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第二课时 -学习使用显微镜
对于肉眼无法看见的微小生物体或者生物体中的细微结构,我们怎么办?
教学目标
1.掌握显微镜的结构与功能;
2.学会使用显微镜的正确操作步骤和操作要领;
3.能独立、规范的使用显微镜。
认一认
各个结构有什么样的功能呢?
显微镜各个部件的名称及作用
目镜:是接近人眼一端的镜头。
作用:放大物像
镜头上标有放大倍数
物镜:是接近物体一端的镜头。
作用:放大物像
镜头上标有放大倍数
载物台:放置玻片标本的地方,
中央有通光孔,两旁各
有一个压片夹。
作用:安放玻璃标本。
反光镜:有平面镜、凹面镜两种。
光线强时用平面镜;光线
暗时用凹面镜。
作用:反射光线
镜柱:支持镜柱以上的部件。
镜座:稳定镜身。
镜臂:握镜的部位。
镜筒:上端安装目镜,下端有转换器。
粗准焦螺旋
作用:升降镜筒,升降幅度较大。
细准焦螺旋
作用:升降镜筒,升降幅度较小,
可以使物像更清晰。
压片夹:固定玻片标本。
通光孔:位于载物台的中央,
使光线通过。
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圆孔,
叫做光圈。
作用:调节穿过通光孔的光线。
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x物镜放大倍数
显微镜方法倍数的计算方法
例如:目镜为了5x,物镜为10x,物像的放大倍
数就是5x10=50。
1、取镜和安放。
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
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距边缘5厘米左右处,略偏左,安装好目镜
2、对光
(1)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注意不要用手扳物镜!)
(2)合适的光圈对准通光孔; (3)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并转动反光镜,直到从目镜里内看到一个白色明亮的圆形视野。
3、放置切片标本
(1)把所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
注意:眼睛一定要看着物镜。
(2)转动粗准焦螺旋,顺时针旋转,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
4、观察
左眼向目镜内看,反向转动粗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多少?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物镜放大倍数与目镜的放大倍数的乘积
1、使用显微镜观察时,为什么在下降镜筒时眼睛要注视物镜?
2、在显微镜下能看清写在不透明纸上的“e”字吗?在显微镜下看到的是什么字?并把你看到的画出来,与肉眼看到的进行比较,你发现了什么?
由于是倒立的像,玻片的移动方向与物像的移动方向相反。
物像偏左下方
结论:物像偏什么方向,玻片向什么方向移动。
5、收镜
(1)观察完毕,先提升镜筒,取下玻片标本;
(2)用纱布将显微镜外表擦拭干净;
(3)转动转换器,使两个物镜伸向前方,将镜筒缓慢
降至最低;
(4)将反光镜放在直立的位置;
(5)将显微镜放回原处。
归纳小结:
一取二放三安装,
四转低倍五对光,
六放玻片七下降,
八调物像细观察,
用后整理再归箱。
C
1.用显微镜对玻片标本进行观察,目镜取20X,物镜取 15X,看到的物像比原来放大的倍数是( )
A.150倍 B.200倍 C.300倍 D.400倍
2.在载玻片上写下一个小小的字母“d”,用显微镜观察时,会看到放大的图像形状是( )
A.b B.d C.q D.p
D
2.当显微镜视野很暗,影响观察时,需要调节光亮程度,
此时应采取的措施是( )
A.缩小光圈 B.换高倍物镜
C.选用凹面镜反光 D.调节准焦螺旋
3.显微镜放大倍数的计算方法是( )
A.以目镜倍数为准 B.以物镜倍数为准
C.目镜与物镜倍数的乘积 D.目镜与物镜倍数之和
C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