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 食物的消化与吸收 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节 食物的消化与吸收 同步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6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12-03 10:29: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节 食物的消化与吸收
一、单选题(共15题)
1.如图为人体消化系统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②是胃,能将蛋白质初步分解成氨基酸 B.①是肝脏,它分泌的胆汁中含有消化脂肪的酶 C.②是小肠,内有胰液,肠液和胆汁三种消化液,利于消化 D.⑤是大肠,只有消化功能,没有吸收功能
2.如图是人体内部分系统的代谢关系简易示意图,图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 ( )
A.泌尿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
B.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消化系统 C.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
D.消化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呼吸系统
3.根据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下列关于人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心脏的心房和心室之间有房室瓣,防止血液倒流回心房 B.肾小管壁薄且周围缠绕着大量的毛细血管,利于血液滤过形成原尿 C.小肠内有胰液、肠液、胆汁等多种消化液,利于消化营养物质 D.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利于进行气体交换
4.科研人员为了研究食物对蟑螂生长的影响,将刚孵出的蟑螂分甲、乙、丙、丁四组,分别喂含不同营养的食物,如右表。表中的数字代表所含成分的多少,“—”表示没有此成分。哪一组是这个实验的对照组?( )
A.甲 B.乙 C.丙 D.丁
5.学习科学时我们经常会用图像来建模,下列对图像的分析正确的是( )
A.甲图表示食物中的脂肪在消化道里被消化酶消化的过程 B.若乙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一条食物链上各种生物的相对数量关系,则在这条食物链中物质和能量流动的方向是甲→乙→丁→丙 C.丙图为心脏结构示意图,若静脉注射消炎药,则药物最先到达心脏的腔Ⅰ D.丁图显示温室栽培该种蔬菜时温度控制在25~30 ℃最有利于提高产量,当温度在5℃以下时该蔬菜光合作用停止
6.生物体内几乎所有的化学反应均在酶的参与下才能完成。以下有关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酶只能在细胞内起作用
B.一种酶只能催化某一种或某一类化学反应 C.酶的催化作用受到温度、pH的影响
D.酶是生物体细胞制造的一种蛋白质
7.下图为健康人体新陈代谢示意图,其中ABCDEF表示相关的细胞、器官或系统,abcde相关物质,①②表示生理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过程①的生理意义是实现了气体的交换,其交换场所是鼻腔 B.若E为泌尿系统,则经过d排出的代谢废物有水、少量糖、尿素、尿酸、无机盐 C.有一类特殊的蛋白质致使B中液体呈红色。为了预防体内缺乏该种蛋白质,在设计菜谱时要搭配一定量的富含蛋白质和含铁的食物 D.物质a浓度最高的部位是图中B处
8.小宇学习科学后,用下面如图表示相关概念间的包含关系,则表中内容与如图相符的一组是( )

选项




A
生物进化
化石
自然选择
达尔文
B
种子植物
被子植物
裸子植物
银杏
C
消化系统
消化道
消化腺
胰岛
D
有性生殖
营养繁殖
嫁接
组织培养
9.消化系统的部分器官如图所示,食物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三类营养物质,必须消化成小分子物质才能被人体吸收,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0.为了认识酶作用的特性做了以下实验。下表是以20%的过氧化氢溶液为反应物的一组实验方法及结果。通过分析实验步骤2和3,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步骤
方法
观察结果
1
常温下自然分解
氧气泡少且小
2
常温下加铁离子
氧气泡稍多但小
3
常温下加入鲜肝提取液
氧气泡极多且大
4
加入煮沸后冷却的鲜肝提取液
同自然分解一样
