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第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共2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第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共24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12-03 14:02: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4张PPT。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 第 19 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317年,司马睿建立东晋,定都建康。淝水之战前秦统一北方前秦是哪个民族于何时建立的?
谁领导前秦走向富强,并统一了北方?时 间:
交战双方:
有关的成语或典故:
结 果:
影 响:淝水之战以后前秦很快土崩瓦解,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混战的状态。383年前秦──东晋投鞭断流、草木皆兵、风声鹤唳、东山再起东晋以少胜多大败前秦一、淝水之战淝水之战同在此以前历史上哪几次战争相似?巨鹿之战、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史海冲浪: 淝水之战前秦失败的原因?原因:
①前秦人数众多,但军心不齐,内部矛盾重重 ,苻坚骄傲轻敌,指挥失误;
②东晋军队人数虽少,但统治集团内部意见一致,战略战术正确,军队战斗力强。北魏统一1、民 族:3、统一时间:4、影 响:2、政权名称:北 魏439年结束了十六国以来分裂割据的局面。鲜卑族二、北魏孝文帝改革现存铭刻的文字共201字,与史籍记载的祝文基本相符,证实为北魏王朝承认的拓跋鲜卑发祥地。平城洛阳北魏南齐 孝文帝改革措施:规定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以汉服代替鲜卑服。改鲜卑族姓为汉姓; 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联姻;迁都洛阳;①迁都城:②说汉话:③穿汉服:④改汉姓:⑤联汉姻: 孝文帝改革影响: 促进了民族交融,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民族交融是指各民族间共同生活、彼此学习、共同发展、逐渐交融的过程,包括经济生活、文化语言、风俗习惯等互相影响,趋向一致。它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种进步的历史现象。 三、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北方少数民族墓室壁画《采桑图》 在生产方式上,少数民族学习汉族的先进生产经验,成为农业居民。就座方式: “席地而坐” 胡床 蒸馍与烙饼原是少数民族的食物,魏晋时在中原却很风行。汉族妇女制作蒸馍与烙饼砖画 由于北方民族善于骑射,涉水草,所以多上身着褶,下身着裤,称为“裤褶服”。裤褶服是北方民族日常穿用的服饰,但在传入中原后为了符合汉族服饰的特点进行了改进,主要是改大袖口,改阔裤腿,多作为军服或休闲装,在南朝时盛行。穿裤褶服的南朝乐队北魏骑兵俑穿汉族服装的少数民族贵族民族服装汉族服装汉人胡食 胡人汉服汉人胡服民族的融合课堂小结淝水之战孝文帝改革汉化措施促进民族交融迁都洛阳前秦衰败北魏统一1.导致前秦政权很快土崩瓦解,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混战状态的以少胜多的战役是( )
A.长平之战 B.官渡之战 C.赤壁之战 D.淝水之战
2.历史老师制作了一则谜语,谜面是:迁都洛阳、汉化政策、民族融合(打一历史事件)。这则谜语的谜底应是( )
A.商鞅变法 B.北魏孝文帝改革 C.文成公主入藏 D.土尔扈特回归祖国
DB中考链接:3. “将都城由平城迁到洛阳,改鲜卑姓氏为汉姓,学汉语,穿汉服,与汉通婚。”材料中反映的是下列哪一改革的主要内容( )
A.管仲改革      B.商鞅变法
C.孝文帝改革     D.忽必烈改制
4. 历史人物总是与历史事件相连,下列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搭配正确的是(      )
A.北魏孝文帝——把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
B.成吉思汗——建立元朝
C.汉武帝——修筑长城
D.耶律阿保机——建立西夏CA5. 帝曰:“今欲断诸北语……三十(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为故为,当加降黜(降职或罢官)。”这一举措是( )
A.秦始皇统一文字
B.汉武帝独尊儒术
C.孝文帝厉行汉化
D.武则天重用酷吏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