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教案
●设计说明
教材分析
估算是从已知指向未知的思维活动,是对运算过程或计算结果进行近似或粗略估计的一种能力,它在日常生活与数学学习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是学生应当具备的一种重要的计算技能。
学生分析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三年级的学生,孩子们此前已经掌握了整十整百数乘法的口算方法,能进行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学生已经形成了一种对运算过程或计算结果进行近似或粗略估计的能力,教学时要从重视学生估算技能的发展出发,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估算的方法,为估算技能的形成打好基础,要充分利用教材上的素材和选择学生身边的实例,给学生创设用估算来解决问题的机会,让学生多次经历过程,形成相关技能,并通过分析比较、合作交流、层层递进的认知环节,逐步形成了估算策略。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的过程,能估算一些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积。
技能目标:在具体情境中合理选择不同的估算方法,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发展数学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在探索算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自主探索的意识,提高合作交流能力,获得成功体验。
教学重点
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不同的估算方法。
教学难点
根据具体情况、合理选择不同的估算方法。
教学方法
引导启发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准备
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同学们,过几天,我们三年级就要举行悠悠球比赛了,大家想看吗?
师:不过,负责教师需要事先知道阶梯教室能坐多少人?大家愿意做他的小助手吗?
出示学校阶梯教室图片:阶梯教室有18排,每排有22个座位。
师:大家赶快算一算吧!
学生列式,讨论,发现18×22口算不出来。
师:那怎么办?现学来不及,我们能不能找到变通的办法?
生:可以用计算器。
生:可以用估算的方法。
生:可以请老师帮忙。
师:计算器和老师不一定都在身边,对了,还是用估算的方法吧,试试能不能解决这个问题。
设计感想:估算,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需要,有了需要,才会有意识,自主学习才会成为可能。
二、探究
学生独立思考,尝试估算,小组内交流讨论。老师有选择地让应用不同估算方法的学生板演,并各自说明估算的过程。
(1)18≈20 (2)22≈20 18≈20 (3) 22≈20
22×20=440 20×20=400 20×18=360
师:现在,我们有了三种估算结果,我们能把这些结果都告诉负责老师吗?我们应该把哪一个数据告诉负责老师,更好一些呢?
学生讨论后交流看法。
生1:把18排看成20排,多算了2排,结果估大了。第一个不合适。
生2:把每排22个座位看成20个,每排少算了2个座位,第三个数字估小了,也不合适。
生3:把22看成20,数变小了,把18看成20,数又变大了,合起来估得400,很接近准确值。
师:我们应该报哪一个估算值。
生:400。
师:不,应该说大约是400个座位。
设计感想:探究,因需要而存在,因问题解决而深刻。学生对估算结果的分析与思辨的要求自然觉醒,思维之花自当迸绽。
三、深化
师:负责老师为了扩大我们学校悠悠球比赛的影响,准备邀请我们联谊学校的同级学生一起观看比赛。于是他决定每班选35个代表,共有13个班,大家觉得他的安排能行吗?
生:行不行,就要算算参加的学生一共有多少人。
学生再次估算,给出不同算法。
(1)13≈10 (2)35≈40 13≈10 (3) 35≈40
10×35=350 40×10=400 40×13=520
生1:第一种估算本身估小了,尽管它比400少,但是我觉得有问题,不能以它为判断依据。
生2:把35看成40,数变小了,把13看成10,数又变大了,合起来估得400,很接近座位的数目。可是座位的具体数目并不一定是400,可能多,也可能少,同样,人数也有这种情况,所以很难做出判断。
生3:把35看成40,估算结果是520,我觉得座位不够用。
师:那我们怎么建议负责老师?
生1:让他把每班的人数再减少一些。
生2:我看每班30人差不多,因为 30×13=390,离400差不多。
设计感想:要求与自觉的分水岭是看学生是否真正融入了个人情感和感悟,情感的投入会生动学生的思考,感悟的提升会深刻学生的认知,这样的课堂才能帮助学生迈上收获与夯实的高台。
四、巩固
师:通过大家的讨论,我们发现,在日常生活中,即使是有些计算我们暂时还不能进行,但我们照样可以应用我们的估算能力,予以有效的解决。只不过,要引起我们注意的是,对估值的合理分析是我们今后需要我们格外加强的,因为这对于我们做出准确的判断,快速解决问题至关重要。
师:出示两位同学的估算,请学生对他们的估算予以评价。
(1)李老师给12名三好学生购买钢笔,每支36元,带365元够买吗?
小明的估法:
12≈10 10×36=360(元) 360<365。答:够。
(2)动物学校放学了,老虎每秒跑18米,30秒可以到家;豹子每秒跑32米,20秒可以到家;想一想,谁家离学校近呢?
小丽的估法:
老虎:18≈20,20×30=600(米)
豹子:32≈30,30×20=600(米)
答:它们离家一样近。
设计感想:由刻意到自觉,由自觉到意识,由意识到技能,更多地就是这种跃升前的一推。越过,学生的眼界就会明朗、境界就会开阔。
五、提升
师:是否需要估算,大多决定于我们解决问题的要求,比如,我们刚刚进行的估算过程,多或少一个座位,并不会影响事情的单顺利进行,因此,我们选择估算是没有问题的。但有时,却需要精确计算,否则,就会造成不利的影响。下面有几个生活问题,大家认为需要估算还是精确计算。如果是估算,请估算出结果
问题1、有一本书,它其中的一页有23行,每行约有22个字。一页大约有多少个字?
问题2、小明一家外出旅游15天,每天花费98元,至少带多少钱?
问题3、某校学生参加植树活动,要种13行,每行35课,带400棵够吗?
设计感想:学生特定知识技能的学习需要一个对比澄清的过程。无论是何种内容的学习,教师都需要进行这样的点醒,以在巩固认识和新知的同时,帮助学生“站起来”宏观地看问题,这样,学生的学习才会主动脱离模仿,走向自主意识下的思考和应对。
六、小结
师: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
(1)18≈20 (2)22≈20 18≈20 (3) 22≈20
22×20=440 20×20=400 20×18=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