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梅兰芳先生是闻名世界的京剧表演艺术家,他的京剧表演深受世界人民的喜爱。梅兰芳先生是演旦角的,是什么原因让他蓄须呢?让我们走进课文,深入了解这位京剧大师吧。
课文导入
23 梅兰芳蓄须
RJ 四年级上
学习目标
1. 会认14个生字,含2个多音字。
2. 默读课文,说说梅兰芳是在什么情况下蓄须的,他经历了哪些危险和困难。
3. 体会梅兰芳对日本侵略者的深恶痛绝和崇高的民族气节,受到爱国主义的教育。
字词学习
积蓄 剧本 强迫 纠缠 邀请
忍受 打扰 拒绝 签字 修订
宁可 要求 妄想
xù
jù
pò
jiū chán
yāo
rěn
rǎo
jù
qiān
dìng
nìng
yāo
wàng
宁
nìng
níng
宁可
息事宁人
要
yào
要职
yāo
要求
大家都不能理解他宁(nìng)可付出巨大的代价,也不肯息事宁(níng)人的行为。
他身居要(yào)职,当然要严格要(yāo)求自己了。
戏曲角色行当,扮演妇女,有青衣、花旦、老旦、武旦等区别。
【旦】
【纠缠】
①绕在一起。②搅扰,找人的麻烦。本文中是第二种解释。
【虚度】
白白地度过。
【深居简出】
平日老在家里待着,很少出门。造句:为了完成这本书,他深居简出,一直埋头写作。
吟咏歌唱。
【吟唱】
【知足】
满足于已经得到的(指生活、愿望等)。
【困顿】
(生计或境遇)艰难窘迫。造句:他们家没有稳定的生活来源,日子过得十分困顿。
【沦陷】
(领土)被敌人占领;失陷。
【骚扰】
使不安宁;扰乱。
表明志向。
【明志】
【抗议】
对某人、某团体、某国家的言论、行为、措施等表示强烈的反对。
【签订】
订立条约或合同并签字。
【不堪其扰】
忍受不了对方的搅扰。造句:我写作业的时候,弟弟总是捣乱,我不堪其扰,只好先陪他玩了一会儿。
【优厚】
(待遇等)好;丰厚。
形容说话办事坚决果断,毫不犹豫。造句:他斩钉截铁地说:“保证按时完成任务!”
【斩钉截铁】
【破绽】
衣物的裂口,比喻说话做事时露出的漏洞。
【气节】
坚持正义,在敌人或压力面前不屈服的品质。
【妄想】
不能实现的打算。造句:不努力学习就想取得好成绩,那是痴心妄想。
坚持—— 困顿—— 危险——
拒绝—— 普通—— 胜利——
高超—— 敬佩—— 斩钉截铁——
放弃
富足
特殊
接受
安全
失败
鄙视
拙劣
拖泥带水
文明—— 躲避—— 知足——
出马—— 困顿—— 骚扰——
优厚—— 敬佩——
出名
躲藏
困窘
出面
满足
纠缠
钦佩
优越
含近义词的四字词语:斩钉截铁 翻山越岭
调兵遣将 良师益友 通情达理 甜言蜜语
街谈巷议 惊涛骇浪 丰功伟绩 深思熟虑
奇形怪状 惊天动地 改朝换代 摇头摆尾
装神弄鬼 跋山涉水 防微杜渐 披头散发
同学们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思考可以把文章分为几部分?每部分主要讲了什么?
整体感知
第二部分(2-3)
第一部分(1)
写梅兰芳有几年是留着胡须的,设置悬念。
写梅兰芳为何蓄须。
第三部分(4-7)
写梅兰芳经历的困难和危险。
第四部分(8)
写抗日战争胜利后,梅兰芳剃须演出。
第五部分(9)
高度赞扬梅兰芳先生的民族气节。
再仔细读课文,了解重点语句的含义,感受梅兰芳先生对日本侵略者的深恶痛绝和崇高的爱国情感。在阅读过程中有不懂的问题及时记录下来,与老师和同学们讨论解决。
课文解读
1. 速读课文,梅兰芳为什么要蓄须?
1937年,日军占领上海,梅兰芳不愿给日本人演戏,为躲避纠缠,他先是藏身上海租界,然后去了香港。
1941年香港沦陷,日本人多次逼迫,梅兰芳难以抵抗来自侵略者随时随地的骚扰,拒绝的借口都用尽了,最后只能蓄须明志,表示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抗议,表明不给侵略者演戏的决心。
2. 梅兰芳经历了哪些危险和困难?
(1)四处躲避日本人,想尽各种理由拒绝演出,甚至蓄须明志。
(2)没有经济来源,生活困顿,只能卖掉北京的房子。
(3)为拒绝演出,找医生朋友打伤寒预防针,连日发高烧,差点儿丢了性命。
3. 本文的题目有什么作用?
题目概括了本文的主要内容,表现了梅兰芳先生的民族气节和爱国精神。
4. 最后一个自然段有什么作用?
点明主题,赞扬了梅兰芳先生的民族气节。
5. 有人说艺术是没有国界的,梅兰芳先生为什么坚决不给日本人演戏?
艺术确实没有国界,艺术是世界的艺术,但艺术家作为人是有国界的,爱国爱家是道德的起点。
日本人是想利用梅兰芳的影响力,美化自己侵略的丑恶行径。梅兰芳先生宁愿时刻提心吊胆地面对头顶上呼啸而过的炸弹,也不愿失去作为一个正直的中国人所应当具备的民族气节。尽管他视艺术为生命,但在民族存亡关头,他毫不犹豫地将艺术让位于民族气节。
本文写的是梅兰芳先生为了拒绝演出,蓄须明志的事,表现出他对日本侵略者的深恶痛绝和其崇高的民族气节。
主题归纳
文章结构
①日军占领上海
躲进租界,远赴香港
梅兰芳蓄须明志
梅兰芳蓄须
装病差点儿丧命
经济困难,变卖房产
②香港沦陷
③回到上海
④抗日胜利
当即剃须,登台演出
方法总结
概括主要内容———扩展题目法
有些文章的题目能提示文章的主要内容,概括这类文章的主要内容,我们可以借助题目。根据文章内容把题目扩展成一句完整的话,在此基础上逐步进行丰满,使表达更加完整,更加全面。
如本文我们可以这样来概括:这篇文章讲的是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在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时期,为了表示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抗议,而坚决不给侵略者演戏,把胡子留起来的事。
拓展空间
京剧中的旦角
京剧旦角著名的四大流派:梅派、程派、荀派、尚派。
四大名旦为什么全是男的呢?这是因为旧时戏曲界不许女子登台,不仅花旦由男演员扮演,而且青衣、老旦等也都由男演员扮演。因此京剧四大名旦(梅兰芳、程砚秋、荀慧生、尚小云)都是男人。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过零丁洋》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文天祥《扬子江》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陆游《示儿》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陆游《病起书怀》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爱国诗句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李贺《南园十三首·其五》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戴叔伦《塞上曲二首·其二》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其二》
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徐锡麟《出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