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电路欧姆定律
【学习目标】
1.明确导体电阻的决定因素,能够从实验和理论的两个方面理解电阻定律,能够熟练地运用电阻定律进行计算。 2.理解部分电路欧姆定律的意义,适用条件并能熟练地运用。
3.金属导体中电流决定式的推导和一些等效电流的计算。 4.线性元件和非线性元件的区别以及部分电路欧姆定律的适用条件。
【巩固练习】
一、选择题
1.某同学做三种导电元件的导电性实验,他根据所测数据,分别绘制了三种元件的I-U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只有乙图象是正确的
B.甲、丙图象是曲线,肯定误差太大
C.甲、丙为非线性元件,乙为线性元件
D.甲、乙、丙三个图象都可能是正确的,并不一定有较大误差
2.小灯泡灯丝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加在灯泡两端的电压较小时,通过灯泡的电流也较小,灯丝的温度较低.加在灯泡两端的电压较大时,通过灯泡的电流也较大,灯丝的温度较高.已知一只灯泡两端的电压为1 V时,通过灯泡的电流为0.5 A,灯泡两端的电压为3 V时,通过灯泡的电流是l A;则当灯泡两端电压为2 V时,通过灯泡的电流可能是( )
A.0.5 A B.0.6 A C.0.8 A D.1 A
3.(2019 芜湖模拟)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AB为粗细均匀、长为L的电阻丝,以A、B上各点相对A点的电压为纵坐标,各点离A点的距离x为横坐标,则U随x变化的图线应为下图中的( )
/
/
4.在研究长度为、横截面积为S的均匀导体中自由电子的移动时,在导体两端加上电压U,于是导体中有匀强电场产生,在导体中移动的自由电子受匀强电场作用而加速,和做热运动的阳离子碰撞而减速,这样边反复碰撞边向前移动,可以认为阻碍电子向前运动的阻力大小与电子移动的平均速率v成正比,其大小可以表示成kv(k是恒量).
(1)电场力和碰撞的阻力相平衡时,导体中的电子的速率v成为一定值.这一定值是( )
A. B. C. D.
(2)设单位体积的自由电子数为n,自由电子在导体中以一定速率v运动时,流过该导体中的电流是 ( )
A. B. C. D.
5.一根金属导线,电阻为R,若将它均匀拉长到原来的2倍,则现在的电阻为( ) A.R/4 B.R C.2R D.4R 6.如图所示,用电池点亮几个相同的小灯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当接入电路的电灯盏数越多,电池内部的发热功率越大 B.当接入电路的电灯盏数越多,电池内部的发热功率越小 C.当接入电路的电灯盏数越多,已接入电路的电灯会越亮 D.当接入电路的电灯盏数越多,要使灯的亮度保持不变,变阻器Rp的滑片要向左移
/
7.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已知电容C1=C2,电阻R1=R2,电源内阻不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开关S断开时,电容器C1、C2都不带电 B.当开关S断开时,电容器C1、C2带电量相同 C.当开关S闭合时,电容器C1、C2带电量相同 D.电容器C1在开关S闭合时带电量比断开时带电量少一半
8.(2019 孝感统考)某一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中AB(曲线)所示,关于导体的电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B点的电阻为12 Ω
B.B点的电阻为40 Ω
C.工作状态从A变化到了B时,导体的电阻因温度的影响改变了1 Ω
D.工作状态从A变化到了B时,导体的电阻因温度的影响改变了9 Ω
9.如图所示的电路中,O点接地,当原来断开的开关K闭合时,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路中的总电流强度会增大 B.电源路端电压会增大 C.A点电势会升高 D.B点电势会升高
10.绝缘细线将质量为m、带正电的小球悬于电容器内部.闭合电键S,小球静止时受到悬线的拉力为F.调节R1、R2,关于F的大小判断正确的是
A.保持R1不变,缓慢增大R2时,F将变小
B.保持R1不变,缓慢增大R2时,F将变大
C.保持R2不变,缓慢增大R1时,F将变大
D.保持R2不变,缓慢增大R1时,F将不变
二、填空题
11.如图,是0.6 A与3/A的双量程电流表,其表头内阻Rg=60 Ω,满偏电流Ig=1mA图中A、B两个接线柱,量程为3 A的接线柱是 分流电阻R1= ,R2=
/
12.图示电路中,R1=10Ω,R2=40Ω,滑动变阻器的电阻R的总阻值为50Ω,则AB间总电阻最小值为_________Ω,最大值为_________Ω。
/
13.用某一直流电动机提升重物的装置,如图所示,重物的质量m=10 kg,电源电动势E=110 V,不计电源内阻及各处摩擦.当电动机以v=3m/s的恒定速度向上提升重物时,电路中电流I=5A. 由此可知电动机的输入功率为P= W,电动机提升重物的机械功率为P机= W,电动机线圈的电阻为R= _______Ω。
/
三、解答题:
14.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已知电源电动势E=6V,r=1Ω,R1=2Ω,R2=3Ω,R3为5Ω的滑动变阻器,其滑动触头为P。求:
(1)当P滑到什么位置时电流表读数最小?