A.酶的催化效率受温度影响 B.酶的催化效率具有高效性 C.酶的催化对象具有专一性 D.高温会使酶失去活性
11.如图中,A,B分别表示脂肪滴在不同消化道部位的状态。如果脂肪滴B状态,则可能位于消化道中的( )
A.口腔 B.食道 C.胃 D.小肠
12.小金做了如下实验:
①取甲、乙两试管,分别加入1%淀粉溶液各1毫升。 ②甲试管内加入2毫升唾液,乙试管内加入2毫升的蒸馏水。 ③同时将两试管恒温37℃,水浴10分钟取出,冷却后分别滴加1滴碘液。 ④观察结果,发现只有乙试管内液体变蓝色。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加碘液的目的是为了让试管内的溶液呈蓝色 B.该实验结果可用水银温度计直接测量并记录 C.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唾液是否能催化淀粉的分解 D.该实验结论是甲试管内液体不变蓝,乙试管内液体变蓝
13.如下图所示为正常情况下人体内的某种物质(Y)依次经过I、Ⅱ、Ⅲ三种结构时含量的变化曲线。下列对此曲线含义理解正确的是( )
A.若Y表示摄入的脂肪,则Ⅱ是小肠
B.若Y表示血液中二氧化碳气体,则Ⅲ为肺动脉 C.若Ⅱ所示结构为肾小管,则Y一定是尿素
D.若Ⅱ所示结构为肾小体,则Y可能是大分子蛋白质
14.如图表示人体消化道内吸收营养物质的一种结构。该结构的名称及其能够吸收的部分物质分别是(  )
A.小肠皱襞;甘油、氨基酸??????B.小肠绒毛;脂肪微粒、水 C.小肠绒毛;维生素、脂肪酸?????D.十二指肠;葡萄糖、无机盐
15.如图表示淀粉、脂肪和蛋白质在消化道各部分被消化的程度(图中X、Y、Z代表营养物质,a、b、c、d表示消化道部位)。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代表蛋白质,在a部位开始消化
B.Y代表脂肪,在c部位彻底消化 C.b表示胃,此部位对X没有消化作用
D.c表示小肠,在此部位Z被消化为氨基酸
二、解答题(共5题)
16.酶是生物催化剂,下图表示外界条件对酶催化作用的影响,请回答有关问题:
(1)图a说明酶只能在一定的________范围内活动,而且有一个________,超过一定限度,酶的活性就会________,甚至遭到破坏。
(2)图b说明酶的催化作用受________的影响,胃蛋白酶在________的条件下(要有具体的数据),活性最高。
(3)唾液淀粉酶只能将________催化分解成________,这属于酶的________性。
(4)在正常情况下,下列碱性最强的是( )
A.血液 B.唾液 C.胃液 D.胰液
17.大米的加工过程如图所示,每100克糙米、胚芽米和白米的部分营养成分如下表。 请回答以下问题:
(1)下列有关稻谷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稻谷是植物的生殖器官 B.水稻幼苗是由稻谷中的胚发育而来 C.稻谷是由子房发育而来 D.叶制造的有机物通过导管输送给稻谷
(2)大米富含淀粉,进食后在小肠内彻底消化成________后被吸收。
(3)下列对大米的认识正确的是__________。
A.米糠层没有营养物质
B.食用糙米有利人体健康 C.米加工得越精细越有营养
18.如图是人体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其中①代表生理过程,a、b分别代表一种气体。据图回答:
(1)水、无机盐、葡萄糖和膳食纤维中不能通过①过程进入循环系统的是________。营养物质进入血液后,最先到达心脏四腔中的________。
(2)a代表的物质是________。
(3)排出的尿液中,发现有葡萄糖,则可能是肾单位中的________发生了病变。
19.近年来,我国青少年的肥胖率增长较快。肥胖是指体内脂肪积累过多的一种状态,它会影响身体健康。
(1)肥胖会增加患一些其它疾病的风险(如图),图中列举的五种疾病中,最有可能由胰岛素不足引起的是________。
(2)某同学食用了一包零食,其中含有4.5克脂肪。打乒乓球时,该同学每小时消耗的脂肪约6克。那么,在相同条件下,该同学通过打乒乓球,约需________小时才能消耗完4.5克脂肪。
(3)据调查,我国3~17岁人群是糖类饮料的高消费群体,过多饮用糖类饮料也会导致肥胖,其原因是________。
20.下图是人体血液循环模式图,据图分析作答:
(1)某同学体检时,尿液中检测到大分子蛋白质,医生对其体检结论可能是________发生病变。
(2)临床上常给肺炎病人点滴青霉素,青霉素随着血液的流动最终到达肺部的途径________。
(3)在人体的消化系统中,小肠起着重要作用。下列结构中与小肠的吸收功能有关的是________(填编号)。 ①小肠粘膜有皱襞和小肠绒毛 ②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 ③小肠绒毛壁薄,上有微绒毛 ④小肠内有肠腺,能分泌多种消化酶
三、实验探究题(共5题)
21.图甲曲线A表示某人进行强度较高运动及其前后的实际耗氧量,折线B是根据其运动量的大小计算出的耗氧量理论值,图乙为其运动前、运动中和运动后血糖和血液中游离脂肪酸浓度的测定结果。请根据图回答:
(1)人从运动初期到接下来的持续不断的运动过程中,血液中的脂肪酸浓度变化原因是什么?
