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复习)
教学目标
1、初步记住化学研究的对象,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的概念和物理性质的主要内容
2、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并能判断一些易分辨的典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3、能运用物质性质的概念判断哪些性质的描述属于物理性质哪些属于化学性质
4、认识化学实验的目的意义,了解实验注意事项
5、了解实验中所接触到的仪器,能叫出它们的名称,了解它们的使用范围和基本操作
6、通过复习使学生将本章知识进行整理和小结,将本章所学知识更加系统化、条理化
7、通过复习可进一步加深对这些概念的理解、记忆和应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
1.物质的两种类型的变化和物质的两种类型的性质
2.初中常用仪器的使用范围,操作方法以及使用时的注意事项和基本操作的内容
教学流程:
1、归纳基础知识点;2、典型例题讲解和单元训练
教学方法:
互动交流-回忆归纳-精讲精练相结合
教学准备:
1、单元训练和考点归纳;2、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知识回顾
1、化学是研究物质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的科学。
变化:物理变化:____ 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化学变化:____ 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常伴有 ____、_____、_____、______等现象。
(1)两者区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者联系:发生物理变化时______发生化学变化
发生化学变化时_______发生物理变化
性质:物理性质:物质___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例如:颜色________________。
化学性质:物质在_________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两者的区别 : .
真题练习
1.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米饭变馊 B. 甲烷燃烧
C.湿衣服晾干 D . 葡萄酿葡萄酒
2.下列变化只包含物理变化的是( )
A.粮食酿 B.米饭变馊
C.木柴燃烧 D.水结冰
3.下列过程一定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
A.凿壁偷光 B.铁杵磨成针
C.粮食酿酒 D.轮胎爆炸
4.下列过程一定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
A.轮胎爆炸 B.清洗蔬菜
C.榨甘蔗汁 D.蜡烛燃烧
5.下列物质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铁生锈 B. 汽油挥发
C.石蜡熔化 D.滴水成冰
6.“伐薪烧炭南山中”是唐朝诗人白居易所写的诗歌《卖炭翁》中的诗句,这里的“伐薪”和“烧炭”各指的变化是( )
A.两者均为物理变化 B.两者均为化学变化
C.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
D.前者是化学变化,后者是物理变化
7.(2014达州中考)下列现象与物质的化学性质无关的是( )
A.绿色植物光合作用 B.铜丝导电
C.固体氢氧化钠露置在空气中质量增加
D.着火点40℃左右的白磷保存在水中
8.下列物质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干冰易升华 B.浓盐酸易挥发 C.氢气可燃烧 D.氢氧化钠固体易潮解
2、常用的化学仪器及使用方法(记住图形、主要用途和使用的注意事项)
(1)试管:可直接加热,?用途:???? ???????;(2)试管:用?途:??????????;(3)玻璃棒:用途:????????;
(4)酒精灯使用方法: a.酒精灯的使用要注意“三不”:①不可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②用火柴从侧面点燃酒精灯,不可用燃着的酒精灯直接点燃另一只酒精灯;③熄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熄,不可吹熄。b.酒精灯内的酒精量的范围是 ??????????????????。c.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层,外焰、内焰、焰心。用酒精灯的 ????????加热物体。d.如果酒精灯在燃烧时不慎翻倒,酒精在实验台上燃烧时,应????? ,不能用水冲。
(5)胶头滴管、滴瓶滴管的使用:
(6)铁架台 (7)烧杯:不可直接加热,加热时要垫上石棉网,使受热均匀。
(8)量筒(一般只能读到0.1毫升。) a.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平稳。视线与刻度线及量筒内?????????? 保持水平。b.量筒不能用来加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c.选用方法:量筒的型号与所量取的体积相接近。
(9)集气瓶 (10)天平(用于粗略的称量,一般能精确到0.1克。)
(11)水槽 (12)锥形瓶 (13)坩埚钳 (14)烧瓶(平底、圆底)(15)漏斗
(16)长颈漏斗:长颈漏斗的下端管口要插入液面以下,以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口逸出。
(17)毛玻璃片 (18)蒸发皿---用于蒸发液体或浓缩溶液 使用注意事项:①可直接加热,但不能骤冷。?②盛液量不应超过蒸发皿容积的2/3.?③取、放蒸发皿应使用坩埚钳。
(19)药匙:取粉状药品 (20)镊子:取块状药品 (21)燃烧匙:可直接加热
3、药品的取用规则
(1)药品取用“三”原则:??????????????????????;(2)节约原则:严格按实验规定用量取用药品。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取最少量,液体取??? ?mL,固体只要 ????????。
(3) 处理原则:实验时剩余的药品不能 ????????;要放入???。
4、药品取用方法
1)固体药品:放在广口瓶中①块状:用 ??????????夹取;操作要领是:“一平、二放、三慢竖”(将试管横放.用镊子将块状固体药品放入试管口,然后慢慢地将试管竖立起来,使块状固体缓缓滑至试管底部)。?②粉末状:用 ??????????(或 ????????)取用;操作要领是:“一斜、二送、三直立”(将试管倾斜,把盛有药品的药匙或纸槽送入试管底邵,然后使试管直立起来,让药品落入试管底部)。
2)液体药品:放在细口瓶中 ①倾倒法:取下瓶塞 ??????着放,标签?????? 缓慢倒,用完盖紧原处放。
②量取法:量液时,量筒必须放平,并使视线与液面凹面最 ????????处保持水平,再读出液体的体积。
③滴加法:滴入试剂时,滴管要保持 ??????????滴加。?
5、物质的加热
(1)加热固体时,试管口???????? ,试管受热时先??????? ,再????????。
(2)加热液体时,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 ,加热时使试管与桌面约成 ??????角,受热时,先使试管均匀受热,然后给试管里的液体的中下部加热,并且不时地上下移动试管,为了避免伤人,加热时切不可将试管口?????????? 。
6、仪器的洗涤:?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准:玻璃仪器上附着的水,既不???????,也不????? 。仪器洗干净后,不能乱放,试管洗涤干净后,要倒插在试管架上晾干。
7、过滤??操作注意事项:“一贴二低三靠”“一贴”:滤纸紧贴漏斗的内壁 “二低”:(1)?????????? (2)???????????????? ?
“三靠”:(1)漏斗下端的管口紧靠烧杯内壁(2)用玻璃棒引流时,玻璃棒下端轻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3)用玻璃棒引流时,烧杯尖嘴紧靠玻璃棒中部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的可能原因有:?①?????????②??????????③????????
三、总结知识点,构建知识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