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学年第二学期场口中学五月教学质量检测
高二地理试题卷(文科)
一、选择题(共60分,下列各题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多选、不选或错选,该题不得分,选对一题得2分)
下图所示为地图上一段纬线,这段纬线穿过我国某地形区。据图回答1—3题。
1.该地区修筑铁路,需要克服的主要困难有
缺氧和冻土问题
沼泽和草地问题
C.沙丘和戈壁问题
D.溶洞和暗河问题
2.该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模式是
A.山地畜牧业、绿洲农业 B.高寒畜牧业、河谷农业
C.河漫滩畜牧业、灌溉农业 D.农耕区畜牧业、生态农业
3.该地区粮食作物高产的主要原因是
A.热量充足,降水丰沛 B.土壤肥沃,灌溉便利
C.光照强,昼夜温差大 D.垦殖历史悠久,精耕细作
4、我国各省区被北回归线穿过的是
A.海南、台湾、福建、贵州 B.台湾、福建、广东、广西
C.台湾、福建、广西、贵州 D.海南、广东、广西、福建
读下图,结合材料回答5~7题。
材料20世纪50年代,在塔里木河下游修建了大西海子水库,到90年代,塔里木河下游流量锐减,现已断流320 km,大西海子水库作为储水的载体已不复存在。
5.造成河流断流的原因是
①塔里木河上游大规模开垦,农业灌溉及生活用水大增
②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进北移,降水量减少
③全球变暖,蒸发旺盛
④黄赤交角变大,太阳直射点北移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6.大西海子水库干涸,可能引发的变化有
A.不再存在生态系统 B.地下水位上升
C.沙漠面积扩大 D.该水库防洪能力丧失
7.该流域合理整治的措施有
①加强流域水资源管理 ②加快开荒,种植粮棉[
③大力发展节水农业 ④开采地下水,保护地表水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近期研制出利用玉米叶片加工,编织购物袋的技术,这种购物袋易分解且物美价廉。据此完成8~10题:
8.这种购物袋的生产厂应接近
A.原料产地 B.销售市场 C.能源基地 D.研发基地
9.以这种购物袋替代目前广使用的同类用品,对环境保护的直接作用是
A.减轻大气污染 B.减轻“白色”污染 C.促生物多样性 D.减轻酸雨危害
10.这种购物袋的生产原料在我国的最大产地是
A.河南省 B.山东省
C.四川省 D.吉林省
臭氧层保护是当今全球最重要的环保议题之一。图2反映了9月份30°S~80°S平流层臭氧总量多年变化状况。读图回答第11~12题。
11.随年份的推移,臭氧总量
A.最大值所在位置南移 B.随纬度的升高而递减
C.在高纬地区递减明显 D.随大气CO2浓度而增
12.臭氧总量减少直接导致
A.太阳紫外线辐射减少 B.平流层气温降低
C.酸雨区面积缩小 D.地面辐射强度减弱
图8为某日光照图,图示半球为东半球,阴影部分表示黑夜。该日前后,
北半球各地昼渐短。读图回答13~14题。
13. 该日的日期为
A. 12月22日 B. 6月22日
C. 9月23日 D. 3月21日
14. 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是
A. 80oW B.100oE C.120oE D. 160oE
下图是北半球中纬度某地区的地形图,读图回答15~17题。
15.图中断崖m的高度
A.等于山峰K与山峰J的高差
B.小于山峰K与山峰J的高差
C.大于山峰K与山峰J的高差
D.是山峰K与山峰J的高差的3倍
16.一般来说,图中居民点P与K山峰的气温相比 A.K山峰的气温比P地高4℃多
B.K山峰的气温比P地低4℃多
C.K山峰的气温比P地高2℃多
D.K山峰的气温比P地低2℃多
17.若仅考虑地形条件,图中适宜种植果树的是
A.K山的东北坡 B.K山的东南坡
C.J山的南坡 D.K山的南坡
下列是一组世界海峡示意图(数字代表经纬度),据此回答18—20题:
18.上述所示海峡中介于两大洲之间的是:( )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19.图示四海峡属于板块张裂地区的是:( )
A.①海峡 B.②海峡 C.③海峡 D.④海峡
20.图示海峡中与希腊首都雅典气候类型相同的是:( )
A.①和② B.②和③ C.②和④ D.③和④
21.下列四个国家中,北回归线和北极圈都穿过的国家是( )
A.中国 B.俄罗斯
C.美国 D.加拿大
22.世界上最大的内陆国是
A哈萨克斯坦 B蒙古
C乌兹别克斯坦 D尼泊尔
