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同升湖实验学校09-1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

文档属性

名称 湖南省长沙同升湖实验学校09-1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929.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0-07-06 17:53: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湖南长沙同升湖实验学校
高中一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时量:70 分钟 满分:100 分
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50分)
读我国某省2003年与2030年(预测)人口年龄结构比较图,回答1~2题。
1.2030年与2003年相比,下列可能出现的人口问题是
A.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 ?B.人口增长过快 C.人口总数下降?? D.劳动力不足
2.人口增长的快慢,归根结底取决于
A。女性人口比重 B.男性人口比重
C.生产力发展水平 D.自然资源的多少???
?
实践证明,能否正确估计环境人口容量对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据此完成3~4题。
3. 与环境人口容量是反相关的因素是
A.资源数量的多少 B.人口的消费水平
C.科学技术的发展变化 D.区域的对外交流程度
4. 下列决策有助于提高一个地区环境人口容量的是
A. 提倡节约,建设节约型社会
B. 为发展经济引进有污染的企业
C. 追求更高消费,改善生活质量
D. 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建设高耗能企业
下为我国改革开放的时空发展图,读图回答5~7题。
5.我国改革开放的初期,设立经济特区的目的,主要不是为了
A.解决就业???? B.引进资金
C.引进设备、技术??? ?D.引进先进的管理
6.经济特区早期发展的产业主要是
??A.劳动密集型??? ?B.资源密集型
??C.技术密集型??? D.资金密集型
7.据图推测,改革开放后,对我国人口迁移方向的判断不正确的是??A.西部迁向东部???? B.农村迁向城市
??C.山区迁向平原?? ??? D.华北迁向东北?? ?
下图图为“某地区人口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8~9题。
8.该图说明该地区
A.人口分布比较均匀         B.人口密度较小
C.城市化水平很高     D.城市用地面积不断扩大
9.该地区城市化水平约为
A.10%   B.90% C.95% D.5%
图为“我国东部某城镇及周围农业区分布简图”,读图完成10~11题。
10.在A、B、C、D四地中,最适宜发展花卉业的是
A.A B.B C.C D.D
11.该城镇计划在E处建一座工厂,从环境角度考虑,比较适宜布局的工厂是
A.钢铁厂 B.自来水厂 C.火电厂 D.化工厂??

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的世界博览会在上海举办。读下图回答12~13题。
12.上海老城和浦东新区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分别是、
? ?A.气候、军事?? ? ? B.河流、政策
? ?C.矿产、政治?? ? ?D.宗教、交通
13.借“世博会”东风,尽快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其金融贸易区位于图中
? ?A.①??? ?B.②
?C.③??? ?D.④???
??
读楼层高度与市中心距离关系示意图,回答14-15题
14.该现象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A.地价高低 ?? ? ?B.环境质量
??C.交通条件?? ? ?D.建筑技术水平
15.在图中距市中心距离最远的功能区一般是
??A.中心商务区??? B.行政中心区
??c.住宅区???? D.工业区?
???
?
下表为某国国情简表,读表完成16~17题。
国土面积
1.4×104 km2
人口和民族
427万,3/4以上为犹太人
国土特征
50%以上为沙漠;盐碱地面积广
农业特点
种植业尤为发达
16.从自然条件分析,该国发展农业生产的限制性因素是
A.劳动力 B.水源 C.市场 D.农业科技
17.该国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比较差,但种植业发达,最主要得益于
A.广阔的市场 B.发达的交通运输 C.先进的农业科技 D.传统的耕作经验

