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必修2第四单元单元复习与测试 (专题汇编)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语文必修2第四单元单元复习与测试 (专题汇编)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12-03 21:53: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四单元同步检测试卷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一、文言文阅读(2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22分)
孟尝字伯周,会稽上虞人也。少修操行,仕郡为户曹史。上虞有寡妇至孝,养姑。姑年老寿终,夫女弟先怀嫌忌,乃诬厌苦供养,加鸩其母,列讼县庭。郡不加寻察,遂结竟其罪。尝先知枉状备言之于太守太守不为理尝哀泣外门因谢病去妇竟冤死。自是郡中连旱二年,祷请无所获。后太守殷丹到官,访问其故,尝诣府具陈寡妇冤诬之事。因曰:“昔东海孝妇,感天致旱,于公一言,甘泽时降。宜戮讼者,以谢冤魂,庶幽枉获申,时雨可期。”丹从之,即刑讼女而祭妇墓。天应澍雨①,谷稼以登。
尝后策孝廉,举茂才,拜徐令。州郡表其能,迁合浦太守。郡不产谷实,而海出珠宝,与交阯比境,常通商贩,贸籴粮食。先时宰守并多贪秽,诡人采求,不知纪极②,珠遂渐徙于交阯郡界。于是行旅不至,人物无资,贫者饿死于道。尝到官,革易前敝,求民病利。曾未逾岁,去珠复还,百姓皆反其业,商货流通,称为神明。以病自上,被征当还,吏民攀车请之。尝既不得进,乃载乡民船夜遁去。隐处穷泽,身自耕佣。邻县士民慕其德,就居止者百余家。桓帝时,尚书同郡杨乔上书荐曰:“尝安仁弘义,耽乐道德,清行出俗,能干绝群。前为守宰,移风改政,去珠复还,饥民蒙活。且南海多珍,财产易积,掌握之内,价盈兼金,而尝单身谢病,躬耕垄次,匿景藏采,不扬华藻。臣不敢苟私乡曲,窃感禽息,亡身进贤。”尝竟不见用,年七十,卒于家。
                         (节选自《后汉书﹒孟尝传》)
【注】 ①澍雨:及时降雨。②纪极:限度。
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郡不加寻察,遂结竟其罪。 寻:不久
B.天应澍雨,谷稼以登。 登:生长
C.清行出俗,能干绝群。 绝:超过
D.尝单身谢病,躬耕垄次 谢:断绝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尝先知/枉状备言/之于太守/太守不为/理尝哀泣/外门因谢病/去妇/竟冤死。
B.尝先/知枉状/备言之于太守/太守不为/理尝哀泣外门/因谢病去妇/竟冤死。
C.尝先知枉状/备言之于太守/太守不为理/尝哀泣外门/因谢病去/妇竟冤死。
D.尝先/知枉状/备言之于太守/太守不为理/尝哀泣/外门因谢病去/妇竟冤死。
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旧时妻称夫的母亲为姑,夫称妻的母亲为姑,夫之父母合称姑翁、姑舅、姑嫜。妻之父母合称舅媪、舅姑、外舅姑。
B.孝廉是汉武帝时设立的察举制度,是推举人才的一种科目,孝廉是“孝顺亲长、廉能正直”的意思。
C.乡曲,是古代居民组织的基层单位,本文意指乡下或乡下人。此词也指穷乡僻壤或偏僻的村野,后形容识见寡陋。
D.春秋时秦国大夫,相传他推荐百里奚,秦穆公不采纳。秦穆公出行,禽息堵住车说“臣生无补于国,不如死也”,以撞头而亡,秦穆公感悟,以百里奚为上卿。?
