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4张PPT。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北魏是如何统治的?
北魏统治有什么特殊的地方么?
为什么会出现北方民族大交融?
北方民族大交融的表现有哪些?
它们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
了解这些内容有什么意义么?
……历史事件都发生在特定时间和空间中,
必须在事件发生的特定时空中进行研究。
南朝政权分立淝水之战氐族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一、淝水之战1、什么是淝水之战?
2、根据材料写出成语,并据
此分析前秦苻坚的心理变化。
3、分析东晋前秦胜败的原因。
4、战争结果对当时的南北社
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淝水之战383年,为统一中国,前秦苻坚攻晋,大败于淝水。氐族淝水之战是中国历史上又一次以少胜多的战役。
战前:“以吾之众旅,投鞭于江足断其流。”
——《晋书·卷一一四·苻坚载记下》
战时: 坚与苻融登城而望王师,见部阵齐整,将士精锐。又北
望八公山上草木,皆类人形,顾谓融曰:“此亦勍(qíng,强大)敌也!何谓少乎?”怃然有惧色。
——《晋书·卷一一四·苻坚载记下》
战后:〔苻〕坚众奔溃,自相蹈藉投水死者不可胜计,肥水为之不流。众弃甲宵遁。闻风声鹤唳,皆以为王帅已至,草行露宿,重以饥冻,死者十七八。 ——《晋书·谢玄传》
投鞭断流草木皆兵风声鹤唳(lì)自傲疑惧惊恐东山再起、屐齿之折、围棋赌墅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一、淝水之战1、什么是淝水之战?
2、根据材料写出成语,并据
此分析前秦苻坚的心理变化。
3、分析东晋前秦胜败的原因。
4、战争结果对当时的南北社
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淝水之战氐族刚愎自用、骄傲自满内部民族矛盾尖锐,没有凝聚力团结一致,从容应对战斗力强掌握军事主动权前秦内部民族矛盾尖锐,统一时机条件尚不成熟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一、淝水之战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一、淝水之战1、什么是淝水之战?
2、根据材料写出成语,并据
此分析前秦苻坚的心理变化。
3、分析东晋前秦胜败的原因。
4、战争结果对当时的南北社
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淝水之战氐族陷入分裂和混战相对稳定,社会经济持续发展淝水之战的历史意义鲜卑族拓跋部1、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
完成表格。
2、以孝文帝改鲜卑姓为汉
姓为例,谈谈孝文帝改革
的目的是什么?
3、当时北魏有没有必要进
行改革?
4、你如何评价北魏孝文帝改革? 二、北魏政治(386年—534年)《北魏帝王出御图》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迁都洛阳 内迁人口说汉语穿汉服学汉礼用汉制改汉姓与汉婚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减少胡汉观念,促进鲜卑人对汉族文化的认同,促进民族交融。2、以孝文帝改鲜卑姓为汉姓为例,谈谈孝文帝改革的目的是什么?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迁都洛阳 内迁人口说汉语穿汉服学汉礼用汉制改汉姓与汉婚推行
汉化1、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
完成表格。
2、以孝文帝改鲜卑姓为汉
姓为例,谈谈孝文帝改革
的目的是什么?
3、当时北魏有没有必要进
行改革?
4、你如何评价北魏孝文帝改革? 二、北魏政治(386年—534年)《北魏帝王出御图》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改革的必然性:
1、民族融合已成趋势
评价:北魏孝文帝改革,是以国家政权推动鲜卑族汉化,这是当
时北方民族大交融的突出表现。他的改革顺应历史发展趋势,不
仅缓和了民族矛盾,巩固了封建统治,更促进了民族的大交融,
为结束长期分裂局面,重新走向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北魏孝文
帝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2、鲜卑旧俗不利统治3、前秦教训就在眼前政权分立民族交融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三、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北方民族
匈奴、鲜卑、羯、氐、羌中原汉族1、魏晋以来,内迁的各族主要指哪些少数民族?
2、内迁的各族人民与当地汉人错居杂处,双方会有怎样的改变呢?
3、根据上述的情况,概括民族交融的主要表现。
4、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出现的这种民族交融现象对中国的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
穿汉服的少数民族贵族穿裤褶服的南朝乐队北方少数民族墓室壁画《采桑图》汉族妇女制作蒸馍与烙饼砖画北方少数民族的坐具壁画学习并从事农业学习畜牧经验互通食物、服装、用具等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学习汉语、汉礼
等汉族文化学习少数民族乐舞各民族相互借鉴吸收民族隔阂与民族偏见逐渐减少1、魏晋以来,内迁的各族主要指哪些少数民族?
2、内迁的各族人民与当地汉人错居杂处,双方会有怎样的改变呢?
3、根据上述的情况,概括民族交融的主要表现。
4、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出现的这种民族交融现象对中国的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三、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北方民族中原汉族开发江南?????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
为隋唐时期多民族国家繁荣与发展奠定基础。 李唐一族之所以崛兴,盖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扩大恢张,遂能别创空前之世局。
——陈寅恪《隋唐政治制度史》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唐北方民族大交融江南经济开发以下摘自沈起炜《细说两晋南北朝》
这是一个交织着光明和黑暗的历史时期。
三百多年间,除西晋统一后的二十年外,分裂、割据、混
战,迄无间断。数十万以至上百万人颠沛流离的惨状竟屡屡出
现。长安、洛阳、邺、建康、江陵等名城都曾茂草丛生,有的
还发生过多次。大片古代文明被毁灭,相当发达的地区竟变得
与洪荒的原野不相上下。人口也大面积锐减,记录的数字还不
到汉代盛世的三分之一……
但是,如果换一个角度看,这又是一个充满着希望的时期。
无数仁人志士……艰苦奋斗,一批人失败了,另一批人继之而
起,终于为隋唐的统一定了基础。各族之间,尽管有相互虐杀
的悲惨事实,然而交流、融合毕竟是历史的主流。三百多年后,
中国人数最多的民族——汉族在吸收了大量新鲜血液后,以崭
新的面貌屹立于世,这可以说是世界史上的一大奇迹。
两晋南北朝又是中国文化成就大量涌现的时期。哲学、文
学、艺术、自然科学、工艺都有美不胜收的成就。在多灾多难
的时期中,古人成就之丰富多彩,令人不能不赞叹中华民族百
折不挠、自强不息的精神和惊人的创造能力。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能给今天的现实社会和个人发展
带来哪些借鉴和经验呢?只有稳定才能带来发展和统一,稳定是第一位的。只有正确把握时代脉搏,才能做出正确决策。只有顺应时代要求的改革,才能带来生机与活力。民族融合和国家统一永远是历史发展的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