火山碎屑;
②培雷型或爆炸式:喷发时产生猛烈爆炸现象。岩浆酸度愈高、气体含量愈多,其爆炸性也愈强。
③中间型:喷发特点介于前两者之间,依喷发力递增顺序又可分为斯特朗博利型、武尔卡型、维苏威型等。 图 中心式(宁静式)火山喷发
图 中心式(暴烈式)火山喷发 中间型喷发(四)??火山分布
?
火山几乎无例外地分布于大小板块边界上。大洋中脊裂谷中的任何一地都可能喷出熔岩,据估计每年喷出的火山固液体物质达4km,而陆地上不足1 km3。
汇聚型板块边界上火山活动尤其强烈而频繁,但火山并不分布于海沟附近,而是在与之有一定距离的岛弧一侧。
据分析认为主要是由于较冷的大洋板块自海沟潜入岛弧一侧,需要一定的时间摩擦加热导致地壳物质熔融才能引起火山喷发。 目前全世界有2000余座死火山,500余座活火山。它们在地球上呈有规律的带状分布(图)。大致分为:
①环太平洋火山带:从南美西岸的安第斯山脉起,经科边勒拉山脉,阿拉斯加、阿留申群岛,再经堪察加半岛、日本、我国台湾、新加坡、印尼、新西兰岛,直到南极洲。环太平洋火山带活火山占世界活火山总数的一半以上,为62%,故有“火环”之称。
②地中海火山带:横亘于欧亚大陆南部,西起伊比利亚半岛,东至喜马拉雅山以东与太平洋岸的火山带相汇合。
③大西洋海底隆起带:北起格陵兰岛,经冰岛、亚速尔群岛,至圣赫勒拿岛。
④东非火山带:沿着东非大断裂带分布。此外,在太平洋广大地区,还有许多星罗棋布的火山岛。
图 世界火山分布图
图 世界火山分布图(红三角)补图3 世界六大板块及其边界
? (五)火山地貌 ???
自钓鱼岛至小兰屿就有20余座火山。云南腾冲、新疆火山地貌在地表分布很广。
裂隙式喷发在海底形成洋脊和洋盆,在陆上则形成大面积的玄武岩高原,如巴西南部高原,印度德干高原,埃塞俄比亚高原,我国内蒙古东南部的玄武岩高原等。
1)灰渣火山锥。主要
由火山碎屑物在喷口周
围堆积成的锥形体,
如菲律宾的马荣火山。 ??中心式喷发形成的火山地貌,常见的有如下几类:? 2)富硅质熔岩穹丘。流动性小、富含硅质的熔岩形成穹丘,如腾冲火山中的覆锅山和台北大屯火山中的个别火山体。
3)基性熔岩盾。流动性大的基性熔岩流反复喷出堆积而成的盾状体,如夏威夷火山。 ???4)次生火山锥。古火山锥再喷发使锥顶破坏和扩大成环形凹地,并在其中再产生新的火山锥,如维苏威火山。
??5)复合火山锥。多次喷发的火山碎屑和熔岩呈层状混合堆成的火山锥,或巨大火山锥上生长许多小火山锥。如意大利埃特纳火山高达3700m的大火山锥上分布有300多个小型岩渣火山锥。
?? 6)破火山口。有些爆炸式喷发的火山,喷发时堆积物很少却形成一个大的爆破口。如1815年印尼坦博腊火山爆发,火山上部大约失去7XlOmt物质。又如1883年喀拉喀托火山爆发冲开一个深约300多米的大坑,致使海水突然灌进火山口。 复合火山锥破火山口形成过程 7)火山塞。填塞在火山喷管中的大块凝固熔岩,在火山锥被剥蚀后露出地表,形如瓶塞美国怀俄明州的“鬼塔”(Devil’sTower)。 ?8)火山口湖。火山口积
水可形成湖泊,
如白头山的天池。菲律宾火山夏威夷火山夏威夷火山夏威夷火山公园地 震 一、地震及成因(1)地震的概念
1)地震——由自然原因所引起的地壳快速震动叫地震。地震是一种经常发生的自然现象,是地壳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
2)成因-当地球聚集的应力卖过岩层或岩体所能承受的限度时,地壳发生断裂、错动,急剧地释放积聚的能量,并以弹性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3)地震的发源地叫震源;震源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叫震中;从震源至震中的距离叫震源深度;震中到观测点的距离叫震中距。
3)地震的能量是以波的形式输送出来的。强烈地震发生所引起的种种地面破坏现象,都是地震的强烈冲击波所造成的。地震波是一种弹性波,它包括体波和面波,其中体波(从震源发出的地震波在地球的内部的传播)又分为纵波(P)和横波(s)。
纵波在固体、液体中都能传播,传播速度最快,能量散失也快;横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速度较慢,能量的散失也慢,故影响范围比纵波大。
面波:沿地面传播的波。传播速度最慢、频率较低,引起的震动最强烈,破坏作用最大。
4)地震震级——是表示震源释放能量大小的级别,通常采用里克特(C.F.Richter)所提出的标准,即以里氏震级来划分。震级差一级,能量相差30倍。
