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46张PPT。2020年杭州市中考科学专题复习课件生物 | 第一部分 考点过关光能有机物化学能有机物光照强度有机物和氧气氧气能量二氧化碳和水 温度1.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有氧呼吸)的区别和联系叶绿体光线粒体有光、无光均可二氧化碳、水有机物、氧气有机物、氧气二氧化碳、水无机物→有机物有机物→无机物光能→有机物中的化学能化学能→其他形式的能和氧气能量二氧化碳、水有机物2.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1)大棚种植时,增大昼夜温差,抑制 ,减少有机物的消耗;补充大棚内的二氧化碳,使用一定功率的白炽灯延长光照时间,促进 ,提高作物产量.?
(2)合理密植,有助于植物吸收 和充分利用 ,最大化地提高作物产量.?
(3)储存水果时降低储存室的温度,储存花卉的种子时,通过晒种减少种子中的水分,都能降低呼吸作用速率,减少 的消耗.?呼吸作用光合作用二氧化碳光能有机物(4)种子播种前,需要浸种,提高种子的含水量,利于种子萌发时通过旺盛的
提供足够的能量.?
(5)在植物生长时进行适量的中耕松土,促进根的 ,使植物生长更茂盛.呼吸作用呼吸作用3.有关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实验脱色漂洗暗处理光照染色不变蓝变蓝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光是光合作用的条件光合作用释放氧气(续表)有无CO2光合作用需要CO2变蓝不变蓝变浑浊呼吸作用释放CO2,消耗氧气1.[2019·杭州]在研究植物光合作用的实验中,某研究小组在密封的容器A中充入足量的含有同位素14C的14CO2.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发现该植物的不同器官相继出现了同位素14C(如图甲,黑色部分表示检测到同位素14C的部位).据此回答:图4-1(1)14CO2主要是通过图乙中 结构,进入到叶片中.?
(2)写出14CO2在叶肉细胞中被合成有机物的文字表达式: .?[答案] (1)气孔
(2)
[解析] (1)14CO2主要是通过气孔进入到叶片中,进行光合作用;(2)光合作用的表达式:二氧化碳+水 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图4-1(3)叶片中的14C主要是通过茎中的哪一部分结构送到该植物的根部? (填“外树皮”“木质部”“韧皮部”或“髓”).?图4-1[答案] (3)韧皮部
[解析] (3)有机物通过韧皮部中的筛管自上而下从叶片运输营养物质到根部,故14C主要是通过茎中的韧皮部中筛管运输的;(4)一段时间后,研究小组在容器A外的空气中发现了14CO2,请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这一现象.
.[答案] (4)该植物中含有14C同位素的有机物通过呼吸作用被氧化分解成含有14C的14CO2,并通过气孔被释放到周围的空气中
[解析] (4)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同时还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释放二氧化碳到空气中。图4-12.[2016·杭州]为“证明绿色植物光合作用能产生氧气”,小金设计了如图4-2所示的实验.
(1)本实验选择水生绿色植物金鱼藻作为实验材料而
不选用盆栽的天竺葵,其理由是 .?
(2)写出证明试管内收集的气体是氧气的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图4-2便于收集产生的气体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内,若木条复燃,则证明其内的气体是氧气(3)利用上述实验装置与材料,设计“证明光照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条件”的实验(写出简要的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图4-2准备相同的两组实验装置,分别加入等量、生长状况一致的金鱼藻,一组给予光照,一组遮光;比较两组装置收集气体的速度,并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收集到的气体,判断植物是否进行了光合作用3.我们可以利用图(一)所示装置来比较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和呼吸作用强度.已知其他条件适宜,据图回答下列问题:图4-3(1)当甲处气体的CO2浓度低于乙处时,植物光合作用强度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呼吸作用强度.?
(2)黑暗时,甲处测到的CO2主要来自 、 等.?图4-3大于空气植物呼吸作用(3)装置内,光由暗逐步调亮,测得甲处CO2量下降;光照强度与甲处CO2量的关系如图(二),说明在ab段范围内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强,植物光合作用的强度 .?图4-3提高(4)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利通过图(三)实验证实植物能更新污浊的空气,可有人在黑暗环境中重复他的实验却得出相反的结论:植物和动物一样会使空气变污浊.据他们的实验和学过的知识,你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图4-3光照条件下,植物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净化了空气;而黑暗条件下,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使空气变污浊重点一 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有关的实验例1 [2015·杭州]小李同学利用如图4-4所示植物为实验材料,设计如下实验步骤:①将植物A、B两片叶片分别用含石灰水和清水的薄透明塑料袋扎住,然后放到黑暗处48小时;②……③将A、B两片叶片置于酒精溶液中水浴加热,至叶片褪成黄白色时,取出叶片并用清水洗净后,滴上碘液,观察颜色变化.请完善小李同学的实验步骤并回答问题:
(1)写出实验步骤② .?
