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本章复习与测试 (课件)(共4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本章复习与测试 (课件)(共42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9-12-04 22:08: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2张PPT)
凸透镜成像规律
认识透镜


凸透镜在生活
中的应用
透镜种类
对光的作用
特殊光线
照相机
投影仪
放大镜
眼睛与眼镜
显微镜、望远镜
一、分类
凸透镜
凹透镜
中央厚,边缘薄
中央薄,边缘厚
远视镜片
近视镜片
二、关于透镜的名词
F
主光轴
F
F
F
主光轴
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会聚透镜)
三、对光的作用
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发散透镜)
·新课标
理解“会聚”与“发散”:透镜对光线的作用是相对于入射光线而言的
F
F
O
O
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和凹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
练习1、2
h
h
h
要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并且使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2f
2f
u=2f
u=f
照相机
投影仪
放大镜
凸透镜成像规律
凸透镜成像规律记忆口诀
实像:物近像远 像变大
V>U
虚像:物远像远像变大
六、实像和虚像
实像:
虚像:
平面镜成像
放大镜的像
小孔成像.
照相机的像
投影仪的像
“眼睛受骗”
角膜
晶状体
视网膜
七、人眼看物原理:
类似照相机的凸透镜成像
角膜、晶状体的共同作用
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视网膜
则相当于一个光屏。
 由于长期不注意用眼卫生,造成晶状体变厚,折光能力变强,或睫状体疲劳过度,使调节能力降低,来自远处的光线会聚在视网膜的前方,到达视网膜时不是一点而是一个模糊的光斑了,从而看不清远处的物体,形成近视眼。
1、近视眼的成因
  利用凹透镜能使光线发散的特点可以矫正近视眼,在眼睛前面放一个凹透镜,就能使来自远处物体的光先向四面发散,然后再通过晶状体就会聚在视网膜上了。
近视眼的矫正
2远视眼的形成和矫正
  远视眼只能看清远处的物体,看不清近处的物体的原因是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短,因此来自近处一点的光还没有会聚成一点就到达视网膜了,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模糊的光斑.
远视眼:只能看清远处的物体,看不清近处的物体
  矫正远视眼,可以利用凸透镜能使光线会聚的特点,在眼睛前面放一个凸透镜作成的远视眼镜(老花眼镜),就能使来自近处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了。
远视眼的矫正
(2)目镜:相当于放大镜
(1)物镜:相当于投影仪的镜头
七 显微镜
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显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
望远镜
开普勒望远镜 (折射式天文望远镜)
目镜和物镜都是凸透镜
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
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相当于放大镜
(2012?威海)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所用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用米尺在水平桌面上画一直线并标明刻度,将透镜固定在50cm处,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
(1)当把点燃的蜡烛放在20cm刻度处时,为了能使像清晰的成在光屏的中央位置,要调整蜡烛、凸透镜、光屏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 _________ .
(2)重新调整后,保持蜡烛、凸透镜的位置不变,为了找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在光具座上移到 _________ cm的刻度范围内,才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
同一高度
60~70
(3)当把蜡烛移到35cm刻度处时,移动光屏可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这三种光学仪器正常使用时,与这种成像规律相同的是 _________ .小明做完实验后,想进一步研究透镜成像的情况.他又在透明的玻璃板上用黑色笔画了个表盘及指针的位置,然后把这个玻璃板放在蜡烛的位置上,并用平行光源对着玻璃板上的表盘照射,如图2所示.移动光屏直到成清晰像为止.此时表盘在光屏上所成的像应是图3中的 _________ .
投影仪
A
针对训练
·新课标
B
A.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可制成幻灯机
B.实验中,蜡烛越烧越短,光屏上的烛焰像向上移动
C.为了便于从不同方向观察光屏上的像,光屏应选用较光滑的玻璃板
D.要使光屏上的烛焰像变小,只需将蜡烛靠近凸透镜
(1)由图2-3-2可知,凸透镜的焦距是 cm.实验时,应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 ,目的是 。
(2)如图2-2-3所示,若在光屏上(光屏上未画出)能得到清晰放大的烛焰像,则蜡烛可能置于透镜左边的a、b、c、d四点中的 点上。
(3)若遮住凸透镜下半部分,则烛焰在光屏上的成像情况是 。(选填“完整的像”“一半的像”“无法成像”)
让像成在光屏的中间
【例7】小明同学用一个焦距未知的凸透镜、蜡烛、光屏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完整的像
15
同一水平高度
C
题型四:利用凸透镜成像规律三
【例1】小丽组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使用的透镜焦距为20 cm,他们把蜡烛和凸透镜分别放在如图所示位置,然后调节光屏至合适的位置,则显示出一个倒立________
(填“放大”或“缩小”)的像,像的位置在60 cm刻度处的________侧(填“左”或“右”).在照相机和投影仪中,成像情况与此类似的是________.
题型二:利用凸透镜成像规律一
放大
右 
投影仪
【例2】图6是物体A通过凸透镜(透镜未标出)成像的示意图。当凸透镜放在哪点时,才能产生图中所成的像A′( )
C
河北中考
【例8】让一束平行光经过一透镜,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所示),小明用此透镜做“探究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当物体距透镜5cm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B.当物体距透镜15cm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C.当物体从距透镜20cm处向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时,所成的像逐渐变小
D.当物体从距透镜20cm处向透
镜的方向移动时,要得到清晰的
像,应使光屏靠近透镜
D
3、某同学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物距u和像距v之间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
(1)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cm
(2)把物体从距凸透镜30cm处移到15cm处的过程中,像距逐渐变 (选填“大”或“小”)
(3)当把物体放到距凸透镜8cm处时,光屏上 得到一个清晰的像。(选填“能”或“不能”)
10

