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精神的三间小屋 课件(幻灯片24张)

文档属性

名称 9*精神的三间小屋 课件(幻灯片24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2.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12-03 19:16: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4张PPT。精神的三间小屋毕淑敏毕淑敏,女,汉族,1952年10月生,山东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作家,从事医学工作20年后,开始专业写作。作品很多都与医生这个职业有关,198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代表作品《红处方》。2007年,毕淑敏以364万元的版税收入,荣登“2007第二届中国作家富豪榜”第14位,引发广泛关注。 第一部分( 1-6 ):引出话题——如何布置我们的心灵空间,即建设“精神小屋”。
第二部分( 7-17):分析人们的精神世界里应该建立“三间小屋”。
第1层( 7-8 ):分析如何建立第一间精神小屋,即盛放着爱和恨的小屋。
第2层( 9-13):分析如何建立第二间精神小屋,即盛放着事业的小屋。
第3层(14-17):分析如何建立第三间精神小屋,即安放我们自身的小屋。
第三部分(18-19):指出把精神的三间小屋建筑得美观结实的条件,并希望在此基础上把小屋扩建成精神大厦。初读课文,理清思路 再读课文,理解内容1—6自然段写的是什么?与后文写的精神的三间小屋有什么关联?
作者认为在人们的精神世界里应该建立哪些“精神小屋”? 各有什么特点?
作者认为应该修建三间精神小屋的原因是什么? 再读课文,理解内容 ? 作者认为在人们的精神世界里应该建立哪些“精神小屋”?
?明确:第一间,盛着我们的爱和恨。?
第二间,盛放我们的事业。?
第三间,安放我们自身。作者认为应该修建三间精神小屋的原因是什么? ?? 明确:为了给精神建立栖息地,使人生健康、美丽、庄严、伟大、真诚、完满、永恒。 第一间小屋中有爱也有恨,作者希望我们如何处理它们的关系? ? 明确: 爱和恨
打扫
让心中充满爱(健康的小屋)
? ?在描绘第二间小屋时,作者用了一个成语“鸠占鹊巢”,结合文章,文中“鹊”指的是什么?“鸠”指的是什么?“鸠占鹊巢”在文中表达的意思是什么?
明确:“鹊”指的是“事业”。“鸠”指的是“事业之外的赘生物”。“鸠占鹊
巢”指的是赘生物取代了事业的位置。?如何才能让第二间精神小屋坚固优雅?
? 明确:事业
???????? ? 自我寻找
????????? 选择自己适合和爱好的事业
(努力向上的小屋)
? “白桦林不靠天赐,主要靠自我寻找”。要干一番大事业,如何寻找。
王国维的《三境界》能给我们启发: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
第一境: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第二境:“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第三境:“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 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 第一境界是寻找阶段,站在高处向远方望去,高瞻远瞩,确立远大目标; 第二境界是耕耘阶段,再苦再累,在所不惜,只要努力达成目标;
第三境界是收获阶段,已经为追寻目标精疲力尽,快要放弃时,却在最不起眼的地方获得了成功。 所以成功是偶然的,也是必然的,只要我们努力!努力了,我们容易找到合适的事业,否则鸠占鹊巢,李代桃僵,那屋内必是鸡飞狗跳,不得安宁。所以努力是关键,而“空谈雄心壮志”、“等待一鸣惊人”是不可取的。所以对待我们的学习、事业要认真、努力,乐于其中。 在第三间精神小屋中应该怎样“安放我们自身”? ? 明确:自身
????????? 思考
??????? 拥有独立的思想
(庄严、真诚的小屋)
?三读课文,赏析三间精神小屋 (一)赏析第一间精神小屋
1 第一间精神小屋是什么样的?作者是怎样写的?
2 第一间小屋中有爱也有恨,作者希望我们如何处理它们的关系?(二)赏析第二间精神小屋
1 第二间小屋盛放我们的事业,作者是怎样描述的?
2 如何才能让第二间精神小屋坚固优雅? (三)赏析第三间精神小屋
1 第三间小屋安放我们自身,作者是怎样描述的?
2 为什么作者说“在我们的小屋里,住着所有我们认识的人,唯独没有我们自己”?
3 如果我们的精神小屋不住着自己,会出现什么情况?
4 你认为在第三间精神小屋中应该怎样“安放我们身”?☆四读课文,质疑探究(一)理清逻辑
有人认为三间小屋之间是并行平列关系,你同意吗?
根据你的理解,谈谈“精神的三间小屋”之间的内在联系。 四读课文,质疑探究(二)欣赏构思
【任务】分析文章结构,体会“大中求小,小中见大”的精妙构思。
【讨论】精神的小屋“三间”足矣,房屋的空间,虽“小”足矣。可作者在文章开头却说“人有一颗大心”、“人的心灵,应该比大地、海洋和天空都更为博大”,这里的“小屋”与“大心”矛盾吗?而文章结尾又说“把精神小屋建筑得美观结实就能矗立我们的精神大厦”这又该如何理解呢?谈一谈你的看法。 (三)鉴赏语言
1 深刻的思想要靠灵动的语言传达,有人评价毕淑敏的语言“炉火纯青,自成一家,似有一种贵族气息,表现出独特的美学风范”,请同学们从文章中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品味鉴赏,感受其独特的语言风格。
2 作者是怎样把一个个抽象的精神小屋写得具体、鲜明的?四读课文,质疑探究读后反思:
? 作为当代学生,我们在忙碌的学习生活之余,有没有给自己的心灵存放适当的空间?对于我们在课内课外吸收的信息有没有用自己的思想去思考判断?有没有用自己的思维去审视自己的学习与生活?作者是怎样把一个个抽象的精神小屋写得具体、鲜明的?
?明确:
1、修辞手法(找出比喻、拟人、排比等手法)
2、成语、词语的运用1、拓展美读:师生朗诵毕淑敏散文《造心》第16自然段。
2、比较阅读《精神的三间小屋》与《我的空中楼阁》(李乐薇),看有何异同。
3、拓展讨论:你认同毕淑敏的“精神小屋”吗?如果我们也来建造自己的精神小屋,你们会盛放哪些内容呢?拓展延伸 这是一篇议论、描写、抒情于一体的说理性散文。文章以三间小屋为载体,阐述了精神追求的内涵及其意义,激励人们关注自我心灵,提升精神境界,使人格得到升华,表现了关注个性、关注自我、关注人的精神生活的思想。 小结写作特点: 1、集议论、描写、抒情于一体。 2、构思新颖独特。 3、语言朴实,意蕴深厚。 4、文笔细腻。 小结1、抄写你最喜欢的语句或段落。
2、结合自己的阅读感悟,试以“我的精神小屋”为话题,写一篇300字左右的文章。布置作业 “心为血之海,那里汇聚着每个人的品格智慧精力情操,心的质量就是人的质量。有一颗仁慈之心,会爱世界爱人爱生活,爱自身也爱大家。有一颗自强之心,会勤学苦练百折不挠,宠辱不惊大智若愚。有一颗尊严之心,会珍惜自然善待万物。有一颗流量充沛羽翼丰满的心,会乘上幻想的航天飞机,抚摸月亮的肩膀。”
——毕淑敏《造心》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王国维的《三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