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七上生物 5.2呼吸作用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七上生物 5.2呼吸作用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9-12-03 19:29: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呼吸作用》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是植物的三大生理活动之一,它与光合作用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本节内容主要包括植物的呼吸作用过程和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两部分,对植物呼吸作用知识的构建主要通过对呼吸作用实验现象的分析获得。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呼吸作用的概念,理解呼吸作用的过程和实质。
能力目标: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进行科学分析方法的能力。
情感目标:知道呼吸作用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能利用呼吸作用的知识解释有关现象,提高保护植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绿色植物呼吸作用实验设计、实验过程、得出结论。
教学难点:呼吸作用的实质。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前准备:写有二氧化碳,氧气等卡片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冬天到了,妈妈买来几盆绿色植物,想美化儿子的房间,同时,天冷了不用开窗也可以净化空气,一家人都很高兴,可时间久了,儿子感到夜晚睡觉时室内很闷,心里十分奇怪。“把花草放入卧室内是否科学?”
提问:①知道人的呼吸作用吸入和呼出的气体是什么吗?
②植物的呼吸是否与人一样,也是吸入氧、呼出二氧化碳?
二、实验探究
(一)完成本实验的知识基础:氧气可以供给呼吸和支持燃烧。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不能支持燃烧。
(二)实验一:种子呼吸时放出热
?1、观察视频中盛有煮熟种子和萌发的种子的保温杯内温度计示数,此导学生思考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总结出种子呼吸时放出热量。
?2、鼓励指导学生提出问题:是否只有萌发种子才进行呼吸作用?干燥的种子进行不进行呼吸作用呢?
3、对比实验:装有干燥种子的保温杯温度与装有萌发种子的保温杯进行对比,发现有何特点,能说明什么问题?
?4、师生总结:只要有生命力的种子都进行呼吸作用。
析,得出结论:萌发的种子会吸收氧气。
(三)实验二:种子呼吸时放出二氧化碳
首先放映多媒体课件视频,通过实验课件学生会发现:萌发的种子瓶内气体会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引导学生总结出萌发的种子呼吸时放出二氧化碳。
(四)实验三:种子呼吸消耗氧气
?1、首先放映多媒体课件视频,强调指出:甲瓶内装有煮熟的黄豆种子,乙瓶中装有等量的萌发的黄豆种子。装置可选用废弃的塑料瓶,这样进行实验设计新颖别致,可以教育学生科学并不只是只能在实验室中进行,只要用心思考,创造条件,科学就会来到自己身边。
2、为什么蜡烛会在空气中燃烧?学生分析讨论后,得出结论:空气中的氧气有助燃作用。
3、然后让两位学生把燃烧的蜡烛放入甲、乙两瓶内。提醒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思考原因。请学生说出观察到的现象:甲瓶中的蜡烛继续燃烧,乙瓶中的蜡烛会熄灭。引导分
三、归纳整理
1、在教师引导下,请学生上台拿自己标有二氧化碳等卡片名称归纳出呼吸作用公式,写出呼吸作用的反应式。
2、总结知识点:①呼吸作用的过程其实是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转变成二氧化碳和水,释放能量的过程。有机物和氧是呼吸作用的原料,二氧化碳和水是产物,能量被释放出来;②呼吸作用的实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满足生命活动的需要。
四、深化知识
1、解释身边问题:
①粮食收获后,为什么及时晾晒?
②冬天,北方的农民伯伯常常将收获的大白菜贮存在地窖中,在一个偏远的小山村,有人一打开地窖就进去取白菜,走到半路,蜡烛突然熄灭了,于是高喊“有鬼”。吓得迅速跑出地窖,是否真的有鬼?
学生讨论回答后,教师强调指出:这些实例是为了抑制植物的呼吸作用。
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法具有多样性,在学生讨论、观察后,及时引导学生归纳总结,使教学气氛围轻松活泼,学生能够在良好的状态下自主积极地学习,大大提高了学习兴趣。
我设计这种课堂形式,期望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探究中求知,在操作中学习,利用学生经验与老师指导共同完成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