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上地理 2.3河流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上地理 2.3河流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9.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9-12-04 16:45: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节 河流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 掌握我国内流区和外流区河流湖泊的划分和分布。通过阅读中国主要河流分布图,记住我国主要的外流河和内流河的名称和位置,以及水文特征,培养学生依照地图分析理解河流水文特征的能力,培养学生用知识的横向、纵向关系分析问题的能力。。   2. 了解京杭运河的概况。   3. 记得我国主要淡水湖泊和咸水湖的名称。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中国主要河流分布图,了解流域、水系,内、外河流流域的分布。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建立江河兴利除弊的正确观念。   2.培养学生形成热爱母亲河的情感。   3. 使学生通过学习我国众多的河流、湖泊,举世闻名的京杭大运河,不断加深对祖国的热爱,并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人地关系教育。
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我国内流区和外流区河流湖泊的不同特征。    (二)教学难点    我国内流区和外流区河流湖泊的水文特征关系。   教学方法:    讲授法、分析图表法、多媒体教学法、活动讨论法。   教学媒体:    学生地图册、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同学们,桂林山水甲天下,桂林最有名的就是“漓江”,漓江被评为世界最美的十五条河流之一,那么你知道漓江发源于什么地方吗?最后又流向哪里吗?(漓江,属珠江水系,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漓江发源于“华南第一峰”猫儿山。漓江上游主流称六峒河;南流至兴安县司门前附近,东纳黄柏江,西受川江,合流称溶江;由溶江镇汇灵渠水,流经灵川、桂林、阳朔;至平乐三江口与荔浦河、恭城河汇合后称桂江,继续南流在梧州与浔江共同汇入西江。再向南到广东三水与北江、东江汇合称珠江,最后注入南海。)我们共同去游览一次漓江,去领略一下山水甲天下的桂林风光。(展示图片及音乐)
游览到阳朔,如果沿江继续坐船下去,将会到达哪里呢?(南海)
(展示中国河流图,)找出还有没有象漓江这样最后流入海洋的河流?最后都注入了什么海洋?(课件展示,画出)
(黑龙江、辽河、黄河、淮河、长江、珠江、澜沧江(太平洋);怒江、雅鲁藏布江(印度洋);额尔齐斯河(北冰洋))
有没有与这些河流不同的河流呢?(塔里木河,最终没有注入海洋,而是消失在沙漠中)
小结:外流河:间接或直接注入海洋的河流。
内流河:最终没有流入海洋的河流。
外流区:外流河所在的区域
内流区:内流河所在的区域
读图2—40,画出外流区和内流区的界线。
【自主学习】看图和书本P46,[展示季风区的图和降水量的图]
分析:1.它与前面学过的哪几条地理分界线接近?
2.小结出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分布特点:
(内流区和外流区的分界线与季风区、非季风区分界线,200毫米等降水量线位置相似,大致经过大兴安岭南部、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
外、内流区的比较表
名称
概念
分布
面积
径流量
外流区
外流河所在的区域
主要分布于东部区域,季风区
流域面积大,占全国陆地面积的64%
大,
占全国的95%以上
内流区
内流河所在的区域
主要分布于西部内陆地区,非季风区
流域面积小,占全国陆地面积的36%
小,
不足总量的5%
〔转折过渡〕由于内流河、外流河所处的位置、气候条件、地面植被状况等不同,导致内流河、外流河的水位、流量、含沙量、有无结冰期等变化规律不同,我们称其为水文特征不同。
你们见过漓江涨水吗?一般是在什么时候?为什么是在那个时候?
