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 学 方 案 设 计
课题
土地资源
时间
主备人
审核人
使用人
课型
新知学习评价课
课时
2课时
教
学
目
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识记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和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
2.了解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重要性以及中国土地资源存在的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析、理解我国土地资源分布差异的原因,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人地协调观念
重点
难点
关键
问题
重点: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及分布差异
难点: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关键问题:1、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及分布差异
2、通过图表得出结论
3、分析造成现象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法
教 学 过 程
环节及时间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出示并解读目标
(5分钟)
投影出示,并解读
1、了解我国主要的土地类型及其特点
2、知道我国耕地、草地、林地的分布特点。
学生倾听并理解
借助多媒体,进入学习情境
强调重点,使学生明确目标和学习方法
二、问题引领,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同桌对学
班级展示
有效指导
(12分钟)
合作探究同桌对学
班级展示
有效指导
(12分钟)
教师下发学习工具单:
完成问题一、问题二:
问题一:我国土地资源是如何分类的?依据是什么?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都分布在哪些地形区?
问题二:属于可利用的土地的是 占总面积的 ,其中所占比例最少的是 、 ;难以利用的土地占 %。从阅读材料中你读出了哪些信息?
自主探究土地资源的分类、分布及各类型所占比例。
教师归纳要点,指导方法
学生阅读67-68页图及文字,自学课本。独立完成后同桌对学,交流,统一答案。
展示:任意一桌同学依据大屏幕上有关数据,,展示学习成果,其他学生倾听并补充完善,并注意得出结论的依据。
培养读图、析图、阅读能力,自主探究的能力
培养同学合作探究的能力,表达能力
三、问题引领,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组内研讨
班级展示有效指导
(13分钟)
引导探究问题三、四:
问题三:阅读表“1992年我国土地资源的绝对数量和人均数量”(见学习单)结合图“3、7”图“3、8”你还能看出我国土地资源有什么特点?
问题四:阅读69页文字及70页图3、10,探究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状况。
完成课后“活动1”的表
格。(填在书上)
耕地、林地主要分布在
区。集中了全国 %,而且,土地利用程度 。耕地主要分布在 林地主要分布在 (地形)。南方耕地以 为主,北方耕地以 为主。(69页)
草地主要分布在
区,这里集中了 的土地,因而,土地利用程度
以上充分说明了我国土地
资源分布
教师归纳要点,指导方法,引导学生注意关注得出结论的依据
自学课本,独立思考,在学科工具单上写下关键词和要点;以小组为单位,组长组织交流,统一答案,分工明确,在黑板上板书要点,准备展讲)
展示:任意两个小组自主上讲台板书要点,板书的小组根据要点上讲台展讲,其他小组,可质疑,可补充。要求注意倾听并做好记录
培养自学能力,分析能力和小组成员合作探究的能力
培养表达能力,综合分析能力
四、总结性学习
(2分钟)
大屏幕再次展示学习目标
学生回顾所学知识,完善学习工具单的内容
总结归纳要点,指导学习方法
总体把握本节应掌握的知识,查漏补缺
五、达标检测,当堂反馈
(10分钟)
教师下发达标检测卷。
教师在多媒体上出示正确答案和评分标准。
学生独立完成自我测试。
学生完成自我修正,并评出分数,小组统计结果上报。
检测学习效果
查找知识漏洞
板
书
设
计
学生自行设计板书
教
学
反
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