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上学期七年级第六单元检测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18-2019学年上学期七年级第六单元检测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12-03 18:26: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六单元检测题
班级: 学号: 姓名: 分数:
一、基础知识与综合运用(20分)
1.选出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喇叭( lǎ ) 御聘( pìng ) 莽莽榛榛( zhēn ) 孪生( luán )
B.陛下( bì ) 爵士( jué ) 潺潺( chán ) 踉跄( liàng )
C.宙斯( zhòu ) 鲛人( jiāo ) 哞哞( mōu ) 赫拉( hè )
D.滑稽( jī ) 女娲( wā ) 痒酥酥( sū ) 何遽( jù )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衣服旧了,破了,也敝帚自珍,舍不得丢弃。
B.录取榜前,有笑的,有哭的,有骂的,有哎的——可谓万紫千红呀!
C.人家分秒必争,你倒大模大样地浪费大伙儿的时间。
D.国庆期间的灯饰格外多姿多彩,各大商场的橱窗也焕然一新。

3.下列各句中,修辞方法属于拟人的一项是( )(2分)

A.这些衣服轻柔得像蜘蛛网一样,穿的人会觉得好像身上没有什么东西似的。
B.那为什么不创造一种像自己一样的生物加入到世间呢?
C.蚊子战胜了狮子,又吹着喇叭,唱着歌飞走,却被蜘蛛网粘住了。
D.他眼睛里的那个黑夜的世界,渐渐地泛起淡淡的光,像银亮的雾笼罩着周围的一切。

4.填入横线处与上下衔接恰当的一组词语是( )(2分)
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是一次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的历史性深刻变革。这次变革要求学生 , ,学会办事,学会健体, ,
,求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使知、情、意、行和谐统一,最终实现提高全体国民素质、提高民族素质的目的。
A.学会求知 学会做人 学会审美 学会创造
B.学会做人 学会求知 学会审美 学会创造
C.学会求知 学会做人 学会创造 学会审美
D.学会做人 学会求知 学会创造 学会审美

5.根据课文填空:(2分)
远远的街灯明了, 。天上的明星现了, 。

6在横线上续写一个句子,要求与前面两个句子的话题一致,句式、修辞手法相同(2分)
没有一本书的家,是没有一朵的花园;没有一本书的家,是没有一只鸟的树林;


7.比喻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变为好事的成语是: , 。(3分)


8.在要求阅读的课外文学中,有许多人物的经历可以印证“痛苦和磨难造就人”这一道理,请写出其中一部作品和作品中的一个主要人物。(3分)

主题名称《 》,主要人物:

9.古人作诗常化用前人成句,请默写出下列诗句所“化用”的前人诗句。(4分)

(1)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2)问牧童,遥指孤村道:“杏花深入,哪里人家有。”

(1) , 。

(2) , 。
三、阅读(40分)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一)
咬了一口的汉堡包

(1)一个雨天的早晨,我把孩子们送到学校后顺便去了一家快餐店,点了早餐。几张桌子上都是没有收拾的纸杯、盒子和法式炸土豆条。
(2)一位年轻妇女与一个五六岁的男孩走过来,他们坐下点菜又进来一个人,A背微驼,穿着一件破烂的上衣。他B缓慢地走向一张狼籍的桌子,慢慢地检查每个盒子,寻找产残羹剩饭。当他拿起一块法式炸土豆条放到嘴边时,男孩对母亲窃窃私语道:“妈,那人吃别人的东西!”
(3)“他饿了,又没有钱。”母亲低声回答。
(4)“我们能给他买一只汉堡包吗?”
(5)“我想他只吃别人吃过的东西。”
(6) 当女服务员递给母子两袋外卖食品时,男孩突然从他的袋里拿出一只汉堡包,咬了一小口,然后跑到那人坐的地方,把它放在他面前的桌上。
(7)这个乞丐很惊讶,感激地看着男孩转身、消失。

1.(2)段A划线处属于 描写;B划线处属于 描写;作用是:

(5分)

2.根据内容判断,(2)段加点词的意思是: (2分)

3.(5)段中“妈妈”的话实际的意思是: (2分)

4.读(6)段内容,想想男孩为什么把汉堡包“咬了一小口”才给人? (3分)

答:





5.(7)段加点词表现了“乞丐”怎样的心理活动?(3分)

答:





