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2 水的净化
一、教学设计思路:
水的净化是2011课标板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第二节内容,它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学生的学习兴趣较高。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能区分纯净物与混合物,了解水的组成,初步学会了仪器的连接。因此本节课以神秘礼物(各种瓶装水——河水、矿泉水、自来水等)引入新课,以净化手中的水成为可饮用水主线。先让学生实验将黄河水通过静置、絮凝、沉淀、过滤等净化方法处理,并比较各种净水方法的效果。使学生从实验体会中发现问题,从而归纳出过滤注意事项。最后我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使学生更好地了解自来水厂净水过程。本节课选取了与学生日常生活紧密相连的素材,让学生通过感悟、体验后在内心深处产生需要的倾向,进一步激发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二、教学流程:
课题
水的净化
授课人
张莹
学校
营口市第六中学
课标要求
1、初步学习使用过滤的方法对混合物进行分离。
2、了解吸附、沉淀、过滤等净化水的常用方法。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净化水的方法。
(2)初步学习过滤的实验操作技能。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和实验等方法对比自然水和经各种方法净水后的水的区别,体会各种净水方法的差异。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保持对生活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重点
吸附、沉淀、过滤等净水方法。
难点
水的净化
教学方法
实验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入] 同学们,老师在课桌里给大家准备了一份神秘礼物,你能找到吗?只有一瓶水可以饮用,找到的同学可以喝一口,其他同学羡慕嫉妒恨不?如何将这些水转化为能饮用的水呢?
翻找礼物
饮用瓶装水
思考:手中这么脏的水可以净化吗?
趣味的对比使学生迫切想得到饮用水,从而思考如何净化水,激发学生净化水的欲望。
[投影]几瓶含有大量杂质的水:
思考:水中都含有那些杂质?
问题:如何除去这些杂质呢?
思考、交流、总结水中杂质种类。
学生通过观察自己获取水中杂质种类,从而想到净水方法。
同学们拿起自己桌上的水,有什么现象?你能说出这是为什么?
发现大颗粒泥沙已经沉淀。
总结:自然沉淀。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提问]细小的悬浮物怎么处理呢?
[视频]明矾净水
观看视频,感受吸附沉淀和静置沉淀的不同
对比观察,感受两种沉淀法的不同。
问题:如何将不溶性杂质彻底除去呢?
[实验探究]
1、展示过滤概念,仪器
2、展示过滤装置图,和几个问题,为学生总结过滤要点做好铺垫。
(1)制作过滤器时,滤纸与漏斗内壁紧贴好还是留气泡好?
(2)选择滤纸时,对滤纸大小有什么要求?
(3)倾倒液体时,液体量应该怎样控制?
(4)向漏斗中倾倒液体时,为什么用玻璃棒而不直接倾倒?玻璃棒的作用是什么?
(5)漏斗下端管口与烧杯的位置有什么要求?
观看投影,了解过滤的基础知识。
带着问题,进入分组实验
回答问题
总结:过滤中的注意事项可归纳为“一贴二低三靠”
强调过滤操作的注意事项。训练学生过滤的操作技能。
培养学生由观察到的现象归纳、总结的能力。
问题:我们已经得到透明的水,是否可以引用呢?
展示图片:带有细菌的水
怎么处理呢?生活中那些物质可以去除呢?
回答问题:不能,还有颜色,臭味,和一些看不见的可溶性杂质。
活性炭
实验探究:活性炭吸附去除色素和异味。
通过对比,比较吸附和过滤的不同。
[思考]自来水厂净水的过程可以用到那些净水方法?
积极思考后回答:
复习净水方法。
开心奖品猜猜看:设置带有相关知识的图片,学生自选问题,猜中有奖。
小结所学
抢答,抢取奖品
总结所学
调动学习积极性,巩固所学
布置作业:我是小小科学家——自制简易净水器
让学生体会到化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认识学习化学的重要性。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