(2)将A、B两片叶片置于酒精溶液中加热,
这样处理的目的是 .?图4-4将植物置于光下照射4小时脱色,使实验结果更容易观察(3)你预期的实验结果是 .?
(4)除了实验中起对照作用的变量外,请再列举两个可能会影响实验结果的其他变量? .?B叶变蓝色,A叶不变蓝色叶的大小、生长状况(或石灰水质量、塑料袋体积、环境温度、光照强度等)【变式1】[2019·衢州]为研究植物呼吸作用,小科进行了以下实验:
Ⅰ.选取两份等量且生长状况相同、具有完整根茎叶的新鲜菠菜,编号为甲组和乙组.
甲组菠菜用开水烫2~3分钟,乙组不做处理.然后将两份菠菜分别放入两个不透光且密闭的相同恒温箱中,将氧气和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探头置于箱内(如图一).图4-5Ⅱ.连接计算机、数据采集器和传感器探头,采集24小时装置内氧气和二氧化碳浓度数据,并自动生成两种气体浓度随时间变化图像,如图二和图三(不考虑微生物呼吸作用对本实验的影响).
实验分析与评价:图4-5(1)实验中采用的箱子是不透光的,目的是
.?[答案] (1)避免光合作用对实验的干扰
[解析] (1)实验中采用的箱子是不透光的,目的是避免光合作用对实验的干扰。图4-5(2)菠菜呼吸作用所需的氧气和产生的二氧化碳是通过图四中的 (填字母)进出植物体的.?[答案] (2)A
[解析] (2)菠菜呼吸作用所需的氧气和产生的二氧化碳是通过图四中的A气孔进出植物体的。图4-5(3)根据图二和图三可知,乙组氧气浓度先降低得快后降低得慢,二氧化碳浓度先升高得快后升高得慢,原因是随着呼吸作用的进行,装置内氧气浓度降低,二氧化碳浓度升高,从而导致菠菜呼吸作用 .[答案] (3)减慢
[解析] (3)根据图二和图三可知,乙组氧气浓度先降低得快后降低得慢,二氧化碳浓度先升高得快后升高得慢,原因是随着呼吸作用的进行,装置内氧气浓度降低,二氧化碳浓度升高,从而导致菠菜呼吸作用减慢。图4-5重点二 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有关的图像例2 [2019·福建]甲、乙两种植物二氧化碳的吸收量随光照强度的变化趋势如图4-6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A.光照强度为0时,甲和乙释放的二氧化碳量相同
B.光照强度为a时,乙不进行光合作用
C.光照强度为c时,甲和乙合成的有机物量相同
D.光照强度为d时,可表明甲更适合强光照下生长图4-6D【变式2】农技人员设计并建造了日光温室大棚,如图4-7甲所示.请据图回答:
(1)大棚内同种植物的总和称为一个 .?