4.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孝妇冤死,郡中连着干旱两年,孟尝向新太守说明缘由,新太守刑戮那个诬告的女子并祭扫寡妇的坟墓,天才应时降雨。
B.孟尝的治理使得去珠复还,老百姓都恢复他们的本业,商人开始来往,货物开始流通,孟尝被称赞为明智如神。
C.以前合浦郡的官员多为贪婪污秽之辈,欺诈之徒盗采珠贝,不知限度,使得珍珠遗失到交阯界内去了。
D.孟尝离任隐居后,自己亲自耕种。邻县的读书人和百姓仰慕他的品德,纷纷搬来与他为邻,竟有一百多家。
5.把以下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尝既不得进,乃载乡民船夜遁去。(5分)
(2)前为守宰,移风改政,去珠复还,饥民蒙活。(5分)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26分)
(一)阅读下面《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选段,完成5?8题。(14分)
①一曰抱定宗旨。②诸君来此求学,必有一定宗旨,欲知宗旨之正大与否,必先知大学之性质。③今人肄业专门学校,学成任事,此固势所必然。④而在大学则不然,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⑤外人每指摘本校之腐败,以求学于此者,皆有做官发财思想,故毕业预科者,多入法科,入文科者甚少,入理科者尤少,盖以法科为干禄之终南捷径也。⑥因做官心热,对于教员,则不问其学问之浅深,惟问其官阶之大小。⑦官阶大者,特别欢迎,盖为将来毕业有人提携也。⑧现在我国精于政法者,多入政界,专任教授者甚少,故聘请教员,不得不聘请兼职之人,亦属不得已之举。⑨究之外人指摘之当否,姑不具论,然弭谤莫如自修,人讥我腐败,而我不腐败,问心无愧,于我何损?⑩果欲达其做官发财之目的,则北京有不少专门学校,入法科者尽可肄业法律学堂,入商科者亦可投考商业学校,又何必来此大学??所以诸君须抱定宗旨,为求学而来。?入法科者,非为做官;入商科者,非为致富。?宗旨既定,自趋正轨。?诸君肄业于此,或三年,或四年,时间不为不多,苟能爱惜光阴,孜孜求学,则其造诣,容有底止。?若徒志在做官发财,宗旨既乖,趋向自异。?平时则放荡冶游,考试则熟读讲义,不问学问之有无,惟争分数之多寡;试验既终,书籍束之高阁,毫不过问,敷衍三四年,潦草塞责,文凭到手,即可借此活动于社会,岂非与求学初衷大相背驰乎??光阴虚度,学问毫无,是自误也。?且辛亥之役,吾人之所以革命,因清廷官吏之腐败。?即在今日,吾人对于当轴多不满意,亦以其道德沦丧。?今诸君苟不于此时植其基,勤其学,则将来万一因生计所迫,出而任事,担任讲席,则必贻误学生;置身政界,则必贻误国家。?是误人也。?误己误人,又岂本心所愿乎??故宗旨不可以不正大。?此余所希望于诸君者一也。
6.蔡元培先生认为“大学之性质”是什么?(3分)
7.蔡元培先生教育青年学子要“抱定宗旨”,请问“宗旨”的内容是什么?(3分)
8.文中的“误己误人”各指什么?(5分)
9.简要分析蔡元培先生本段演说的思路。(6分)
(二)阅读下面《我有一个梦想》选段,完成9?11题。(12分)
朋友们,今天我对你们说,在现在和未来,我们虽然遭受种种困难和挫折,我仍然有一个梦想。这个梦想是深深扎根于美国的梦想中的。
我梦想有一天,这个国家会奋起,真正实现其信条的真谛:“我们认为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
我梦想有一天,在佐治亚的红山上,昔日奴隶的儿子将能够和昔日奴隶主的儿子坐在一起,共叙兄弟情谊。
我梦想有一天,甚至连密西西比州这个正义匿迹,压迫成风的地方,也将变成自由和正义的绿洲。
我梦想有一天,我的四个孩子将在一个不是以他们的肤色,而是以他们的品格优劣来评价他们的国度里生活。
我今天有一个梦想。
我梦想有一天,亚拉巴马州能够有所转变,尽管该州州长现在仍然满口异议,反对联邦法令,但有朝一日,那里的黑人男孩和女孩将能与白人男孩和女孩情同骨肉,携手并进。
我今天有一个梦想。
我梦想有一天,幽谷上升,高山下降,坎坷曲折之路成坦途,圣光披露,满照人间。
这就是我们的希望。我怀着这种信念回到南方。有了这个信念,我们将能从绝望之岭劈出一块希望之石。有了这个信念,我们将能把这个国家刺耳的争吵声,改变成为一支洋溢手足之情的优美交响曲。
有了这个信念,我们将能一起工作,一起祈祷,一起斗争,一起坐牢,一起维护自由;因为我们知道,终有一天,我们是会自由的。
10.“这个梦想是深深扎根于美国的梦想中的”这句话中的“这个梦想”和“美国的梦想”所包含的具体内容是什么?(4分)
11“我们将能把这个国家刺耳的争吵声,改变成为一支洋溢手足之情的优美交响曲”,句中的“刺耳的争吵声”和“优美的交响曲”分别指什么?(4分)
12. 节选的这部分文字在句式上有什么特点?有怎样的表达效果?(4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9分)
1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①如果一个人腹内空空,且不懂得去不断丰富自己的才识,到头来也仅是 ,是没有本事去实现自己的梦想的,再美丽的梦想也只能是“水中月”“镜中花”。
②记者在省人才市场了解到,现在又到了应届毕业生找工作的高峰期,然而很多毕业生刚开始工作时会比较迷茫, ,忽略了很多现实问题,导致不能找到自己合意的工作。
