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寓言四则教学设计
课题
《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
备课人:
学习目标
1.了解寓言等文学常识。
2.掌握文中的重点字词,理解人物特点,体会寓言的寓意。
3.通过续写,培养想象能力。
教学重难点
1、掌握文中重点字词,理解人物特点,体会寓意。
2、积累重要的文言同语,理解文章寓意。
学习内容
《穿井得一人》
一、【激发兴趣、导入课文】
“穿井得一人”是什么意思?是穿过井得到一个人或是打井时在井里打出一个人?还是别的什么的意思? 天会掉下来吗? 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走进两则寓言故事 《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
二、【文学常识】
1.下面是某同学制作的知识卡片,请你补充完整。
吕不韦(?---前 235), 战 国 末期卫国著名商人,后为秦国丞相, 政治家、思 想家。《吕 氏春秋》又 称《吕览》,是吕不韦集合门客集体编撰
的杂家(儒、法、道等)著作。全书二十六卷,有十二纪、八览、六论,共一百六十篇。
三、【听读朗读】
1、听读课文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溉汲( gài jí)
3.全班齐诵读课文。
四、【文意梳理】
1、学生结合注释,合作探究,翻译课文。
2、教师点拨
参考译文:
宋国有户姓丁的人家,家里没有水井,需要到外面去打水浇田,经常派一人住在外面(专门做这事)。等到他家打了水井的时候,他告诉别人说:“我家打水井得到一个(空闲的)人力。”有人听了就去传播说:“丁家挖井挖到了一个人。”居住在国都中的人都在讲述这件事,使宋国国君知道了这件事。 宋国国君派人向丁家询问,丁家人回答道:“得到一个人的劳力,并非在井内挖到了一个活人。”寻到的消息如此,还不如不知道。
3、翻译友情小贴士
(1)翻译中六字原则:留、换、增、删、补、调。
(2)联系日常积累,迁移联想,猜读翻译,合作交流,取长补短,然后总结成型。
(3)翻译课文时不能直译的便意译,但无论哪种译都要保留原句的句式特征(如双重否定)和原文
五、【整体感知】
?根据《穿井得一人》的内容补充故事情节。
?穿井得一人: 误传丁氏语意----传到国君耳里----国君查明真相----点明故事主旨。
六、【合作探究】
1、《穿井得一人》中的宋君有怎样的特点?
明确:对传闻会去审察,不会盲目相信,做事谨慎的人。
2、这则寓言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寓意)
明确:凡事都要经过调查研究才能弄清真相。
a.对于道听途说的话不能轻信,不能盲从,更不能以讹传讹。
b.在现实生活中对待传闻都应采取调查研究的审慎态度、去伪存真的求实精神。
启示
(1)眼见为实,耳听为虚。
(2)谣言往往失实,只有细心观察研究,以理去衡量,才能获得真正的答案。
(3)看待一件事,要深入调查研究,切不可轻信流言,盲目随从,人云亦云。
(4)所有的流言都不可信,只有实际才是真理。
小结
这则寓言通过记叙丁姓人家凿井节省一个人的劳力却被误传为从井里挖出了一个人的故事,告诉我们对于传闻不要轻信,也不要轻传,一定要详察,要具有质疑、批判和求实精神的道理。
《杞人忧天》
一、【文学常识】
列子,名御寇,相传为 战国 时期郑国圃田 (今 河南省郑州市)人。道家学派著名的代表人物,著名的思想家、寓言家和文学家。《列 子》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
《列子》的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内有很多脍炙人口而又有教育意义的故事,如《儿童辩日》、《歧路亡羊》、《杞人忧天》、《愚公移山》等,都是很有价值的文学遗产。
二、【听读朗读】
1、听读课文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杞人忧天( qǐ ) 天崩地坠( zhuì ) 亡处亡气(wú) 星宿( xiù )充塞四虚(sè) 中伤(zhòng) 躇步( chú) 跐蹈(cī dǎo) 舍然( shì)
3.全班齐诵读课文。
三、【文意梳理】
1、学生结合注释,合作探究,翻译课文。
2、教师点拨
参考译文:
杞国有一个人担心天会崩塌地会陷落,自己无处容身,以至于整天睡不着觉,吃不下饭。
又有一个人为这个杞国人的担心而担心,就去开导他,说:“天,不过是聚积的气体罢了,没有一个地方没有气体的。
你一举一动,一呼一吸,整天都在天空里活动,怎么还会担心天会塌下来呢?
那人说:“天果真是聚积在一起的气体,那么日月星辰就不应当坠落了吗?
开导他的人说:“日月星辰,也只是聚积在一起的气体之中能发光的,即使掉下来,也不会有什么伤害。”
这个人说:“地塌了怎么办呢?”
开导他的人说:“地不过是聚积在一起的土块罢了,填满了各方的虚空之处,没有一个地方是没有土块的,你整天踩踏着它,整天在地上活动,为什么还担心它会塌呢?
那个杞国人放心了,非常高兴,开导他的人也放心了非常高兴。
四、【整体感知】
根据《杞人忧天》的内容补充故事情节。
杞人忧天: 杞人担心天塌地陷--认识到不会天塌地陷 --两人都很高兴。
五、【合作探究】
1、探究《杞人忧天》的寓意?“杞人忧天”现在是什么意思?
寓意:不要为没根据的事情而忧虑和担心。
杞人忧天:是庸人自扰,毫无根据的瞎担心。比喻没有根据或不必要的忧虑。
2.有人说古人忧天不足取,那今人该“忧天”吗?
示例:我觉得现在的人应该忧天,担忧大气中二氧化碳 含量增多,会导致气候变暖,进而海水平面升高,导致一些岛屿被淹;
担忧大气污染,它正在威胁着人类,它使多种疾病频频出现,使许多物种有灭绝的危险。
小结
这则寓言故事通过写杞人因担心天坠地崩,而寝食难安,另外一个人对他进行开导的故事,告诉人们不要为没有必要或毫无根据的事情担忧。
六、【课堂巩固】
(1)家无井而出溉汲:打 水 浇 田 。 (2)及其家穿井:待,等到。
(3)国人道之:讲述。 (4)因往晓之:告知, 开导
(5)亦不能有所中伤:受伤,伤害。
七、【拓展延伸】
诸子百家
“诸子”指的是中国先秦时期管子、老子、孔子、庄子、墨子、孟子、荀子等学术思想的代表人物;“百家”指的是儒家、道家、墨家、名家、法家等学术流派的代表家。
“诸子百家”是后世对先秦学术思想人物和派别的总称。春秋后期已出现颇有社会影响的法家、道家、儒家、墨家、阴阳家等不同学派,而至战国中期,许多学派纷呈,众多学说丰富多彩,为中国文化发展奠定了宽广的基础,中国术语上把这一时期称为诸子百家或百家争鸣时期。课文中的《吕氏春秋》属于杂家、《列子》属于道家重要的典籍。
2、审读课文,根据自已掌握的自然知识,下来查阅资料,看看文中“晓之者”的话有科学道理吗?哪些是科学的,哪些是不科学的?
地理科普
A、天(宇宙)是没有穷尽的。
B、日月星辰有的是气体团,有的是固体团,它们都在各自的轨道上运行,它们有的发光,有的不发光。
C、以太阳为中心,围绕太阳运转的九大行星(如地球等)共同组成了太阳系;太阳系及其他恒星系组成了银河系;银河系及河外星系共同构成了茫茫宇宙。月亮是地球的卫星。
【自我总结、反思促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