(2)沼气池中微生物发酵可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植物通过 (填器官名称)吸收无机盐.?图4-7种群根(3)大棚内的植物属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 .?生产者图4-7(4)农技人员研究温度对某种蔬菜产量的影响,将实验结果绘制成如图4-7乙所示曲线.图中面积S1、S2、S3、S4可表示某部分有机物的量.当温度从T1上升到T3期间,该植物积累有机物的量为 .?[答案] (4)S1-S3
[解析]分析图形可知,当温度从T1上升到T3期间,植物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的量是S1+S2+S4,呼吸作用分解的有机物的量是S2+S3+S4,则该植物积累有机物的量为S1+S2+S4-(S2+S3+S4) =S1-S3。图4-71.[2019·德州]下列各项生理活动中,受气孔开闭影响的有 ( )
①蒸腾作用
②光合作用
③呼吸作用
④水分的吸收和运输
⑤无机盐的吸收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C2.[2019·南充]如图4-8是植物叶片生理活动示意图,说法错误的是 ( )
图4-8
A.若该图表示光合作用,则①是二氧化碳,②是氧气
B.③是水,④是无机物
C.若该图表示呼吸作用,则①是氧气,②是二氧化碳
D.通常白天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答案] B
[解析]光合作用吸收水分,产生的有机物由筛管运输到其他部位,因此③是水,④是有机物。3.[2018·连云港]通过调控温室大棚内的温度、二氧化碳浓度、光照强度等可以提高
栽培蔬菜产量.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白天适当升温以降低蔬菜的光合作用
B.增加二氧化碳浓度可增强蔬菜的光合作用
C.夜晚适当降温以增强蔬菜的呼吸作用
D.增强光照可增强光合作用和降低呼吸作用[答案] B
[解析]白天适当升温可以提高光合作用速率,A错误;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可以增强光合作用的速率,B正确;夜晚降温可以减弱蔬菜的呼吸作用,不是增强呼吸作用,从而使有机物得到积累,C错误;光是光合作用的条件,增强光照可增强光合作用的速率,和呼吸作用无关,D错误。4.[2018·乐山]用图4-9所示的装置探究呼吸作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探究呼吸作用过程中的气体变化时,A装置中的
植物种子为萌发的种子,则B装置中的植物种子应
为同种等量的 的种子.一段时间后观察,
小烧杯中澄清石灰水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是
.?
(2)探究呼吸作用是否有热量释放时,A、B装置外都应包裹 ,实验预期结果是A装置温度计读数 B装置温度计读数.?煮熟(或死)图4-9A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B装置中澄清石灰水无变化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保温层高于(或大于)5.[2019·广安]图一为某植物叶片的生理活动示意图(A和B代表不同的气体,箭头表示气体进出的方向).图二为该植物在夏季晴朗天气中一天内某些生理活动强度的变化曲线.图三为该绿色植物叶片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分析作答:图4-10(1)图一中气体A和B通过图三中的[ ]
________([ ]内填序号,横线上填结构名称)进出叶片.?[答案] (1)④ 气孔
[解析] (1)从叶片的结构分析,图一中气体A和B通过图三中的[④]气孔进出叶片。气孔是气体进出叶片的窗口。图4-10(2)若图一表示呼吸作用过程,则B所代表的气体是 ,图二中能够表示呼吸作用的曲线是 (填“甲”或“乙”).?[答案] (2)二氧化碳 乙
[解析] (2)呼吸作用释放出的气体是二氧化碳,则②是二氧化碳。呼吸作用时时刻刻都在进行,不受光照的限制。因此可以判断图二中曲线乙表示的是呼吸作用。而曲线甲在6点以前和18点以后基本停止活动,可见甲明显受光照的影响,应是光合作用。图4-10(3)图三中②表示叶肉,是叶片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部位.原因是其细胞内含有大量的
(填细胞结构名称).图4-10[答案] (3)叶绿体
[解析] (3)图三中②表示叶肉,叶肉中含有丰富的叶绿体,它是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能够制造有机物(主要为淀粉)。6.[2019·达州]达州市某现代化蔬菜大棚基地生产的番茄鲜嫩多汁,深受消费者青睐.为了进一步增加产量,为农民创收,达州市农科所做了如下研究.如图4-11依次为叶片进行的生理活动模式图、夏季晴朗的一天大棚内植物叶肉细胞吸收和释放二氧化碳的量(相对值)随时间变化的折线图、一天内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据图分析:图4-11(1)白天发生在图一中的生理活动有 (填图一中字母).?图4-11[答案] (1)ABC
[解析] (1)白天因为有光,植物能进行的生理活动有[A]蒸腾作用、[B]光合作用和[C]呼吸作用。(2)根据图二分析,农作物一昼夜积累有机物总量最多的是 点(填图二中字母),此点对应图三中 点(填图三中字母).?图4-11[答案] (2)G f
[解析] (2)根据图二的分析,农作物一昼夜积累有机物总量最多的是G点,因为从C到G点的曲线,光合作用强度始终大于呼吸作用,有机物一直处于积累状态,过了G点呼吸作用强度大于光合作用强度,有机物开始减少。此点对应图三中的f点,因为在图三中f点跟图二中G点一样,都是下午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强度相等的时间点。(3)若大棚内温度降低,图二中的A点会 .?图4-11[答案] (3)上移
[解析] (3)若大棚内温度降低,呼吸作用的强度也会降低,释放的二氧化碳就会减少,因此图二中的A点就会上移。7.[2018·湖州]某科学研究小组分别选择绿藻和蓝藻在不同的pH缓冲液中进行实验,如图甲是光照装置示意图,如图乙是实验结果示意图.
