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小乐队》教案设计
教学内容:
1、认识并初步熟悉西洋管弦乐队主要乐器的外形及音色。
2、欣赏合唱曲《小乐队》。
教学目标:
1、通过乐器实物或图片展示,让学生能从外观上辨别西洋管弦乐队中的主要乐器,不同构造。
2、通过音乐欣赏,让学生基本了解西洋管弦乐队中主要乐器的演奏特点,能准确听辨不同乐器的音色。
3、通过集体欣赏和分组试唱、听辨各声部的旋律等方法,感受合唱曲《小乐队》的变换无穷的结构能力。
4、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相互合作、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自信心。
重点难点:
1、培养学生关注不同质地、不同器型的乐器会有不同的音乐变化这一问题。
2、认识并记住西洋乐器的名称、音色及使用方法。
教学理论依据和构思:
1、本节课的课型属于欣赏课,但它有别于专业性的欣赏,如果采用针对音乐专业学生的欣赏教学的方法,是行不通的。
2、根据新课程的学段目标要求,应该在教学中增进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使学生乐于参与音乐活动,能通过合作解决问题。
教法设计:
1、“主体性教学法”
2、“体验教学法”
3、“合作探究教学法”
4、“多媒体电脑教学法”
策略选择与设计:
1、在教材的基础上,补充有趣的音乐材料,利用音乐的吸引力,使学生主动进入音乐。
2、通过主体性教学原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增强学生对西洋乐器家族主要成员的感性认识。
3、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我设计的“开心辞典”的活动中,在共同的合作过程中,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增强学生的理性认识。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乐器图片、相关音乐视频等。
教学过程:
1、温故而知新
(1)欣赏民乐合奏《紫竹调》,采用“开心辞典”的活动提问
(2)拓展练习:播放电子音乐版的《紫竹调》
2、导入新课:
请学生观看两位“音乐大师”的表演。(播放动画片《猫和老鼠》中的《万能指挥家》视频片段。
3、认识乐器
(1)简介西洋管弦乐队,介绍乐队的典型乐器分类及排列方式。
(2)弦乐家族—小提琴、大提琴
A观看图片
B结构及简介
C演奏方法
D欣赏音乐片段
E找出小提琴与大提琴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3)木管家族—单簧管、双簧管
A观看图片
B结构及简介
C演奏方法
D欣赏音乐片段
E找出单簧管与双簧管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4)铜管家族—小号、圆号
A观看图片
B结构及简介
C演奏方法
D欣赏音乐片段
E找出小号与圆号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5)打击乐器家族—大鼓
A观看图片
B结构及简介
C演奏方法
D欣赏音乐片段
(6)总结以上几种乐器在交响乐队中的位置
4、欣赏合唱歌曲《小乐队》
(1)思考歌曲里面提到哪几样乐器,并说出特点,模仿演奏
(2)听辨各声部的旋律 ,分组试唱
5、采用“开心辞典”的活动提问所听到的乐曲选择对应乐器
课堂小结
1、本节课比较困难的是对乐器音色及其音乐表现的辨别和理解,为此,我选择了各种乐器最具代表性的音乐作品,让同学们通过不同乐器所塑造的音乐形象来认识乐器的特点:小提琴悠扬缠绵、大提琴低沉稳重、小号的嘹亮高亢、双簧管的田园色彩、圆号的朦胧悠远等等。
2、在我们的“开心辞典”里,同学们通过音乐视听和乐器模仿演奏,进一步加深了对管弦乐器的认识,而且再次从不同乐器塑造的形形色色的音乐形象中感受到了各乐器的独特魅力。尽管我无法揣摩到每个学生的心理活动,但我可以真实地感受到同学们传递给我的快乐和对音乐的热情 。
课后作业
选择一种本节课所讲的西洋乐器,制作与其外形相似的乐器,下节音乐实践课跟着《小乐队》表演唱。
反思与研究
每次备课,我都尽可能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教法,在第一时间抓住学生的兴奋点,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的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在《小乐队》一课中,我选择的方法应该说比较好地实现了教学目标。
1、“主体性教学法”, 这种教学法的目的是让学生从传统教学中被动的状态中解放出来。课堂上我完全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自己观察、欣赏、体验、分析,让学生从更多的渠道接受信息,而不是把老师作为唯一的信息来源,这样他们很快找到了自己的“秘诀”和窍门,最终把握各种乐器的特点,有效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习惯。
2、“体验教学法”,新课程提出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在这节课上,我首先运用有趣的卡通音乐,为学生创设了快乐情境;认识乐器时,让学生自己观察真正的乐器图片,欣赏惟妙惟肖的音乐形象;学生的听觉、视觉、肢体与思想,全都参与了对音乐的体验。
3、“合作探究教学法”,虽然学生已成为教学的主体,但个体的学习往往离不开与他人或集体的合作。在短短一节课的时间里,要获得更多的信息,我想,合作探究应该是比较有效的途径。比如,我在“开心辞典”这个环节中,就设计了个体与团队的配合,毕竟,个人掌握的信息量是有限的,通过各组学生的相互商量、讨论,最终达成共识,就是对学习内容的梳理和巩固。事实上,这个环节的设计确实了我的教学愿望。比如,小提琴和大提琴、单簧管和双簧管的音色辨别,就是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弄明白的。
4、“多媒体电脑教学”,这是信息技术带给课堂的一种便利,为了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更广泛、更丰富地接受音乐信息,我在教材原有的课件基础上,补充了一些学生喜欢的,能进一步丰富教学内容的音乐素材,让学生从视觉、听觉上双管齐下,全方位的欣赏、感受,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