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16 开发新能源冀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16 开发新能源冀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12-03 20:09: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开发新能源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太阳能巨大、清洁的优点,了解直接利用太阳能的两种途径。
2.知道核能的优点,及可能带来的问题。
3.了解裂变、聚变,知道原子弹、氢弹的制造原理,知道核反应堆的作用,以及核电站的原理和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
4.通过阅读等方法感悟阅读法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5.让学生了解一些关于新能源开发的科技前沿状况,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与科研兴趣。
【教学重难点】
1.重点:知道太阳能、核能的特点及开发方法。
2.难点:认识原子的链式反应。
【教学过程】
1.太阳能——永恒的动力之源
学生阅读教材,思考以下问题:
(1)为什么说太阳能是永恒的动力之源?
(2)吸收与利用太阳能的主要途径是哪四种?
(3)怎样直接利用太阳能?
学生阅读、展示,师生共同归纳,太阳能的特点:
(1)太阳能“巨大”:太阳向空间辐射的能量,总功率达3.8×1023kW,到达地面的太阳能达8.1×1013kW,比全世界的发电总量高出5×104倍。
(2)太阳能“清洁”:直接利用太阳能不会产生废渣、废气而污染环境。
(3)太阳能“持久”:太阳还能发光、发热几十亿年,真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学生展示直接利用太阳能有三种方式:
太阳能——内能:太阳能热水器、用凸透镜会聚阳光以取火;用凹面镜会聚阳光以烧饭,如太阳灶;晾晒衣服、谷物等。
太阳能——电能:光伏电站、计算器上的光电池将光能转换成电能供计算器使用;航天器上的电池板将太阳能转换成电能供仪器、宇航员使用等。
太阳能——化学能:太阳能制氢、露天照相时,太阳光使照相底片感光。
2.核能——造福人类的“神火”
学生阅读教材,思考以下问题:
(1)什么是核裂变与核聚变?
(2)什么是链式反应?
(3)利用核能有怎样的优点会带来怎样的问题?
(4)核电站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学生展示,教师介绍链式反应、核裂变、核电站、核聚变。
讲解核电站的工作原理:
在核反应堆里的核燃料裂变释放的核能转化为反应堆的内能,使反应堆温度升高,利用不锈钢管子里的循环水把热引导出来,使蒸汽发生器里的水受热变成蒸汽,推动蜗轮机旋转,带动发电机发电;从蜗轮机出来的蒸汽,通过凝汽室到冷却塔凝结成水,再回到蒸汽室里吸热变成蒸汽。在建造核电站时为避免可能带来的安全问题,都采用了有效的防护措施,它对环境的污染完全可以做到比火力发电站少得多,但在历史上也发生过几次事故,主要是放射性的物质泄漏。
【板书设计】
开发新能源
(一)太阳能:
1.利用方式:转变为电和转变为热
2.特点:(1)能量巨大(2)清洁(3)分散
(二)核能:
1.获得核能的两种方法:原子核裂变:链式发应
2.特点:(1)能量密集,运输量小(2)地区适应性强(3)清洁、安全
(三)其它新能源:地热能、潮汐能、风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