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三明一中09-10学年高一下学期阶段考试(物理)

文档属性

名称 福建省三明一中09-10学年高一下学期阶段考试(物理)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539.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0-07-07 19:09: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三明一中2009—2010学年下学期阶段考试
高一物理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只有一项是正确的,每小题2分,共20分)
1.某同学把掉在地上的普通高中课本<<物理l>>捡起放回课桌面,在此过程中,课本重力势能的增加约为
A.0.3 J B.3 J C.30 J D.300 J
2.如图所示,不计任何摩擦,分别用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把同一个物体匀速升到同一高度,其中机械效率最高的是
A.定滑轮 B.动滑轮 C.滑轮组 D.无法确定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第一宇宙速度是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飞行的最小速度
B.第一宇宙速度是人造地球卫星要进入近地圆轨道的的最大发射速度
C.同步卫星的向心加速度与赤道上物体随地自转的加速度大小相等
D.同步卫星只能定点在赤道上空,相对地面静止不动
4.如图所示,人站在电动扶梯的水平台阶上,假定人与扶梯一起沿斜面加速上升,在这个过程中,人脚所受的静摩擦力
A.等于零,对人不做功
B.水平向左,对人做负功
C.水平向右,对人做正功
D.斜向上,对人做正功
5. 如图所示,用长为l的细绳拴着质量为m的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小球在圆周最高点时所受的向心力一定为重力
B.小球在最高点时绳子的拉力不可能为零
C.若小球刚好能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则其在最高点的速率为
D.小球过最低点时绳子的拉力一定等于小球重力
6.质量为m的物体,自高为h、长为的光滑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经历时间t到达斜面底端,到达斜面底端时的速度为。物体刚滑到斜面底端时,重力的功率是
A. B. C. D.
7.一架飞机水平匀速飞行,从飞机上每隔1 s投放一件物体,先后共投放4件相同的物体,如果不计空气阻力,则这四件物体
A.在空中任何时刻总是排成抛物线,它们的落地点是等间距的
B.在空中任何时刻总在飞机下方排成竖直线,它们的落地点是等间距的
C.在空中任何时刻总是排成抛物线,它们的落地点是不等间距的
D.在空中任何时刻总在飞机下方排成竖直线,它们的落地点是不等间距的
8.铁路转弯处的圆弧半径为R,内侧和外侧的高度差为h,L为两轨间的水平距离,且L>h,如果列车转弯速率大于,则
A.外侧铁轨与轮缘间产生挤压 B.铁轨与轮缘间无挤压
C.内侧铁轨与轮缘间产生挤压 D.内外铁轨与轮缘间均有挤压
9.如图所示是“嫦娥一号奔月”示意图,卫星发射后通过自带的小型火箭多次变轨,进入地月转移轨道,最终被月球引力捕获,成为绕月卫星,并开展对月球的探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发射“嫦娥一号”的速度必须达到第三宇宙速度
B.在绕月圆轨道上,卫星的周期与卫星
质量有关
C.在绕月圆轨道上,卫星受地球的引力
大于受月球的引力
D.卫星受月球的引力与它到月球中心距
离的平方成反比
10.质量为m的飞机,以速率v在水平面上
做半径为r的匀速圆周运动,空气对飞
机的作用力的大小等于
A.m B.m C.m D.mg
二、双项选择题(每小题有且仅有两项是正确的,每小题3分,共9分)
11. 如图所示,在不计滑轮摩擦和绳子质量的条件下,当小车匀速向右运动时,物体A的运动及受力情况是
A.加速上升 B.减速上升
C.拉力大于重力 D.拉力小于重力
12.一条河宽为400m,河水的流速是2m/s,船在静水中划行的速度为4m/s,要使船渡河时实际航程最短,那么,船头的指向(用船头指向与河岸之间夹角θ表示)与到达对岸所用时间分别为
A.船头垂直于河岸,即θ=900 B.船头与河岸上游方向成θ=600
C.所用时间为200s D.所用时间为
13.人站在平台上从离地面h高处水平抛出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物体落地时的速度大小为v,以地面为重力势能的零点,不计空气阻力,则有
A.小球落地时的机械能是 B.小球落地时的机械能是
C.人对小球做的功是 D.人对小球做的功是
三、填空题(每空3分,共9分)
14.气球上系一重物,以6m/s的速度自地面匀速上升。当上升到离地面高度为18.2 m时,绳子突然断开,则重物落地时的速度大小为 m/s。(g=10m/s2)。
15.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的小球、放置在光滑的水平圆台面上,两球之间用一根水平细线相连,,当装置以角速度绕中心轴线匀速转动时,两球离转轴的距离和保持不变,则 。
16.质量为的汽车关闭发动机时可以沿着一平直的坡路匀速滑下, 坡路的倾角是一定的;现在汽车以恒定功率从坡路上某处由静止开始向坡下运动,经过秒到达坡底,那么汽车运动到坡底时的速度为 。
四、实验探究题(每空3分,共21分)
17.如图所示,在研究平抛运动时,小球A沿轨道滑下,离开轨道
末端(末端水平)时撞开轻质接触式开关S,被电磁铁吸住的小
球B同时自由下落.改变整个装置的高度H做同样的实验,发
现位于同一高度的A、B两球总是同时落地