(2)通过对曲线A和折线B的变化情况的分析,运动过程中人体能量的供应主要来自于________和体内储存的高能物质的分解等生理过程。
(3)通过检测尿中的尿素量,还可以了解人在运动中________代谢的情况。
22.如图所示,分析实验。
(1)该实验是观察唾液淀粉酶对________的消化作用。
(2)该实验装置C中的试管应该放置在________℃的温水中。
(3)实验过程D中2号试管加碘液后颜色________(变蓝或不变蓝), 原因是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充分消化下被分解为________,1号试管加碘液后颜色________,原因是淀粉遇碘变________。
(4)1号试管和2号试管为一组对照实验,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
23.小辉同学长期以来的早餐搭配:一碗稀饭、一根油条和少量泡菜。回答下列问题。

(1)小辉的早餐食谱中缺乏人体需要的________和维生素等营养素,长期如此,容易导致营养不良。建议他增加进食________和少量蔬菜、水果等。
(2)营养成分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是________ 。
(3)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中含有丰當的维生索C,可预防________(填疾病的名称)。
(4)小辉想探究番茄和柑橘中维生素C含量的高低,他査阅资料得知,维生素C溶液能使一定量的紫色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并且维生素C溶液越浓,褪色程度越明显。
【提出问题】柑橘中维生素C含量比番茄中的高吗?
【作出假设】柑橘比番茄味道酸,柑橘中的维生素C含量比番茄中的高。
【实验步骤】
①如图,向两支洁净试管中各加人2ml一定浓度的紫色高锰酸钾溶液,编号为甲、乙两组; ②再同时向甲、乙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1ml柑橘榨汁、lml番茄榨汁,振荡摇匀; ③一段时间后观察两支试管现象。 【实验结果与结论】如果甲试管中颜色褪色比乙试管中明显,说明假设________;如果乙试管中颜色褪色比甲试管中明显,或是两支试管中颜色褪色基本相近,说明假设________。(填“成立”或“不成立”) 【实验分析与评价】 本实验中甲组与乙组形成________关系。为了使实验更严谨、更科学,可再加丙组实验:向丙组试管中加入2ml相同浓度的________和1ml蒸馏水,振荡摇匀。
24.为探究催化剂对双氧水(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某研究小组做了如下实验。
实验一:图中的实验能否证明MnO2是双氧水分解反应的催化剂?并说明理由:________。
实验二:从表格的设计可以看出,该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
25.人体代谢产生的过氧化氢,对人体有毒害作用。人体肝脏中的过氧化氢酶能催化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和水。某同学查阅资料发现,FeCl3也能催化过氧化氢分解。为比较过氧化氢酶和FeCl3催化效率的高低,该同学在28℃环境下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过氧化氢酶和FeCl3催化效率哪个更高?
猜想与假设:________。
实验材料:适宜浓度的FeCl3溶液,适宜浓度的新鲜猪肝研磨液(含有过氧化氢酶),适宜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等。
实验步骤: ①取2支洁净的试管,编号为1、2,并各注入3mL适宜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 ②向1号试管内滴入2滴适宜浓度的FeCl3溶液,向2号试管内________; ③观察并记录两支试管产生气泡的情况。 预测实验结果: 请写出一种可能的实验结果:________。 在以上探究的基础上,该同学又完成了“探究温度对猪肝研磨液和FeCl3催化效率的影响”实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图中代表猪肝研磨液催化效率的曲线是________,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
四、填空题(共10题)
26.花生被称为“长生果”,除了脂肪外,蛋白质含量也高,被誉为“植物肉”。它是地上开花、地下结果的植物,花生的种皮有红色、黑色等。
(1)花生种皮的颜色,这种生物性状特征是由________控制的。
(2)花生中的蛋白质主要在人体的________(填序号)中被消化分解成氨基酸,氨基酸被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系统,最先到达心脏四个腔中的________(填序号)。
27.如图所示是医学上常用的内窥镜,它是一种在细管顶端 装有小型摄像机的医疗器械,摄像机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
(1)用内窥镜检查时常采用从口腔插入的方法,这会引起病人强烈的恶心和呕吐,因此现在开始采用从鼻腔插入的 方法。内窥镜经口腔或鼻腔插入都能进入胃,是因为它们都与________这一器官直接相连。
(2)检查时,要使观察更加仔细,就要减小观察范围,此时应该使内窥镜细管顶端________患处。(选填“接近”或“远离”)
28.人体内各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是紧密联系的,如图为人体中部分系统之间的模式图。
