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物质的构成(同步课件+同步练习+精美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4.1物质的构成(同步课件+同步练习+精美视频)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9.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12-03 10:34:53

文档简介

课件36张PPT。第一节 物质的构成浙教版 七年级上水滴石穿 →水磨石头 问题:水冲刷石头时间长了,为什么能使石头表面变得圆滑?新知导入问题:铁铲用久了,为什么会变薄?花园→花香怡人问题:走进花园,为什么很远就能闻到花香? 铜像→变小,变光滑。问题:为什么铜像的手被摸多了,会变小变光亮? 问题:这些日常生活现象,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共同特点:物质一点一点地散失 我们可以猜想:
在我们周围的世界里,有着各种各 样的物质, 如水、 岩 石、 空气、 金属、 塑料,等等。所有这些物质都是由什么 构成的呢?新知讲解一、物质由分子构成
你见过沙雕作品吗? 在沙雕节上, 不同的沙雕作品造型各异, 千姿百态, 但所有作品都是由大量细小的沙粒构成 的。大千世界中的各种物质,是否也是 由大量微小的粒子构成的呢?(一)物质由分子构成1.用放大镜观察一块方形蔗糖,我们可以看到_______________ 。
2.将方形蔗糖碾碎后,再用放大镜观察,我们可以____________。
3.将碾碎后的蔗糖放入水中,用放大镜观察糖水,我们发现蔗糖的粉 末_______ 实验1:蔗糖的粉 末蔗糖的颗粒不见了观察蔗糖 我们用放大镜看到的方形蔗糖似乎是由大量细小的颗粒构成的,但这 些细小的颗粒远不是构成蔗糖的最小颗粒。蔗糖溶解在水中后,我们再也看不见那些蔗糖小颗粒,这时蔗糖是以一种更小的微粒存在于水中。这种蔗糖微粒称为蔗糖分子。 蔗糖是由大量蔗糖分子构成的。与蔗糖一样,水、 空气等物质也都是由大量分子构成的。小结:物质由分子构成 分子 (molecule) 是构成物质的一种极其微小的粒子。据估算,一滴水中 含有的水分子数大约是 1000000000000000000000(共有 21 个零)。这些分 子如果让人去数,每秒钟数 1 个,大约需要 30 万亿年。如果把水分子放大到乒乓球那么大, 那么按相同的比例放大,乒乓球将有地球那么 大。(二)分子的大小扫描隧道显微镜下看到的放大几百万倍的分子分子不但用肉眼和放大镜看不见,即使用 光学显微镜也看不见。只有用现代较先进的扫 描隧道显微镜,才能看到一些较大的物质分子。 右图 是我国科学家用扫描隧道显微镜拍到的一组整齐排列的 C60 分子的图像。 构成物质的众多分子是紧密无间地挤在一起,还是彼此间存在一定的 空隙呢?二、分子之间存在空隙
1.往一端封闭的细径玻璃管内注入近一半的 清水,再沿内管壁缓缓注入酒精,使酒精上液面距 管口约 5 厘米,标出酒精上液面的位置。
2. 用手指封住管口, 将玻璃管反复颠倒几 次,使酒精和水充分混合。此时混合液的液面将原先所标的液面位置。
实验表明:水和酒精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水和酒精的体积之和。实验2:1.在量筒中先倒入黄豆,再倒入芝麻。记下黄豆和芝麻的总体积 。

2.将量筒反复摇晃几次,使黄豆和芝麻混 合。可以看到,混合后的总体积将 _______ 混合前的总体积。实验:3:小结:分子之间存在空隙小于1. 如图 ,老师在讲台 上压一下香水瓶的喷嘴,当你 闻到香水味时,请马上举手示 意。三、分子处于不停的运动之中
喷香水你能闻香水味,说明了什么?气体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 如图 两只分别装有空气和二氧化氮气体的玻璃瓶瓶口相对,中间用玻璃板隔开。抽去玻璃板,使两个瓶口相互贴紧,将会看到 ______实验3:两个瓶子都变成了棕红色
2、扩散现象表明: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小结:
1、相互接触的物体,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现象:发现红墨水在水中扩散开来,不一会儿,整个杯中的水都变红了。
问题:这样的现象说明了什么科学道理呢?
