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森林水车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5森林水车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9-12-03 19:20: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森林水车》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这是德国作曲家艾伦贝格创作的管弦乐曲,与《在钟表店里》《森林中的铁匠》并列为三首著名的描绘性的标题乐曲,音乐形象鲜明生动,描绘了森林景色和森林中水车转动声及人们欢乐的心情,深受世界各国人民喜爱。
作品采用回旋曲式结构,音乐清新流畅,欢快活泼,充满童趣,给人以跃跃起舞之感觉,是一首深受儿童喜爱的音乐作品。
曲式结构为:
“序曲 A(主部)B(插部一)A C(插部二)A 结尾”
教学内容:
听赏管弦乐《森林水车》? ? ? ??
教学目标:
1、听赏《森林水车》,分辨出乐曲主部与插部不同的音乐形象。
2、能记忆乐曲主部主题,并用自己的方式表现乐曲的结构图示。
3、围绕音乐《森林水车》让学生感受音乐的流动和美感,并进行想象、律动、打击乐伴奏、综合表演等,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学生对音乐的体验、感受和听辨能力。? ? ? ??
教学重点?:? ? ?
使学生欣赏大自然的美妙,感受音乐形象。
明确分辨出音乐结构
体态律动,能用打击乐器为音乐伴奏。
教学难点:
如何发挥音乐特殊的音响方式,并通过系列的创编、表演活动,有机融合,感受音乐形象,提高学生对音乐的体验感受能力,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教学年级:小学三年级
教学过程:
导入
故事、图片导入,通过回顾上堂课《老爷爷赶鹅》的故事,引出本堂课的故事。
播放引子,猜声音,教师随音乐有感情地描述音乐中的美景,创设情境。
引出课题《森林水车》
感受音乐
1、聆听引子——森林的早晨
(1)、说说音乐的速度、音量的大小强弱,从而听出森林离我们越来越近还是越来越远了。
(2)、描述音乐画面,学生说出森林的早晨是怎样的。
(3)、为森林选表情,通过音乐感受森林早晨的表情应该是微笑的还是悲伤的,课件出示表情图供学生选择。
A乐段——工作中的水车
(1)初听,感受此段音乐跟引子部分发生了那些变化。
(2)、跟琴哼唱主题旋律,做律动,感受音乐节奏,为器乐伴奏做铺垫。
(3)、用小乐器为音乐伴奏,把之前做律动时拍手的部分用乐器代替,全班四组分别用双响筒、串铃、三角铁、响板为A段音乐伴奏,同时,每组派一名代表在台上表演。
(4)、播放全曲,在纸上按顺序写出音乐结构图示,A乐段用A表示,其他乐段用自己喜欢的图示表示。
(5)、师生共同找出A段在全曲出现的次数,揭示A段就是主题,课件出示曲式结构图。
B乐段——歌唱中的水车
(1)、故事引导,(水车的工作很多单调,它想唱首歌,可是怕没有人听,大家愿意当它的听众吗?·····)
(2)、初听,感受音乐,用手指在空中画旋律线条,感受节奏的快慢。
(3)、再听,找出音乐共分为几句。
(2)、通过学生所画的线条为音乐编创简单的律动,在每一句的最后一拍摆出自己喜欢的动物造型。
第三乐段——森林狂欢
(1)、初听,感受音乐的热烈气氛,并想象出场动物形象。
(2)、全体起立跟音乐自由表演。
表现音乐
欣赏全曲,并表演。
作业
课件出示森林环境被破坏的图片,让学生思考如何保护环境,课后查阅资料。
课题分析:
本课题故事导入环节的设计抓住的小学生的好奇心理,加上教师随音乐有感情的讲述森林里的美景,学生便能很快进入音乐情境。
在音乐欣赏环节,教师在听前巧设问题,学生便能边听音乐边思考,这样一来就避免到了低年级学生在聆听音乐时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
在为乐曲分段环节,我不是直接告诉学生本首管弦乐共分为几段,而是让他们自己动手画出来,让学生说出来,全曲的结构划分。
为音乐伴奏、伴舞环节,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学的多样性,用乐器伴奏也不是强行加进去的,我首先通过聆听音乐节奏并哼唱旋律,然后用手做律动,待学生对音乐非常熟之后再加入乐器。
最后的作业环节,通过观看环境遭破坏的图片,把课题引入现实中来,引导学生主动找出问题、并想办法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