(1)该实验现象揭示了A球在离开轨道后在__________方向上的
分运动的规律;
(2)该实验方法用到控制变量法,且该实验装置的设计思想所体
现的物理思维方法是:__________ __ ____。(选填
“极限思维”或“等效思维”)
18.探究做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实验中,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通过数根相同的橡皮条和打点计时器,来探究橡皮条做功与小车获得速度之间的关系,得到下面数据:
A
B
C
橡皮条数
速度
速度的平方
1
1.00
1.00
2
1.41
1.99
3
1.73
2.99
4
2.00
4.00
则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利用改变橡皮条的根数来改变做功的大小,使做功数值倍数增加
B.每次改变橡皮条的根数,必须将小车拉到相同位置由静止释放
C.从表格 A 列和 B 列对比,可以判断橡皮筋做功与小车速度成正比例关系
D.从表格 A 列和 C 列对比,可以判断橡皮筋做功与小车速度平方成正比例关系
19.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用如图(a)所示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让一个摆球由静止开始从A位置摆到B位置,若不考虑空气阻力,小球的机械能应该守恒,即。直接测量摆球到达B点的速度v比较困难.现让小球在B点处脱离悬线做平抛运动,利用平抛的特性来间接地测出v。
如图(a)中,悬点正下方P点处放有水平放置炽热的电热丝,当悬线摆至电热丝处时轻易被烧断,小球由于惯性向前飞出作平抛运动。在地面上放上白纸,上面覆盖着复写纸,当小球落在复写纸上时,会在下面白纸上留下痕迹。用重锤线确定出A、B点的投影点N、M.重复实验10次(小球每一次都从同一点由静止释放),球的落点痕迹如图(b)所示,图中米尺水平放置,零刻度线与M点对齐。用米尺量出AN的高度h1、BM的高度h2,算出A、B两点的竖直距离,再量出M、C之间的距离x,即可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小球的质量为m。
(1)根据图(b)可以确定小球平抛时的水平射程为 cm。(提示:用半径最小的圆将各落点圈起来,则圆心表示小球的平均落点。)
(2)用题中所给字母表示出小球平抛时的初速度v0 = 。
(3)用测出的物理量(题中所给字母)表示出小球从A到B过程中,重力势能的减少量ΔEP = ,动能的增加量ΔEk= 。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1分)
20.(10分)如图所示,AB为固定在竖直平面内的四分之一光滑圆弧轨道,轨道的B点与水平地面相切,其半径为R.质量为m的小球由A点静止释放,求:
(1)小球滑到最低点B时,小球速度v的大小;
(2)小球通过光滑水平面BC滑上固定曲面,恰达最高点D,
且D到地面的高度为h(已知h<R),则小球在曲面上
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为多大?
21.(10分)在游乐园坐过山车是一项惊险、刺激的游戏。游乐园“翻滚过山车”的物理原理可以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演示。斜槽轨道AB、EF与半径R=0.4m的竖直圆轨道(圆心为O)相连,AB、EF分别与圆O相切于B、E点,C为轨道的最低点。质量为m=0.1kg的小球从A点静止释放,先后经B、C、D、E到F点落入小框。现要使小球在运动的全过程中不脱离轨道(设整个装置的轨道均光滑,取g=10m/s2),求:
(1)A点距离最低点的竖直高度h至少多高?
(2)小球在C点时小球对轨道的最小压力?
22. (10分)我国执行载人航天飞行的神州七号飞船于2008年9月25日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飞船由运载火箭先送入近地点为A、远地点为B的椭圆轨道,在B点实施变轨后,再进入预定圆轨道,如右图所示。已知飞船在预定圆轨道上飞行n圈所用时间为t,近地点A距地面高度为h1,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地球半径为R。求:
(1)飞船在近地点A的加速度aA为多大?
(2)远地点B距地面的高度h2为多少?
23.(11分)如图为车站使用的水平传送带装置的示意图,绷紧的传送带始终保持3.0m/s的恒定速率运行,现有一质量为m=10kg的行李包(可视为质点)由A端被传送到B端,且传送到B端时没有被及时取下,行李包从B端水平抛出后落在倾角为θ=37o的斜面上。已知行李包与传送带之间动摩擦因数为μ=0.2,且A与B之间距离为L=6m,斜面足够长。(不计空气阻力,g取10m/s2,sin37o=0.6,cos37o=0.8)
(1)行李包从A传送到B的过程中,摩擦力对物块做的功为多少?
(2)行李包从B端水平抛出后在空中运动的时间和落在斜面上的水平距离
三明一中2009—2010学年下学期阶段考试
高一物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解①②得A点距离最低点的竖直高度h至少为:
m
(2)从C到D由动能定理的: ③
在C点对小球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④
联解①③④得轨道对小球得支持力N
由牛顿第三定律得小球在C点时小球对轨道的压力大小为6N,方向竖直向上.
22. 解:(10分)
联解①②得:--------------------------------- 2分
落在斜面上的水平距离为:--------------------------- 2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