23.下列关于亚马孙平原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是世界最大的冲积平原
B平原上覆盖着世界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和热带草原
C完全位于巴西境内
D亚马孙河的水能资源多数蕴藏在平原地区的流域内
影响农业生产的因素,既有自然条件因素,又有社会经济因素。上海市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又位于我国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读“中国东部雨带示意”图,回答第24、25题:
24.根据雨带在Ⅰ、Ⅲ地区的时间,可以推论,在一般年份,雨带推移至上海地区的时间大致是
A 4~6月 B 6~7月
C 6~8月 D 5~8月
25.如在7月以后,雨带仍未推移进入Ⅰ地区,我国东部地区将可能产生灾害的状况是
A 南旱北涝 B 南北皆旱
C 南涝北旱 D 南北皆涝
26.有关秦岭一淮河一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一月O℃等温线通过的地方 B.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界线
C.热带和亚热带的界线 D.地势二、三级阶梯的界线
近年来,我国北方部分地区连续10多次发生沙尘暴,沙尘暴给受灾地区造成了严重危害。沙尘暴天气,在北方表现为沙尘、扬沙天气,在南方则表现为泥雨天气,经济损失巨大。分析回答27—29题。
27.对沙尘暴的影响范围起作用的天气系统是( )
A.准静止锋 B.暖锋 C.冷锋 D.气旋
28.北京地区沙尘暴的沙源可能是( )
A.塔里木盆地 B.蒙古高原 C.撒哈拉沙漠 D.三江源地区
29.近年来,导致沙尘暴加剧的主要原因是( )
A.西西伯利亚冷高压势力逐年增强,风力增大
B.世界气候越来越干,降雨少,蒸发量不断增大
C.过度放牧,过度开垦,破坏草原
D.厄尔尼诺、拉尼娜交替影响
30.有关凌汛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东北山区的河流在每年春暖花开的时节都发生凌汛
B.春季我国宁夏平原附近的黄河上游段经常发生凌汛
C.北半球河流的凌汛主要发生在由北向南流的河段
D.我国北方的河流冬季都发生凌汛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1.读图“我国大兴安岭及其两侧自然地理环境剖面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16分)
(1)比较甲、乙两地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分析指出:
甲地应为:________气候,乙地应为:________气候;两地降水的明显差异是: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山脉以东的地形区为________,以西为________。
(3)在农业生产方面,山脉以东主要发展________,山脉以西主要发展________(选择填空)。
A.水田种植业 B.旱地种植业 C.草原畜牧业 D.山地畜牧业
2.读“长江流域一月平均气温分布图”,
A、B、 C三地纬度相近,但气温高低不同,读图分析并回答:(10分)
(1)A地气温比B、C两地 ____,是由于A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C两地气温偏 _____,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14为“1271~1295年马可·波罗东行路线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马可·波罗从威尼斯出发,东行途中经过A、B、C三地,其所属的气候类型分别是
A: ,B ,C 。
其中A地的气候特征是 (5分)
(2)马可·波罗乘船返回途中,途经的D处为 海峡,E处位于___________ 板块和 板块的交界处附近(3分)
(3)途经的F处比E处的海水盐度 (高、低),形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3分)
(4) (3分) 马可·波罗途经塔里木盆地西部边缘的喀什时,得知当地“有美丽的花园、果园、葡萄园,棉花。亚麻产量十分丰富”。请简要分析当地棉花种植的有利自然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