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
《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是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物质的变化”单元第三课的教学内容。 在新课标中本单元的目标是让学生初步了解物质的变化。另外本课教参中也有说到,在小学阶段学生对物质化学反应的认识,只要求停留在现象的观察与描述上,不涉及变化机理。通过前一课的学习,学生知道物质变化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变化后产生了新的物质是化学变化。本课探究的是物质的化学变化,在整个单元中起承前启后的作用。
说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科学概念:米饭、淀粉分别会与唾液、碘酒发生化学反应,利用这一特性可以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过程和方法: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提出问题,经历猜测、分析、推理、检测验证的思维探究过程。学会用已学方法来检验一些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敢于提问、乐于探究的科学精神及探索新事物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在探究米饭、淀粉与碘酒的化学变化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白纸、装有碘酒的喷瓶。
学生分组实验的器材有:碘酒、滴管、烧杯、培养皿、棉签、白纸、米饭、淀粉和几种常见食物(面包、玉米、红薯、马铃薯、白菜、黄瓜、苹果、梨)、实验盘、实验记录表。
教学过程
一、魔术导入(课前用毛笔蘸上淀粉溶液在白纸上写“敢问、善思、乐学”)
同学们,老师课前在这张白纸上写了几个字,想送给大家,你们想知道老师在上面写的什么字吗?
看完这个魔术,大家心中有哪些疑问?能够说出来吗
二、观察碘酒
首先我们来看看喷瓶里装得是什么?
你们见过碘酒吗?现在你们组桌上都有一杯碘酒,请大家仔细观察。
谁来说一说碘酒有什么特点或用途?
三、米饭与碘酒、唾液的变化
(一)比赛游戏、数米饭
1、同学们,你们喜欢玩游戏比赛吗?看到你们组桌上都有一叠米饭,接下来我们来玩一个游戏比赛——数米饭。
游戏规则:
①每组选派一名代表参赛;
②为了保证米饭干净卫生,数米饭的手指请用棉签蘸上碘酒擦拭消毒;
③棉签只能在碘酒浸泡一次,擦拭后不能再放入烧杯里;
④数五粒米饭摆放在白纸上,看哪个小组完成的又快又好。
刚才在数米饭的过程中,你们有什么发现?如果有发现,请说出你的疑问?
3、米饭为什么会变蓝?你们认为是什么原因?
有什么办法可以再次检测下?
提示:滴碘酒时,滴管不能接触到米饭。
那你们认为这种蓝色的物质还是米饭吗?
(二)品尝米饭(课前布置在家品尝)
米饭是什么味道?谁来说说
2、为什么会变甜?
看看专家的解答
科学家研究发现:米饭的主要成分是淀粉,而我们的唾液中有一种蛋白质叫淀粉酶,在口腔里,淀粉会与唾液淀粉酶的发生化学反应,产生一种新的物质——麦芽糖,所以就有甜味了。
板书:米饭 → 变甜(麦芽糖) 产生新的物质我们称之为:化学变化
迁移引导:米饭与碘酒发生反应后,变蓝的物质也是一种新的物质,都属于化学变化。
淀粉与碘酒的变化
(一)观察淀粉,检测淀粉与碘酒的反应
1、淀粉大家熟悉吗?它是我们家庭厨房中常用的烹调用品,运用你的感官认真观察,看谁得到的信息多。
你们想检验下淀粉与碘酒的变化吗?提示:滴碘酒的滴管不能碰到淀粉
(二)知识运用,检测食物中的淀粉
我们能够用碘酒来检验米饭中含有淀粉。你们还想知道什么?
2、请同学具体说说如何检测
出示食物图片:面包、玉米、马铃薯、红薯、白菜、黄瓜、苹果、梨等。下面我们来检测这些食物哪些含有淀粉?
温馨提示:
(1)滴上碘酒后过,请过一会儿再观察;
滴管请勿接触到这些食物;
小组分工合作完成,填写好实验记录单;
看看大家有哪些发现?
分组实验、汇报
5、我们平常所吃的主食中,大部分都含有淀粉,淀粉是人体需要的,能为我们提供能量。
板书课题: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
五、拓展应用,制作神秘的信件
你们还记得我们之前玩的魔术吗?现在谁来为大家揭开秘密
(这就是淀粉遇碘酒变色的这个特性在生活生产中的运用,在革命时期,为了安全传递消息,人们利用淀粉来写无字密信)
2、你们想写一封无字密信给你的好朋友或者爸爸妈妈吗?可以怎么做?
出示无字密信的制作方法:
①准备信纸、淀粉溶液和干净毛笔;
②用毛笔蘸淀粉溶液在纸上写字;
③把信纸晾干,直到字迹消失;
④喷洒碘酒后显示字迹。
3、我们的生活还有许多有趣的现象值得我们去发现和探索,希望同学们都能做一个有心人。
六、板书设计
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
变蓝(新物质)
米饭 化学变化
(淀粉) 变甜(麦芽糖)
淀粉检测记录表
第( )组 (我们的食物有:面包、苹果、玉米、马铃薯、白菜、黄瓜、红薯、梨)
含淀粉的食物
不含淀粉的食物
归纳上述食物的反应变化,你有什么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