(1)该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实验产生的气泡中含有的气体主要是氧气,其中绿藻产生氧气的场所是 (填细胞质中某一结构名称),在该场所中,光能转变为 能.?
(3)从图乙分析,在绿藻和蓝藻中, 对pH变化适应性较强.?图4-12探究不同pH缓冲液对绿藻和蓝藻光合作用的影响叶绿体化学绿藻8.[2019·金华]小巧同学发现她家种的牵牛花,早晨为红色,太阳出来后颜色逐渐加深,中午呈紫色.她很好奇,于是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花瓣颜色变化是否与光照有关?
【实验步骤】①早晨,她选取两组生长状况相同,且均开红花的牵牛花,编号A和B;②A组放在阳光下,B组遮光处理,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③中午,观察花的颜色、记录实验现象:A组为紫色,B组为红色;④得出实验结论.请回答:
(1)实验中的变量是 .?
(2)上述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光照花瓣颜色变化与光照有关(或光照能影响花瓣颜色变化,或花瓣颜色变化受光照影响)【拓展反思】查找资料发现:牵牛花花瓣的细胞液中含有花青素,它在酸性条件下显红色、中性条件下显紫色;细胞液的酸碱性强弱受其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影响.
(3)从植物生理活动的角度分析,牵牛花花瓣从红色变为紫色的原因是?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光照强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光合作用速率大于呼吸作用速率,光合作用吸收的CO2多于呼吸作用产生的CO2,使细胞液中CO2浓度降低,酸性减弱课时训练(四)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限时:45分钟)
|基础过关|
1.[2019·滨州] 下列措施中不利于提高大棚蔬菜、瓜果产量的是 ( )
A.保持昼夜温度恒定
B.瓜类和豆类轮作
C.合理密植、间作套种
D.适当延长光照时间
2.[2019·广元] 在农业生产实践过程中,有时要促进植物的呼吸作用,有时又要抑制植物的呼吸作用.下面四个选项中,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 )
A.农田及时松土
B.低温贮藏水果、蔬菜
C.贮藏粮食时,密闭的粮仓内充加二氧化碳
D.小麦种子晒干后入仓
3.[2018·南充] 如图K4-1是绿色植物生理活动示意图,其中分析错误的是 ( )
图K4-1
A.1过程表示光合作用,2过程表示呼吸作用
B.光合作用为呼吸作用提供物质基础
C.a表示二氧化碳,b表示有机物
D.绿色植物通过2过程,来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4.[2018·临沂] 在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时,黎明同学对实验过程和结果的分析错误的是 ( )
图K4-2
A.甲是为了消耗掉叶片中原有的淀粉
B.丙中b烧杯中的酒精可溶解叶绿素
C.丁中叶片滴加碘液后c遮光部分变蓝
D.实验结论是绿叶在光下能制造淀粉
5.[2018·滨州] 为探究绿色植物和种子的生命活动,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并实施了以下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图K4-3
A.甲装置实验前暗处理的目的是将叶片内的淀粉运走、耗尽
B.乙装置收集的气体可以使带火星的细木条复燃
C.丙装置观察到的现象是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D.丁装置实验现象说明萌发的种子呼吸作用产生了二氧化碳
6.20世纪,科学家希尔为了探究光合作用在哪里进行,曾经设计类似图K4-4的实验.把刚采摘的且生长旺盛的树叶捣碎,采用某种方法获得含有叶绿体的滤液,分成三等份.把其中两份直接放入A、B培养皿,第三份除去叶绿体后放入C培养皿.将三个培养皿置于同一地点,A、C培养皿接受光照,B培养皿遮光处理.一段时间后,观察到A培养皿中产生气泡,其中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B、C培养皿中未产生气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判断下列叙述,其中不正确的是( )
图K4-4
A.培养皿A中气泡内的气体是氧气
B.培养皿B中无气泡产生是因为缺乏二氧化碳
C.通过比较A、C培养皿中的现象,可知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D.通过比较A、B培养皿中的现象,可知光照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7.比利时科学家海尔蒙特把一棵2.5千克的柳树苗种在木桶里,每天用雨水浇灌.5年后,柳树质量增加了80多千克,而土壤只减少了不到100克.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
A.柳树增重的80多千克,主要是因为吸收的全部的水中大部分转变成了有机物
B.柳树增加的质量,除了吸收的水,还有从空气中吸收的二氧化碳
C.柳树生长过程中消耗的有机物是自身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
D.柳树的生长所需的水和无机盐是通过茎中木质部的导管运来的
8. [2019·北京] 沙生槐是西藏高原生态恢复的理想树种,具有较高的生态效益.为初步筛选适合西藏某地区栽培的品种,研究人员测定了4个沙生槐品种幼苗的CO2吸收速率,结果如图K4-5.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图K4-5
A.4种幼苗应在相同光照强度下进行检测
B.沙生槐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C.CO2吸收速率可以反映光合作用速率
D.丁品种沙生槐适合选为该地区栽培品种
9.[2019·金华] 研究发现不同品种的越橘,其光合作用速率不同.为了探究其不同的原因,科研人员进行了如下实验:选取A、B、C三个品种各6株,每株均采集位于中上部且向阳的叶片5片,测定并计算叶片中叶绿素的含量和光合作用速率,重复三次取平均值,结果如下.请回答:
图K4-6
品种
A
B
C
叶绿素含量/(毫克/克)
6.22
8.11
7.85
(1)实验中每个品种选取6株的目的是 .?