(水源主要来自于降水,所以季风气候的影响,夏季风加强,形成汛期;冬季风加强,进入枯水期)
【学生活动】完成P49 活动
家乡河流名称
流量
水位
汛期
含沙量
结冰期
漓江
流量大
水位变化大



由漓江推至外流河有同样的特征,(教师学生共同学习)
代表河流
河水主要来源
主要水文特征
外流河
长江、黄河
降水
流量大,水位季节变化明显
内流河
【合作探究】用同样的方法,我们分析一下,内流河的主要水文特征。
(学生自学P48,填表)
代表河流
河水主要来源
主要水文特征
外流河
长江、黄河
降水
流量大,汛期在夏季,水位季节变化明显
内流河
塔里木河
高山冰雪融水
流量小,汛期在夏季,水位季节变化大,可能出现断流(季节性河流)
(内流河水主要来自高山积雪融水和山地降水。内流河水量年变化大,水位高差悬殊。夏季气温高,冰雪融水量多,山地降水也多,河流水量较为丰富;夏季过后,气温降低,冰雪融水量减少,山地降水减少,河流的水量也逐渐减少;冬季气温低于零度,无冰雪融水,河水甚至断流。因此,大部分内流河是季节性河流。在地图上,季节性河流用虚线表示。)
中国最长的内流河——塔里木河
(简单介绍塔里木河)
那都是季风区的河流,是否水文特征就一样呢?
【材料讨论】展示外流河的四个不同河流的相关数据,分析水文特征:
表3  中国主要河流泥沙特征表
河名
站名
平均含沙量kg/㎡
黄河
陕西
37.7
海河
官厅
60.8
长江
大通
0.575
珠江
天峨站
0.91
(黄河是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它们的分布有什么规律?
(以秦岭-淮河为界)
【小结】
地区
主要流经的干湿地区
水量
(大、小)
汛期
(长、短)
含沙量
(大、小)
结冰期
秦岭-淮河
以南
湿润地区
水量丰富?
?长
?小
冬季不结冰
秦岭-淮河
以北
半湿润和半干旱地区
水量较小
?短
?大
冬季结冰
前面的这些都是天然的河流,还与一种利用天然河道加以疏浚修凿连接而成的水道,叫运河。
前面学过有苏伊士运河(亚非分界),巴拿马运河(南北美分界),桂林有灵渠(沟通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还有世界最长的人工运河——京杭运河
【学生自学:京杭运河】京杭运河:
北起_________,南至_________,途径的省区有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沟通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五大水系。
(京杭运河北起北京,南到杭州,全长1800千米,是世界上最长的运河,也是最古老的运河之一。它和万里长城并称为我国古代的两项伟大工程,闻名于全世界。京杭运河流经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沟通了钱塘江、长江、淮河、黄河、海河五大水系。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最早的运河之一。大运河曾经是中国漕运和商旅往来的重要通道,对沟通南北交通起过重要作用。目前,运河季节性通航里程已达1100多千米,它的年运输量,在内河航运中仅次于长江,居第二位。古老的京杭运河还将为南水北调工程做出更大的贡献。)
中国的水域除了河流之外还有湖泊。
【自主阅读:中国的湖泊和图2-40,了解中国主要湖泊的分布和分布特点】
完成学案:我国的湖泊众多,根据湖泊所在的流域特点,分为:_________和_________。内流区的多为_________湖、_________湖,外流区的多为_________湖、_________湖。中国河流的分布特点:_________,主要分布在_________高原和_________平原。中国最大的咸水湖_________,最大的淡水湖_________。
【小结】1.我国最长的河流---
我国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我国最长的内流河---
2.我国最大的淡水湖---
我国最大的咸水湖---
【练习】
1、下列河流中位于非季风区,属于内流河的( )
A.塔里木河 B.额尔齐斯河 C.黑龙江 D.黄河
2、关于我国外流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大气降水是主要补给水源
B.受季风影响,河流水位变化大,多为季节性河流
C.高山冰雪融水是主要补给水源
D.北方地区的河流冬季冰期较长,但含沙量很小
3、影响我国外流河汛期长短的气候条件是( )
A.气温的高低 B.雨季的长短
C.温差的大小 D.降水量的大小
4、秦岭-淮河以南的水文特征是( )
A.水量太大,汛期较短
B.水量丰富,汛期长,冰期长
C.汛期短,含沙量大
D.水量丰富,汛期长
5、我国外流区和内流区的河流丰水期都在夏季,其主要原因是( )
A.受气温的影响,夏季全国普遍高温
B.受季风影响,全国大部分地区雨热同期
C.全国大部分地区降水集中于夏季
D.东部季风区受夏季风影响,西部受高温的影响
板书:第三节中国的河流
一、外流河和内流河
外流河——外流区——东部区域
内流河——内流区——西部内陆地区
二、外流河和内流河的水文特征
三、京杭运河
四、湖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