(二)
蟾 蜍 登 月

井中的一只蟾蜍,爬到了正准备起飞的宇宙飞船上。他睁大眼睛惊奇地问道:“朋友,你是什么玩意儿,我怎么没见你呢?”
“我叫宇宙飞船。”
“宇宙飞船?没听说过。你能飞吗?”
“能”
“往哪儿飞?”
“往月球飞。我马上就要起飞了。”
蟾蜍听了,鼓起肚皮哈哈大笑:“别跟我开玩笑了,月亮只有圆盘那么大,怎么能容下你这么个大家伙呢。”
“不,朋友,你说错了。”宇宙 (a) 解释说:“月球的体积虽然只有地球的四十九分之一,可是它的直径也有三千四百多公里,只是因为离我们太远了,平均距离是三十八万四千多公里,所以看起来很小。”
“你在骗人,我有生以来看到的月亮就只有圆盘那么大。”蟾蜍固执地坚信自己的看法。
“你不相信,可以跟我到月球上去看看。”
“去就去。我一定要戳穿你骗人的把戏。”
就这样,蟾蜍被宇宙飞船带到了月球上。着陆以后,他简直不能相信自己的眼睛:月球虽然是一个一片荒凉、死气沉沉的世界,但那宽广的平原和险峻的山峰,竟是那么辽阔和高大。他感到惊奇,可又在怀疑:“月球怎么会变得这么大了?”
沉思一会儿以后,蟾蜍好像发现了什么,怒不可遏地朝着宇宙飞船破口大骂起来:“ (b) ”
他越骂越起劲,越骂蹦得越高。
直到现在,人们还常常能见到月亮上有团模糊的黑影子。有人说,那就是这只蟾蜍,他还在蹦蹦跳跳地大骂宇宙飞船哩。

1.这是一篇:A、小说 B、寓言 C、神话故事 D、新闻报道 ( )(2分)

2.填入文中空白(a)处的恰当的词语是( ) (2分)
A、不耐烦地 B、不情愿地 C、耐心地 D、谦虚地

3.为文中空白(b)处填入恰当的语句: (3分)

4.中国有个成语,就是形容文中蟾蜍的基本特性的,这个成语是:
意思是: 。(4分)

5.读了这篇短文,你能从中悟出点什么吗?(限30字内) (4分)



(三)

刻 舟 求 剑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

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2分)

坠:( ) 惑:( )

2.为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意思:(4分)

(1)楚人有涉江者 ( )
A、渡 B、跳 C、游走


(2)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 )
A、掉落 B、向下沉 C、吊着

(3)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 )
A、的 B、它(剑) C、他

(4)舟已行矣 ( )
A、可以 B、航行 C、行动

3.指出对文句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4分)

A、遽契其舟:
急忙在船边掉剑的地方刻个记号。

B、是吾剑之所以坠:
这里就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

C、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从刻了记号的船边下去找他的剑。

D、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象这样去找剑,难道不是太可笑了吗?

四、作文(40分)

欣赏有两个含义:一是享受美好的事物,品味其中的趣味;一是认为好,喜欢。
在生活中,值得我们欣赏的实在很多:大自然的美景;人间的美德善行;同学朋友的真意挚情;自己奋斗的经历、成功的喜悦。
学会欣赏,就会发现美的事物处处存在,就会使自己也变得“美丽”。
请以“欣赏”为内容,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600字的文章,要求书写整洁。
第六单元检测题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与综合运用(20分)
1、A 2、B 3、C 4、B

5、好像是闪着无数的明星;好像是点着无数的街灯。

6.没有一本书的家,是没有一滴水的枯井(是没有一条鱼的大海)

7.塞翁失马,安知非福。

8.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保尔·柯察金 或 《童年》——阿廖沙

9.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二.阅读题:(40分)
(一)
1.外貌描写 动作描写 表现了乞丐的穷苦潦倒,令人相信他是一个乞丐。

2.顾客吃剩而不要的食物

3.他虽然是乞丐,但他还是自尊的

4他同情乞丐的不幸,但不愿意对方认为自己的行为是一种怜悯,表现了他对乞丐人格的尊重。
5.这个小孩为什么会有这种举动?你不因为我是一个乞丐而瞧不起我,谢谢了。

(二)
1.B 2、C
3.“你这个骗子,把我带到什么地方来了?这是月亮吗?月亮就像一只明亮的盘子,谁没有见过,你骗得了谁?”
4.井底之蛙:只能看见井口那么大的天空,形容目光短浅。
5.生活也有这种目光短浅的人,要治疗这种短视病,就要不断地学习。

(三)

1.坠( zhuì ) 惑( huò )
2.(1)A (2)A (3) B (4) B
3.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