(2)测定光合作用速率时,主要控制温度、二氧化碳浓度和 相同.?
(3)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10.[2018·泰安] 科研人员利用生长状况良好的菠菜作为实验材料进行探究实验.请分析回答:
(1)科研人员取三支试管,各加入等量检测二氧化碳浓度的指示剂(无二氧化碳时,指示剂呈紫色,随着二氧化碳浓度增加,指示剂会逐渐变为红色、黄色),取大小和生长状况相同的三片新鲜菠菜叶分别放入A、B、C试管中,并做如下处理(如图K4-7所示).静置5小时后,指示剂颜色的变化如下表所示.
图K4-7
试管
A
B
C
指示剂颜色变化
紫色
黄色
红色
①本实验的实验变量是 .通过对各试管指示剂颜色变化的分析,可得出的结论是 ?
.?
②A试管中指示剂呈现紫色,说明该装置中无二氧化碳,原因是?
?
.?
③B试管中指示剂呈现黄色,说明该装置中有较多的二氧化碳,原因是?
.?
(2)科研人员在24小时期间,跟踪测量一株菠菜二氧化碳的吸收净量和放出净量,实验结果如图K4-8所示.
图K4-8
①一天中,植物光合作用等于呼吸作用的时间点是 .?
②该曲线图能说明植物正在迅速生长,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③分析曲线图上字母代表的各时间点,菠菜一天中在 (填字母)时间段只进行呼吸作用.?
11.如图K4-9中的两条曲线,分别表示某株植物昼夜24小时内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活动强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请据图回答问题.
图K4-9
(1)表示光合作用的曲线为 (填?“甲”或“乙”),其活动强度最强的时间为 时.?
(2)引起甲所表示的生理活动强度变化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 .?
(3)从图中可以看出,乙所表示的生理活动强度白天比夜间 .?
(4)在此一昼夜内,有机物积累最多和最少的点分别是图中的 、 .(用字母表示)?
12.[2019·滨州]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日益增强.清晨,不少市民到绿树成荫的公园散步、晨跑.最近,有报道称清晨到林间锻炼身体对健康不利.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此产生了兴趣,并进行了一系列探究.
探究一:兴趣小组的同学从同一植株上选取大小、长势相似的两片叶子,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
图K4-10
(1)此实验在光下进行一段时间后,用手挤压塑料袋,使气体通入烧杯,观察到的现象是装置A ,装置B .?
(2)实验过程中,塑料袋内壁出现的水珠是植物体通过叶片上的 (填结构名称)散失的.?
探究二:兴趣小组的同学又将装置B连通二氧化碳浓度测定仪,在室外测定一天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并绘制了如图乙所示的曲线,图丙表示叶片内进行的生理活动.
(3)图乙中6~18点曲线变化的原因是图丙所示的[ ] 的强度大于[ ] 的强度,此时段植物叶片进行的生理活动有 种.?
