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非生物因素》教案
教学目的:
1、通过探究实验,说明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2、了解生物生存的环境条件。
3、尝试设计实验方案,学会使用不同的方法处理相同的数据。
教学重点:
1、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
2、活动“探究温度对霉菌生活的影响”
教学方法:观察、探索、思考、练习
板书设计:
第2节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
一、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环境的概念
非生物因素:阳光、空气、水、温度、
土壤等生态因素
生物因素:同种生物之间:互助;斗争
不同种生物之间:互惠互利;捕食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引入
什么叫生态系统?
那么生物与环境之间是如何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呢?
学生思考
生态因素
同学们请考虑一个问题:鱼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环境中?在什么环境下生长情况良好?在什么情况下生命又会受到危险呢?
请一位同学总结一下:什么是环境?所谓环境,就是生物生活的空间。在这个空间里有很多因素影响到了鱼的生活。大家猜测一下?对,有阳光、空气、水、温度、植物、动物、人等。
根据大家的经验,这些因素又可以分为几大类?
这些因素统称为生态因素。根据它是否有生命,分为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
学生思考回答
学生参与、体会、回答。
探究温度和湿度对霉菌生长的影响
我们通过探究实验来说明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探究性实验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实施实验并记录——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请同学们看书P14进行小组组讨论,根据实验步骤,设计出你组的实验方案,课后按照方案,实施实验,下节课进行交流。(学生讨论。。。。。)
教师提示:
1、选取的材料应湿润,营养物质丰富。
2、实验中只探究一个可变因素的作用,即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通过改变这一个因素来观察该因素与被研究现象之间的关系。
3、作好记录。
学生思考、回答
学生分组观察、讨论、整理笔记。
学生观看,听老师讲解。
学生讨论、回答
条件
温暖潮湿
低温潮湿
方法
将馒头置于塑料袋中,结扎口袋,将实验装置放在温暖环境里。
将馒头置于塑料袋中,结扎口袋,将实验装置放在低温环境里。
实验预测
有霉菌生长
无霉菌生长或较少霉菌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