结论:液体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实验3:实验表明:气体扩散的 快慢与温度密切相关,温度越高,气体扩散得越快。实验4: 扩散现象还能在固体与液体之间以及固体与固体之间发生。有人曾经 把磨得很光的铅片和金片紧压在一起,在室温下放置 5 年,发现它们结合在一起了。再将它们切开,可以看到金分子和铅分子互相渗入了约 1 毫米深。电子元件晶体管在制造时就用到了固体扩散的原理。四、分子之间的引力和斥力
既然物质是由大量做无规则运动的分子构成,那么这些分子为什么能 够聚集在一起,构成各种各样的物体,而不会分散开来呢?
原来,构成物质的分子之间虽然彼此相互隔开,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 引力。正是分子之间的引力,像一只只无形的手,将分子与分子聚集在一 起,构成各种固体和液体的。
不但物体内部的分子之间存在着引力,两个物体接触面上的分子之间 同样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 取两块铅柱,将它们的端面锉平后,用力将 它们压在一起。把它们悬挂起来,并在下方铅柱 上挂一个重物,看重物能否将两块铅块拉开。实验5: 在实验中,正是两块铅柱接触面上分子之间的引力,使两块铅柱 粘合在一起。小结:分子间有引力 既然固体、液体和气体的分子间都存在空隙,但为什么很难将固体和 液体的体积压缩呢?这是因为物质内部的分子之间不但存在引力,同时也 存在斥力。正是分子之间的斥力,使物质内部的分子很难靠得很近。
小结:
1、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间是有间隙的
2、分子在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3、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课堂练习1、【淮安中考】如图所示,将两个表面平整、干净的铅柱紧压后,它们就会粘在一起,即使在下面吊一个较重的物体也不会被拉开,这个实验表明(  )
A.分子间存在引力
B.分子间存在斥力
C.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
D.分子间有空隙A2、(泰安中考)下列常见的自然现象,能用分子热运动知识解释的是(  )
A.春天,柳枝吐芽
B.夏天,山涧瀑布
C.秋天,菊香满园
D.冬天,雪花飘飘C3.【泰州中考】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变小,如图所示,该现象直接说明了(  )
A.分子水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B.分子间存在引力
C.分子间存在斥力
D.分子间有空隙D巩固提高1、【桂林中考】下列有关分子动理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之间没有空隙
B.分子的运动是规则的
C.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D.肉眼可以直接看清分子的形状
C2、(无锡中考)八月桂花盛开,微风吹过,飘来阵阵花香,这说明(  )
A.分子非常小
B.分了间有相互作用力
C.分子是可分的
D.分子处在无规则运动中D3、(徐州中考)制造钢铁零件时,可以把零件放入含碳的渗碳剂中,使碳分子渗入零件的表面层,增加零件表面的硬度.这种渗入现象说明(  )
A.分子可以分成更小的微粒
B.分子间有引力
C.分子间有斥力
D.分子是运动的D课堂小结小结:
1、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间是有间隙的
2、分子在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3、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板书设计小结:
1、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间是有间隙的
2、分子在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3、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作业布置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练习1、2、3、4题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第1节 物质的构成
课后练习
1.(2019·湘潭)下列现象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柳絮飞舞 B.玉兰飘香 C.落叶纷飞 D.瑞雪飄飘