(1)进食后,食物中的淀粉在________中最终被消化成葡萄糖。
(2)葡萄糖被吸收后,血糖含量暂时上升。这时,内分泌系统分泌的________增加,使血糖含量下降至正常水平。
(3)血液流经x系统后,代谢废物含量明显下降,x系统是________系统。
29.如图表示人体内某些生命活动的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若[1]是肾小管壁,表示重吸收的是________过程(选填“A”或“B”)。
(2)若[1]是肺泡壁,A、B为两种气体。那么煤气中毒严重时窒息而死,原因是一氧化碳影响了________与B结合,使细胞无法获得B,从而导致死亡。
(3)若[4]是神经细胞,则C→D血液成分的变化之一是________增多。
30.酶对生理活动中的化学变化具有催化作用,如唾液淀粉酶能催化淀粉转化为麦芽糖。但酶的催化效率受温度、酸碱度和激活剂等因素的影响。资料显示:Ⅰ、凡是能提高酶活性的物质都称为激活剂。Ⅱ、钠离子(Na+)对唾液淀粉酶的活性无影响。 为了探究氯离子(Cl-)是否为唾液淀粉酶的一种激活剂,小科利用蒸馏水、0.5%淀粉溶液、稀释的唾液、0.5%氯化钠溶液、碘液等材料进行实验。请你完成相应的实验设计。 【实验设计】
实验操作
设计要求
(1)步骤一:取2支洁净的试管标为A、B,在各试管中分别加入0.5%淀粉溶液2毫升和1滴碘液;向A试管加入1毫升蒸馏水和1毫升唾液;向B试管加入________。
设置对照实验
(2)步骤二:________。
控制实验条件
(3)步骤三:观察颜色变化。若观察到________则说明氯离子是唾液淀粉酶的一种激活剂。
获取实验证据
31.酶具有高效性、专一性和多样性的特性,其活性受温度和pH等因素影响。氯化铁是—种无机催化剂,其溶液能催化过氧化氢溶液分解。肝脏组织细胞中也有一种能催化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酶。为了研究生物酶与无机催化剂的催化效率,某同学设计了一个实验,以下是该实验的几个步骤:
①向2号试管内滴人几滴氯化铁溶液,作为对照
②将点燃但无火焰的卫生香分别放在1、2号管的管口,仔细观察,会发现1号试管口的卫生香燃烧猛烈 ③取两只洁净的试管,编上号,并且注入10 毫升质量分数为3%的过氧化氢溶液 ④轻轻振荡这两只试管,使试管内的物质混合均匀,会发现1号试管的气泡多且最先产生 ⑤取豌豆大小的新鲜肝脏,放在培养皿中迅速剪碎并投人到1号试管中
(1)请根据实验原理,选择正确的顺序是( )
A.①②③④⑤ B.③④①②⑤
C.③④①⑤② D.③⑤①④②
(2)该实验主要证明了酶具有________的特性。
32.表中,A,B,C,D,E表示人体内各种消化液对淀粉、蛋白质、脂肪的消化作用。表中“+”表示起消化作用,“-”不起消化作用,则A表示________,D表示________。
33.如图表示食物通过人体消化道时,淀粉、蛋白质和脂肪被化学消化的程度,字母代表组成消化道顺序排列的各个器官。据图示可得知曲线甲是________的消化,曲线乙是________的消化。
34.用淀粉做的胶囊药丸,被病人吞咽后进入消化道,首先在________被消化,淀粉最终被消化成________。
35.消化系统的组成结构中,人体最坚硬的结构位于________,消化道最膨大的部分是________,最大的消化腺是________,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是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5.CDBCA 6-10.ACBDB 11-15.DCACC
二、解答题
16.(1)温度 最适宜温度 减弱 (2)酸碱度 pH=2 (3)淀粉 麦芽糖 专一 (4)D
17.(1)A、B、C (2)葡萄糖 (3)B
18.(1)膳食纤维 右心房 (2)氧气 (3)肾小管
19.(1)糖尿病 (2)0.75 (3)体内多余的糖类会转化为脂肪
20.(1)肾小球
(2)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肺组织细胞 (3)①②③
三、实验探究题
21.(1)运动初期血液中的脂肪酸可以被氧化,随着运动的持续体内储存的脂肪分解成甘
油和脂肪酸,进入血液。 (2)有氧呼吸 (3)蛋白质
22.(1)淀粉 (2)37 (3)不变蓝 麦芽糖 变蓝 蓝 (4)唾液
23.(1)蛋白质 鸡蛋、牛奶 (2)小肠 (3)坏血病
(4)成立 不成立 对照 高锰酸钾溶液
24.不能,虽然能改变反应速度,但无法判断MnO2在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有无改变
探究二氧化锰质量对双氧水(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效果的影响
25.过氧化氢酶的催化效率更高 滴入2滴适宜浓度的新鲜猪肝研磨液 1号试管产生气泡的速度比2号试管快(或“慢”或“基本相等”) 乙 酶的活性受温度影响,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酶的活性增强超过最适温度后,随着温度的升高,酶的活性下降。或“在一定温度范围内,过氧化氢酶的催化效率高于FeCl3的催化效率 “(答出酶的活性有最适温度或酶具有高效性其中一点即可)
26.(1)基因   (2)④   ⑤
27.(1)咽   (2)接近
28.(1)小肠 (2)胰岛素 (3)泌尿
29.(1)B (2)血红蛋白 (3)二氧化碳
30.1毫升唾液和1毫升0.5%氯化钠溶液 将2支试管放入37°C水中,恒温水浴
B试管里蓝色先褪去
31.(1)D (2)高效性
32.唾液  胰液
33.脂肪 淀粉
34.小肠 葡萄糖
35.口腔 胃 肝脏 小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