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3张PPT)
你曾说 要许我三生三世
可只这一世 你便负了我
初见你时,是在江南的烟雨中。那一日,你撑着油纸伞在凄清冷寂的雨巷中默默彳亍,就在那短暂的擦肩中,你许了我一段名曰爱情的梦。
后来,在荷塘边,你牵着我的手,说:“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那一池的莲,刚好见证了这让我眼带笑意的一幕,当时,却也以为你就是我的英雄,我的幸福,我的未来,我的梦。
梦境是这样的:“我多么希望,有一个门口
早晨,阳光照在草上 我们站着
扶着自己的门扇 门很低,但太阳是明亮的
草在结它的种子 风在摇它的叶子
我们站着,不说话
就十分美好 。”
然而,这终究是梦。
1、《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500年间的诗歌,共305篇。
2、又称《诗》或《诗三百》,汉代尊崇儒家被奉为
经典,才称为《诗经》,并沿用至今。
3、《诗经》按乐曲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风”指“国风”,大都是民间歌谣——课文所选的
三首诗作均出自“风”;
“雅” 分“大雅”和“小雅”,是宫廷乐曲歌词;
“颂” 分“周颂”、“鲁颂”、“商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基本上是贵族们的歌颂祝祷之辞 。
文学常识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 总集。
内容:
形式:
手法:
收入 时期的诗歌 首。
汉以前被称为 或 。
《诗经》是我国古典诗歌 的源头。
诗歌
从西周到春秋
305
《诗》
《 诗三百》
风 雅 颂
赋 比 兴
四言为主,重章反复
现实主义
诗经六义
诗经知多少?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敷陈其事而直言之”,包括一般陈述和铺排陈述两种情况。
“以彼物比此物”,也就是比喻。
“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就是借助其他事物为所咏之内容作铺垫。即借其他事物作为诗歌的开头,兴这种手法能渲染气氛,衬托感情。
赋
比
兴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主谓之间的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
古义:直到;今义:递进关系连词。
古义:把……作为(看作);今义:认为。
译文:有个青年笑嘻嘻地抱着布币来买丝,其实他不是来买
丝,而是来找我商量婚事。我送你渡过淇水,直到顿丘。不
我拖延婚期,而是你没有好的媒人。请你不要发怒,就把秋
定为婚期吧!
用赋的手法,写男子向女子求婚。这个男子一脸憨笑,耍着小小的花招,假装拿布换丝,向女主人公求婚,一方面男子有点嬉皮笑脸不太严肃,另一方面,这男子求婚心切,不惜乔装冒险。这一句既表现了男子的狡黠、急切,又为下文两人的婚姻悲剧埋下伏笔并构成对比。
开头一句“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属于赋、比、兴中哪一种手法?有什么作用?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
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指示代词,那。
承接关系连词,来。
借代手法,以人物的居住地代人物。
介词,用。
已经。
译文:我登上那倒塌的墙壁,来远望青年所住的复关。看
不见青年的到来,惹得我眼泪涟涟。见到了青年的到来,
喜得我有说有笑,你用龟甲和著草占卜,结果很吉利。你
用车子来接我,我把我的嫁妆搬到你家。
朗读第一、二章思考
1.女子思念男子的具体表现有哪些? (用 原句回答)
2.从一、二章中,你了解了当时的哪些社会风俗?
3、从第一、二章看,两人的性格是怎样的?
男子脾气有些暴躁,女子率真、善良、温柔。
第一章:男(方式含蓄)
第二章:女(感情外露)
一、二章是如何描写热恋中的男女表现的?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用法同“氓之蚩蚩”的“之”。是放在主谓之间的结构助词。
物主代
词,它的。
动词,吃。它还可表“吃的东西,粮食”意。另外当它读作sì时,意为“供养,给……吃”。
连词,和,跟,同。
用法同“桑之未落”。
尚且,还。
译文:桑树没有凋落的时候,它的叶子很润泽。唉呀斑
鸠啊,不要贪吃桑葚;唉呀姑娘啊,不要对男子迷恋。
男子迷恋爱情,还可以解脱;女子迷恋爱情,是不可解
脱的。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主谓间的结构助词。
代词,它。
连词,表承接关系。
古汉语里的“三”和“九”往往不是具体数字,而是泛指多次。
本义为“吃”,此处引申为“过着”。
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贫苦的生活。
三心二意。
不专一,指变了心。
译文:桑树凋落的时候,它的叶子枯黄坠落。自从我嫁到你家,多年来过着贫苦的生活。淇水的水势很大,浸湿了车上四周的布幔。我对爱情始终如一,男子却怀有二心。男子的行为没有准则,在品德上三心二意。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
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作为。
已经。
代词,他,他们。
代词,代
这件事。
达到……地步。
译文:我多年来做媳妇,所有的家庭劳作一身担负无余。
起早睡晚,没有一天不是这样。你的心愿已经实现了,就
对我施以凶暴。兄弟不知我的处境,见我回来都讥笑我。
我静下心来想一想,自身感到很悲伤。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怨恨。
(xí)低湿的地方。一说是水名,即“漯(tà)水”。
通“畔”,边,岸。
古代男女未成年时把头发扎成丫髻(jì),称为“总角”。这里指代少年时代。
欢乐。
欢乐、和悦的样子。
诚恳的样子。
指示代词,这,指代誓言。
了结,终止。
语气词连用,加强语气,表示感叹。
和,与。
共同,一起。
连词,用在对比句中。
助词,的。
想。
代词,他
译文:本想与你百年偕老,如今年老了却使我产生怨恨。淇
水也有岸,沼泽总有边。少年时代多么欢乐,有说有笑是那
样的开心。当年的誓言是多么的诚恳。不想现在却变了心。
违反誓言不念情,那就让这场爱情了结了吧!
垂髫[tiáo] :三四岁---八九岁
总角:八九岁---十三四岁
豆蔻:女子十三四---十五六岁
束发:男子十五岁;及笄(ji):女子
弱冠:男子二十岁
而立:三十岁
不惑:四十岁
知天命 花甲/耳顺 古稀
耄耋mào dié 期颐[yí]
古代表示年龄的词语
1.这是一首叙事诗还是抒情诗?
2.叙事的主人公是谁?
3.叙述的是什么故事?
叙述的是女主人公从恋爱到结婚以至婚后婚姻发生变化,走上决绝道路的全过程。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
纳兰容若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 ,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零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赋比兴
鉴赏本诗的艺术手法
第四章比兴手法的应用
分析第六章赋比兴手法的运用
女主人公从自己的遭遇中认识到了什么?
从痛苦的生活经历中,她认识到在恋爱、婚姻生活中男女是不平等的,认识到了没有爱情的“老使我怨”的婚姻的悲哀,清醒的知道这样的婚姻是决绝而不能留恋。
以现代观点看来,这是一篇典型的女性文学,探讨的是男女之间永恒的情爱和平等关系,甚至是一篇古老的女权宜言。
我如果爱你
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
为绿荫重复单纯的歌曲
也不只像泉源,
常年送来清凉的慰藉;
也不止像险峰,
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甚至日光。
甚至春雨。
不,这些都还不够!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紧握在地下,
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过,
我们都互相致意,
但没有人,
听懂我们的言语。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
像刀,像剑,
也像戟;
我有我红硕的花朵,
像沉重的叹息,
又像英勇的火炬。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我们共享雾蔼、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
却又终身相依。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坚贞就在这里:
爱
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
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致橡树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