③肃顺虽出身于八旗贵胄,但他对那些庸庸碌碌的满族亲贵却十分看不起,认为这些人除了捞钱以外, 。相反,他认为汉人中不乏才识出众者,因而刻意加以接纳和延揽。
A.志大才疏 一无所能 眼高手低 B.志大才疏 眼高手低 一无所能
C.一无所能 志大才疏 眼高手低 D.眼高手低 一无所能 志大才疏
14.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3分)
A.中国足球在一系列打击腐败和假球的运动后,中国队似乎也看到了重拾球迷信心的 一个绝好机会,一些媒体也把中国队归入了夺冠热门队伍中。
B.我父亲是建筑学家,许多人以为我母亲后来进入建筑领域,是受我父亲影响,其实不是这样的。
C.B.17世纪至18世纪,荷兰铸制著名的马剑银币,逐渐流入中国台湾和东南沿海地区,至今在中国民间仍有不少收藏。
D.近年来,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和商品房价格的持续上涨,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15. 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诗清晰地点出了阅读和写作之间的因果关系, ① ,我们通常都误会了它的重点。以为读书的重点在于“万卷”,认为 ② 读得多,自然写得好。 ③ ,读书的重点不是“万卷’’,而是在于“破”。“破” ④ 让你非得读很多遍,读到韦编三绝, ⑤ 要读破书中的精义。所以想要下笔如有神,不光是看你读过几遍,又或是读过几卷这种数量上的积累,它 ⑥ 讲究的是一个效率问题。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A.然而 只有 / 就是 只要 也
B. 是 只要 其实 不是 而是 更
C. / 如果 所以 不仅 而且 还
D. 因为 一旦 诚然 既 也 /

四、写作(40分)
16.阅读下面一首小诗《理由》,按要求作文。
逃避不一定躲得过
面对不一定最难过
孤单不一定不快乐
得到不一定能长久
失去不一定不再拥有
你可能因为某个理由而伤心难过
但你却能找个理由让自己快乐
请根据你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和体会,选准角度,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一、(22分)
1.(3分)C
【试题分析】 A.寻,探究 B.登,丰收D.谢,辞去官职。谢病,即托病辞去官职。
2.(3分)C
【试题分析】 尝先知枉状,备言之于太守,太守不为理。尝哀泣外门,因谢病去,妇竟冤死。
3.(3分)C
【试题分析】文中的乡曲是乡亲、同乡的意思。
4.(3分)C
【试题分析】原先时的宰守官吏们大都是贪婪污浊之人,责成人们采集,不知限度,珠贝逐渐迁往交址海域去了。
5.(5分)(1)孟尝既然无法前行,就乘着民船在晚上时悄悄离去。(载,乘坐,1分;夜,名为状,连夜,在晚上,1分;语句通顺1分)
(5分)(2)孟尝先前担任太守时,改变风气,改革政治,(迁徙)离开的珠贝又重新回来,饥饿的百姓蒙受他的恩德活了下来。(移:改变,1分;去,离开,1分;活,形容词作动词,活下来,存活1分。语句通顺1分)
二、(26分)
6.(3分)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
7.(3分)为求学而来。入法科者,非为做官;入商科者,非为致富。
8.(5分)“误己”指光阴虚度,学问毫无。“误人”指出而任事,担任讲席,则必贻误学生;置身政界,则必贻误国家。
9.(6分)第①句总提本段中心话题。第②至?句,概述旧宗旨的种种弊病,说明北大学子应该有什么样的宗旨。第?至?句,从正反两个方面对比证明为什么必须抱定“为求学而来”的宗旨,第?句,回应开头,结束本段演说。
10.(4分)“这个梦想”是指黑人和白人一样都能拥有自由、平等的权利;“美国的梦想”是指一个通用的口号,即美国所宣传的赖以立国的民主、平等、自由的理想。
11.(4分)“刺耳的争吵声”是指种族歧视造成的民族矛盾。“优美的交响曲”是指黑人白人平等、自由、团结、友爱。
12.(4分)一连使用了六个以“我梦想有一天”为开头的排比句,从抽象到具体,又从具体到抽象,层层递进,畅快淋漓地从正面表达自己对自由、平等的渴望,气势磅礴、雄劲,具有巨大的感染力和号召力。
三、(9分)
13. (3分)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词语的运用,志大才疏:志向远大而才能不足。一般作谓语、定语。眼高手低:眼力过高,手法过低,多指要求的标准高,实际上做不到。一无所能:什么能耐也没有。依据①“是没有本事去实现自己的梦想的”②“忽略了很多现实问题”③“相反,他认为汉人中不乏才识出众者”语境,答案为B项。
14、(3分) B
【试题分析】A项,句式混乱,“中国足球在一系列打击腐败和假球的运动后”没有说完整,下一句又另起炉灶。C项,主谓搭配不当,应在“铸制“后面加“的”;D项,成分残缺,缺少主语,可去掉“随着”。
15.(3分)B
【试题分析】①前后是转折关系,由此排除D,②和后文构成条件关系,排除A,③前后不是因果关系,排除C。
四、(40分)
16.作文(40分)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