地震烈度——是指地震对地面及建筑物的破坏程度。
通常分为12级。
地震烈度和地震震级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同一次地震会因震中距不同而有不同的烈度。一般说来,距震中越近,烈度越大;反之越小。
2008年05月12日汶川地震里氏7.8级 地震破坏度为11度 。
二、震级与烈度三、地震的分类
A、按地震成因可以分为构造地震、火山地震、塌陷地震和诱发地震四种:
1)构造地震——地壳深部的构造变动,主要由断裂变动引起的地震称为构造地震,常发生于地壳活动性较大的地区,—般说来是近代的褶皱和断裂活动地带。其特点是活动频繁,延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破坏性强。地壳上90%的地震皆属此种类型。
2)火山地震——由火山活动触发的地震称火山地震,其震源常局限于火山活动地带,影响范围一般不大,深度多不超过10km。这类地震约占总数的70%。
3)塌陷地震——起因于岩层崩塌陷落,主要发生在喀斯特(岩溶)发育地区或者地势陡峭的山区,数量很少,危害不大。
4)诱发地震——由于人类活动,诸如水库蓄水、地下核爆炸等因素也能触发地震,这类地震统称为诱发地震。B、按震源深度又可分为:
1)浅源地震(深度为0-70km的地震)。
据中国地震局台网测定,2008年05月12日21点40分在四川汶川县位于北纬31度00分,东经103度30分发生Ms7.8级地震,震源深度为33公里。
2)中源地震——(深度70-300km)。
3)深源地震——(深度>300km)。
浅源地震数量最多,约占地震总数的72.5%;中源地震次之,约占23.5%;深源地震很少,约占4%。

C、按地震发生的地表结构形态可分为海洋地震和大陆地震二大类。其中前者约占地震总数的85%,后者为15%。
(3)地震的分布
从世界范围看,地震活动带的分布与火山活功带大体一致,主要处于各大板块构造边缘,可以分为四大地震带(补图6):
①环太平洋地震带——沿太平洋板块边界上的海沟-岛弧分布,全世界80%的浅源地震、90%的中源地震和几乎全部的深源地震发生在该地层带。所释放的地震能量约占全部能量的80%,其面积占世界地震带总面积的一半。
②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沿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接合带分布,地震数量约占全世界地震总数的15%,其中绝大多数为浅源地震,有少量的中源和深源地震。
③大洋中脊地震带——分布在各大洋的洋中脊部位,包括大西洋中脊、印度洋海岭及东太平洋中隆地震带。地震数量不多,震级较小,很少超过6级地震。
④大陆断裂谷地震带——分布于一些区域性断裂带或地堑构造带,主要有东非大断裂带、红海地堑、亚丁湾及死海、贝加尔湖以及太平洋夏威夷群岛等。此带主要为浅源地震。
补图6 世界火山-地震带分布图
比较世界火山分布图和世界地震分布图你发现了什么?为什么会这样? 世界上火山分布和地震分布基本重合,均分布在环太平洋地震火山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地震火山带。分布相似的主要原因是火山和地震都是地球内部能量强烈释放的表现形式。四、 地震预报的三要素 ——时间、震级、 地点
五、 地震预报方法
1 中长期趋势预报——地震地质方法
这是根据地震与地质构造的关系,估计强震可能发生的地区与强度的预报。
地震是大地构造活动的一种表现,显然应当发生在地质上比较活动的地区,尤其是在有最新构造运动的地区。地震是岩层断错的结果,而断错主要是由于剪切应力引起。所以在地面上首先应注意剪应力表现最大的地区。
2、短临预报 利用地球物理、水化学等方法。
六、地震预防
房屋加固
宣传地震知识,制定减灾计划
对于发布短临预报的地区,加强监测,扑捉异常
六、地震自救
大震应急法
就近躲在床边
躲在小开间
跑到户外
保存体力,敲击替喊话
不要二次进房
切记,只有自己保存了生命,才能救别人
地震的危害第四节1火山喷发及其类型
2 地震及成因
3 地震强度的表示方法
4 火山地震的分布
http://www.56.com/u96/v_MzU0MzgxMjU.html
http://www.56.com/u14/v_MzU0MzkwMTE.htmlhttp://real.joy.cn/video/656345.htm中国地震局http://www.cea.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