(4)从图乙可以推理出,一天中 点左右林间氧气浓度最高,这是适宜到林间锻炼的时间.?
|走进重高|
1.[2019·遂宁] 如图K4-11表示农作物种植密度与光合作用的呼吸作用强度的关系,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
图K4-11
A.A点时,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相等
B.种植密度越大,光合作用强度越大
C.种植密度为m2时,对农作业增产最有利
D.种植密度在m4之后,农作物将会减少
2.图K4-12中甲为绿色植物的叶片进行某生理活动的示意图,乙为叶片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
图K4-12
A.在白天光照条件下,叶片进行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时,②为氧气,则①为二氧化碳,④为有机物
B.根吸收的水分向上运输到叶的主要动力来自叶片的光合作用,在此过程中,②为水,参与了生物圈的水循环
C.保卫细胞控制气孔开闭,既为叶片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提供原料,又控制植物体的蒸腾作用
D.叶片结构中叶肉细胞和保卫细胞能进行光合作用,上、下表皮细胞只能进行呼吸作用
3.[2019·绍兴] 甘蔗是我国南方重要农作物.
图K4-13
(1)如图K4-13表示晴朗白天甘蔗田间CO2浓度随高度变化的示意图,请结合所学知识对图中信息作出解释.
(2)农民常常通过施农家肥来提高甘蔗产量,请写出该方法蕴含的科学原理.
【参考答案】
基础过关
1.A [解析]温室内尽量保持昼夜温差,以利于有机物的积累,如果保持昼夜温度恒定,导致夜晚呼吸作用过强,不利于有机物的积累.
2.A
3.D [解析]A.1过程的条件是光,产物有氧气,所以1是光合作用,2过程释放能量,所以2过程为呼吸作用,正确;B.光合作用的产物是呼吸作用的原料,因此光合作用为呼吸作用提供物质基础,正确;C.1是光合作用,2是呼吸作用,因此a表示二氧化碳,b表示有机物,正确;D.维持生物圈碳—氧平衡的是光合作用,不是呼吸作用,错误.
4.C
5.D [解析]选作实验的植物实验前已经进行了光合作用,体内储存了丰富的有机物(淀粉).如不除去会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所以,实验前,甲装置要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阻止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同时利用呼吸作用将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A正确.植物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多于植物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气,使试管内的氧气增多,由于氧气具有助燃性,所以迅速将一根带火星的细木条伸进试管内,细木条会复燃,B正确.萌发的种子呼吸作用十分旺盛,通过呼吸作用产生大量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所以丙装置观察到的现象是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C正确.萌发的种子进行呼吸作用,消耗瓶中的氧气,所以燃烧的蜡烛熄灭,D错误.
6.B 7.A 8.D
9.(1)减少实验的偶然性 (2)光照强度
(3)不同品种的越橘,叶绿素含量越高,其光合作用速率越大
[解析](1)如果只用1株做实验,其结果可能带有偶然性,得出的结论不可靠,所以用了6株而不用1株是为了减少实验的偶然性,使结论更可靠.(2)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光照强度:光照增强,光合作用随之加强,但光照增强到一定程度后,光合作用不再加强.夏季中午,由于气孔关闭,影响二氧化碳的进入,光合作用强度反而下降,因而中午光照最强的时候,并不是光合作用最强的时候.二氧化碳浓度: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其浓度影响光合作用的强度.温室种植蔬菜可适当提高大棚内二氧化碳的浓度,以提高产量.温度:植物在10~35 ℃条件下正常进行光合作用,其中25~30 ℃最适宜,35 ℃以上光合作用强度开始下降,甚至停止.所以测定光合作用速率时,主要控制温度、二氧化碳浓度和光照强度相同.(3)据表中数据可见:B品种的光合速率最强,A品种的光合速率最强低,C品种的光合速率介于A与B之间,即不同品种的越橘,叶绿素含量越高,其光合作用速率越大.
10.(1)①光照强度 光照强度越弱,光合作用越弱(或光照强度越强,光合作用越强) ②叶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的量大于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的量,将试管中的二氧化碳耗尽 ③无光照,叶片不进行光合作用,只进行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
(2)①18:00和6:00(或C点和F点) ②一天中,植物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量大于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的量 ③DE
11.(1)甲 11 (2)光照 (3)强 (4)N M
12.(1)变浑浊 不变浑浊 (2)气孔
(3)C 光合作用 A 呼吸作用 3 (4)18
走进重高
1.B 2.B
3.(1)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原料,在白天,光合作用旺盛,吸收二氧化碳,导致二氧化碳浓度降低.
(2)农家肥经微生物的分解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在一定范围内提高二氧化碳能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进而提高甘蔗的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