不能
照 相 机 的 原 理
A
B
A’
B’
镜头----凸透镜
胶卷----光屏
1、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胶卷相当于屏幕。
2、照相机成像的特点:倒立 缩小的实像
3. 物体离镜头____,像离镜头_____
较远 较近
u>2f且f原 理:
4.如图所示,在发光的灯泡附近放置一凸透镜,在远处的墙上出现了灯丝清晰的像.关于此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像是正立的
B.像是放大的
C.像是虚像
D.像比灯丝亮
B
移动凸透镜的位置 墙壁上能得到2次清晰的像(放大、缩小)
B4.一天,小聪告诉小亮,放大镜不仅能把物体“放大”还能把物体“缩小”!有些惊讶的小亮立刻找来一个放大镜做实验。他把放大镜放到花朵前某一位置时,看到了如图所示的花朵的正立放大的虚像。接着他按小聪的提示进行了操作,终于看到了“缩小”的花朵。关于小亮看到“放大”花朵后的操作及他看到的“缩小”花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向靠近花朵的方向移动放大镜,看到的是花朵的正立缩小的虚像
B.向靠近花朵的方向移动放大镜,看到的是花朵的倒立缩小的实像
C.向远离花朵的方向移动放大镜,看到的是花朵的正立缩小的虚像
D.向远离花朵的方向移动放大镜,看到的是花朵的倒立缩小的实像
答案:D
25.小明用凸透镜先后两次观察书本上的字,看到如图所示两种情景.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图中成的是实像;乙图中成的是虚像
B.甲图中书本在凸透镜2倍焦距以外;乙图中书 本在凸透镜l倍焦距以内
C.甲图中凸透镜靠近书本,所成的像变小;乙图中凸透镜远离书本,所成的像也变小
D.甲图中成像规律可应用于投影仪;乙图中成像规律可应用于照相机
答案:C
5.如图:这是一款人脸识别门禁一体机,通过摄像镜头来捕捉人脸信息。
该摄像镜头相当于_________透镜,所成的是______(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_____像(填“实”或“虚”);若镜头的焦距为10cm,为了能成清晰的像,人脸到镜头的距离应大于________cm。
答案:凸 缩小 实 20
(11·威海)16.图甲是城市很多路口安装的监控摄像头,它可以拍摄违章行驶或发生交通事故时的现场照片。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它的工作原理与      相似。图乙和丙是一辆汽车经过路口时与一辆自行车相撞后拍摄的两张照片,由图可以看出汽车所成的像变小,与此对应的像距将变       。
照相机  小
投影仪
的原理

A
B
A‘
B‘
投影仪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屏幕相当于光屏
投影仪成像特点: 倒立.放大的实像
f2f.
原 理:
1.平面镜在这里有什么作用?
投影仪的使用
改变光的传播路径,使投影片的像出现在投影机前方的屏幕上
投影片要倒放
2.我们在屏幕上要看到正立的像投影片应该怎么放?
【例4】、在练习调节教学投影仪的实践活动中,小明通过调节,使屏幕上出现了清晰画面。这时,教室后排同学要求他将屏幕上的画面再调得大一些。为此,小明的操作应当是:适当 (填“增大”或“减小”)投影仪与屏幕的距离,并将凸透镜适当向 (填“上”或“下”)移动;在屏幕上成的是 像(填“实”或“虚”)
增大


放 大 镜
2.放大镜成像的特点:
正立、放大的虚像。
1.放大镜实质就是一个凸透镜
u知识点三:投影仪
基础题:
小明同学在用凸透镜观察物体的过程中,他观察到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下列光学仪器的工作原理与该现象所反映的规律相同的是( )
A.放大镜 B.照相机
C.投影仪 D.汽车的后视镜
C
2.小丑鱼颜色艳丽、体型较小,因此水族馆常将它放入球形印制中以便观赏(如图所示。)球形鱼缸起到了 的作用,我们看到的小丑鱼是它通过球形鱼缸形成的正立、放大的_______(选填“实像”或“虚像”)
答案:凸透镜或放大镜

虚像
知识点四:放大镜
9.如图,小刚将盛满水的圆柱形透明玻璃杯贴近书本,透过玻璃杯观看书上的鹦鹉图片(圆圈中的鹦鹉图与书本中的鹦鹉图实际大小相等),他所看到的虚像可能是( )
基础题: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