(2)当P滑到什么位置时电源输出功率最大? /
【答案与解析】
一、选择题:
1.【答案】CD
【解析】由于三种导电元件可能是线性的,也可能是非线性的,故其I-U图象可能是直线,也可能是曲线,故C、D正确.
2.【答案】C
【解析】从题意可知,电流应大于0.5 A而小于1 A,具体再进一步确定,灯泡两端的电压为1 V时,电流为0.5 A,灯泡的电阻R1=2Ω;灯泡两端的电压为3 V时,电流为1 A,灯泡的电阻R2=3Ω;当灯泡两端的电压为2 V时,灯泡的电阻大于2Ω而小于3Ω,所以这时通过灯泡的电流大于,而小于,故选C.
3.【答案】A
【解析】根据电阻定律,横坐标为x的点与A点之间的电阻,这两点间的电压 (I、ρ、S为定值),故U跟x成正比例关系,A正确.
4.【答案】(1)B (2)C
【解析】(1)根据电场力和碰撞阻力平衡:kv=eE,,所以,电子定向移动速率,故选B.(2)设时间t内通过的电荷量为q,则q=n·vt·Se,,故选C.
5.【答案】D
【解析】体积不变,,, 6.【答案】AD
【解析】当接入电路的电灯盏数越多,总电阻越小,总电流越大,电池内部的发热功率越大。接入电路的电灯盏数越多,变阻器上的电压越大,灯泡两端的电压就越小,已接入电路的电灯会变暗,所以,变阻器Rp的滑片要向左移。 7.【答案】BCD
【解析】把电容器当着一个理想电压表来看。当开关S断开时,C1 R1支路与C2 R2支路并联在电源两端,电压等于电源电压,电容相等,所以电容器C1、C2带电量相同。当开关S闭合时,R1与R2 串联,C1电压与R2的相等,C2电压与R1的相等,因为电阻R1=R2,所以电容器C1、C2带电量相同。电容器C1在开关S闭合时的电压等于开关S断开是的一半,带电量就比断开时带电量少一半。 8.【答案】B
【解析】根据电阻的定义式可以求出A、B两点的电阻分别为,,所以ΔR=RB-RA=10 Ω,故B正确,A、C、D错误.
9.【答案】A
【解析】当原来断开的开关K闭合时,总电阻减小,总电流增大。由/可知,路端电压降低。A点电势即AO间的电压,也是路端电压。B点电势是BO间的电压,由于BO间的电阻减小,分得的电压减小,即B点电势降低。
10.【答案】BD;
【解析】提示:闭合电键S,R0与R2串联,MN之间的电压等于R2两端电压,R1与无关,R2增大时,MN的电压增大,小球受到的电场力增大;R2不变时,MN的电压不变,小球受到的电场力也不变。
二、填空题
11.【答案】 量程为3 A的是“A”接线柱,R1=0.02 Ω,R2=0.08 Ω
【解析】当接“+,A”接线柱时,表头与R2串联后再与R1并联,电路中的总电阻为R:
当通过表头的电流达到满偏电流Ig时,通过干路中的电流即改装后的电流表的量程为I:
①
当接“+,B”接线柱时,R1与R2串联后再与表头并联,电路中的总电阻为R′:
当通过表头的电流达到满偏电流Ig时,通过干路中的电流即改装后的电流表的量程为I′:
②
可见I>I′,所以量程为3A的是“A”接线柱,即I=3 A,I′=0.6 A,代入数据,由①②可解得:
R1=0.02 Ω,R2=0.08 Ω.
12.【答案】9;25
13.【答案】;;
【解析】电动机为非纯电阻性的用电器.电动机工作时消耗的功率必须用P=UI来计算,而消耗的热功率用焦耳定律求解,即P热=I2R,输出的机械功率为P机,三者之间的关系为
电流做功的总功率即电动机的输入功率为
电动机提升重物的机械功率:
由能量守恒定律,解得
三、解答题:
14.【答案】(1)(2)
【解析】
(1) 当 即时,总电阻最大,电流表读数最小。 (2) , 其中 所以 当 即时,输出功率最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