2. (2019·咸宁)古诗词往往蕴含丰富的物理知识,在下列诗词中能体现“分子在不停息运动的是( )
A.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B.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C.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D.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3.(2019?娄底)学习了分子动理论之后,小明总结了很多生活中与分子动理论有关的现象,下列总结中不正确的是(  )
A.“花气袭人知骤暖”说明分子的热运动与温度有关
B.人造木板黏结剂中的甲醛扩散到空气中造成环境污染
C.用透明胶带揭下纸上写错的字,是因为胶带与纸之间有相互的斥力
D.“破镜不能重圆”是分子间的距离太大,作用力变得十分微弱
4、 (2019?徐州)将一勺砂糖放入一杯水中,整杯水都变甜了.这个现象说明
A.分子是运动的 B.分子间有引力
C.分子间有斥力 D.分子可以再分
5. (2019·盐城)将红墨水滴入水中,一会整杯水变红,这一现象中()
A.只有水分子运动,进入墨水分子间隙
B.只有墨水分子运动,进入水分子间隙
C.水分子和墨水分子都在运动,彼此进入对方的分子间隙
D.水分子和噩水分子都在运动,只是题水分子进入水分子间隙
6.(2019·维吾尔) 用高强度钛材料做成的钛管很难被拽长,说明钛分子间
A.没有引力 B.没有斥力
C.存在引力 D.存在斥力
7.(2019·无锡)下列现象中,可以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的是( )
A.液体很难被压缩
B.两个铅块相互压紧后粘在一起
C.美味佳肴香气扑鼻
D.酒精和水充分混合后总体积减小
8.(2019·贵港)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刮风时灰尘在空中飞舞
B.酒精瓶盖打开可以嗅到酒精气味
C.夏日的“荷城”贵港,荷花飘香
D.在一杯热水中加盐,过一段时间整杯水都变咸了
9.(绵阳中考)把磨得很光滑的铅片和金片紧压在一起,在室温下放置5年后再将它们切开,可以看到它们相互渗入约1 mm深.这个现象说明( )
A.固体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B.温度越高,固体分子运动越剧烈
C.固体分子之间存在着引力和斥力 D.固体分子之间只有引力,没有斥力
10、(2019·广安)夏日荷花盛开飘来阵阵花香,这是 ________ 现象;清晨荷叶上的两颗露珠接触后成为了更大的一颗水珠,表明分子之间存在 _________力。
11、(2019·海南)腌海南粉是海南的特色名吃。在米粉中加入调味汁拌匀,调味汁充分进入米粉中俗称“入味”,米粉腌得越入味越好吃。从物理的角度看,入味是________的结果。热米粉比冷米粉更容易入味,是因为温度越高__________。
12、(2019·烟台)小明同学将左右手的各一根手指分别插入盛有热水和冷水的玻璃杯中(如图甲),过一会儿两手指的感觉不相同;再把这两根手指拿出同时插入盛有温水的玻璃杯中(如图乙)、这时两手指的感觉______(填“相同”或“不相同”)。拿出手指,用滴管分别向盛有热水和冷水的两个玻璃杯中,同时小心地滴入一滴红墨水(如图丙),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前一个实验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后一个实验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
13.(2018呼和浩特)小丽和小亮在学习了“分子热运动”的知识后,知道“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为此,小丽说:“放在我家衣柜里的樟脑丸过几天就变小甚至消失,就是这个原因.”小亮说:“阳光照到屋子里,有时能看到许多的灰尘在空中飞舞,也是这个道理.”
请分别判断小丽和小亮的说法正确吗?并分别说出理由.
第1节 物质的构成
课后练习答案
1、B
2、A
3、C
4、A
5、C
6、C
7、B
8、B
9、A
10、扩散 引力
11、分子热运动 分子热运动越剧烈
12、不相同;热水杯中的红墨水比冷水杯中的红墨水扩散得快;只凭感觉来判断物体的温度是不可靠的;温度越高,热运动越剧烈(其它答案合理即可得分)
13、答:小丽的说法正确,小亮的说法错误.衣柜中的樟脑丸,过一段时间后体积变小甚至消失了,这是樟脑丸的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结果;灰尘是固体小颗粒,灰尘在空中飞舞是机械运动,不是分子热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