图为“四个不同时期交通工具与城市空间形态类型示意图”,读图完成18~19题。
18. 有关D时期城市空间形态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呈块状形态 B. 呈带状形态
C. 呈星状形态 D. 由平面向立体化方向拓展
19.城市高架路上的一些路段两侧架起了近两米高的“绿色屏障”,其目的主要是
A.防治汽车尾气的污染扩散? B. 减轻车辆的噪声污染
C.保障车辆行驶安全 ? D. 美化城市环境
右为某市部分街区平面图,读图回答20一21题。
20.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中租金最高的是
? ?A.甲??? ?B.乙
? ?C.丙??? ?D.丁
21.甲地建成一大型批发市场,其区位优势最有可能的是
??A.地势平坦开阔?? B.客流量大
??C.交通便捷,地价低?? D.环境优美???
下列人类活动最可能导致生态破坏问题出现的是
A.医院随意处理医疗垃圾 B.工厂废水未经处理大量排放
C.西北地区过渡的放牧 D.汽车燃油的不完全燃烧
在世界气候大会中,发展中国家要求发达国家在二氧化碳减排中承担更多的义务和责任,这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A.发展的观念 B.环境的观念
C.公平的观念 D.权利的观念
<<孟子>>中“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反映了人地思想中的
A.天人相关的思想 B.人定胜天的思想
C.地理环境决定论的思想 D.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下列行为中不利于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与协调人地关系的是
A.控制人口规模 B.采用“高投入、高消耗”的发展模式
C.合理科学的自然资源开发利用 D.开展环境教育,培养公民的环境意识
二、综合题(共50分)
2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 国家统计局2006年 3月16日公布的全国1%人口抽样数据显示,我国总人口达到13.0628亿,与2000年相比,0~14岁人口比重下降了2.62%,65岁 以上人口比重上升了0.73%。
材料二 图1为“中国人口增长变化状况的预测图”
材料三 图2为“2005年中国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
(1)读材料一、材料二,目前我国属于 型人口增长模式。(2分)
(2)读材料二,图中人口增长最快的是 年,我国人口数量达到最大值大约在
年。(4分)
(3)读材料三,未来的几十年,我国面临的人口问题主要有 、 。(4分)
27.下图为“我国中部某城市布局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
(1)图中甲地可优先发展的大型工业部门是 工业,其属于 指向型工业。(2分)
下列工厂中不适合建在图中乙地是(双选)( )(2分)
A. 食品厂 B. 钢铁厂
C. 服装厂 D. 石化厂
(3)该城市计划在丙地建一个以电子工业为主的新型工业区,根据图中所提供信息,分析在此处兴建电子工业区的主要优势条件是有哪些?(4分)

28.下图为“美国农业地域类型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6分)

(1)图中各字母所表示的农业带分别是A ,B ,C 。(6分)
(2)图中A、B表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其生产的特点是 、 。我国与其相似的农业基地是( )(8分)
A、珠江三角洲 B、长江三角洲 C、三江平原 D、成都平原
请分析影响C农业带形成的区位因素。(2分)
?29.下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地1950年(甲图)和2000年(乙图)土地利用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6分)
(1)若图中森林为原生林,则其自然带类型应是 。(2分)
(2)2000年与1950年相比,该地区土地利用发生了什么变化?(4分)
当前,该地区由于土地利用不合理而产生的环境问题可能有哪些?(4分)
农业可以分为农、林、牧、副、渔业,请根据图中所示信息以及因地制宜的原则,试分析该地可以发展哪些农业及其条件?(最少两条)(4分)


根据图示信息,图中城镇的发展变化主导因素是( )(2分)
A、水源 B、交通
C、地形 D、气候
高中一年级地理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A
C
B
A
A
A]
D
C
B
A
B
B
A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A
D
B
C
D
B
D
C
C
C
B
B
二、综合题(共50分)
26.(10分)
(1) 现代型 。(2分)
(2) 1990 年, 2002(2003) 年。(4分)
(3)人口基数大 适龄劳动的人口数量大(就业困难) 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任答两点,得4分)

?29.(16分)
(1)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2分)
(2)林地面积减少,耕地面积增加,城镇面积扩大(答两点即可给4分)
(3)由于植被的减少导致水土流失,泥沙淤积,洪涝灾害增多等(答两点即可给4分)
(4)(最少两条)(4分)
林业———山地 渔业————河流、海洋
种植业————平原、水热充足
(5)( B )(2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