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上化学 7.3实验活动 燃烧的条件 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九上化学 7.3实验活动 燃烧的条件 导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9-12-04 10:50: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实验活动3 燃烧的条件
探究点 燃烧条件的实验探究
[情景展示1] 实验:用棉花分别蘸酒精和水,放到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片刻。
[问题探究] 上述实验中我们能观察到什么现象?说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如果在酒精灯上加热时间较长,会发生什么现象?
[思考交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归纳提升] 蘸酒精的棉花燃烧,蘸水的棉花没有燃烧,说明燃烧需要有可燃物。如果加热时间较长,水蒸发后,蘸水的棉花也会燃烧。
[课堂速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情景展示2] 按下图所示进行实验:
[问题探究] 我们能观察到什么现象?说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思考交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归纳提升] 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乒乓球碎片和滤纸碎片,都能燃烧,说明二者都是可燃物。放在铜片两侧给它们加热后可看到乒乓球碎片先燃烧,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继续探究] 你能利用蜡烛和烧杯(或选择其他用品)设计一个简单实验证明燃烧需要氧气(空气)吗?
[思考交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归纳提升] 点燃两支相同的蜡烛,然后在一支蜡烛上扣住一只杯子,看到被杯子扣住的蜡烛一会儿会熄灭,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需要氧气。
[总结归纳] 燃烧的条件是可燃物、氧气和温度达到着火点,三者缺一不可。设计实验验证每一个条件时,需注意确定好实验的变量,控制好无关变量。如要探究燃烧需要氧气这一条件,就要选取相同的可燃物,温度都达到着火点,然后通过对比有氧气和没有氧气时燃烧是否会发生,从而确定氧气对燃烧的影响。
[课堂速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详见光盘内容。
类型 燃烧条件的实验探究
例 某化学兴趣小组用火柴、蜡烛、烧杯三种实验材料探究物质燃烧的条件。
[提出问题] 物质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猜想与假设] 1.有可燃物;
2.温度要达到着火点;
3.与氧气(或空气)接触。
[设计与实验]
验证
对比实验
假设1
示例:加热烧杯,烧杯不可燃
______________
假设2
常温放置蜡烛,蜡烛不燃烧
______________
假设3
点燃蜡烛,蜡烛在空气中持续燃烧
______________
  [得出结论] 猜想正确,燃烧必须同时满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个条件,只要破坏________个燃烧的条件,就能达到灭火的目的。
[反思质疑1] 氢气在氯气中能燃烧。燃烧是否一定要有氧气参加?
[查阅资料1] 镁条能在空气中剧烈燃烧,也能在二氧化碳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细铁丝可以在氯气中剧烈燃烧,放出大量的热,产生大量棕黄色的烟;磷能在氯气中剧烈燃烧,放出大量的热,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
[表达与交流] 根据上述内容和教材中对“燃烧”的描述,你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作燃烧。
[反思质疑2] 根据“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为什么会“火星四射”?
[查阅资料2] 含碳细铁丝燃烧时,其中的炭粒生成的CO2在熔融液态物质中形成气泡,熔融液态物质因气泡炸裂引起“火星四射”的现象。
[设计实验] 为了验证细铁丝在纯氧中燃烧产生“火星四射”现象的原因,你设计的实验方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设计与实验] 点燃蜡烛,蜡烛可燃 点燃蜡烛,蜡烛燃烧 将燃着的蜡烛扣入一只烧杯内,蜡烛逐渐熄灭(合理答案均可)
[得出结论] 三 一
[表达与交流] 发光、放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
[设计实验] 取长短相等、粗细相同的不含碳的细铁丝和含碳细铁丝,分别在足量的氧气中燃烧,观察其现象(合理答案均可)
[解析] 设计对比实验时,注意所设计实验应分别与“示例”对比,能对[猜想与假设]中燃烧的三个条件作出验证。如假设1中验证有可燃物是燃烧的三个条件之一,可设计为“点燃蜡烛,蜡烛可燃”与“加热烧杯,烧杯不可燃”进行对照;假设2中为验证温度要达到着火点,可设计“点燃蜡烛……”与“常温放置……”进行对照;假设3中为验证与氧气(或空气接触),可设计“将燃着的蜡烛罩在一烧杯内”与原示例进行对照。
[方法点拨] 燃烧的条件是可燃物、氧气、温度达到着火点,三者缺一不可。设计实验验证每一个条件时,需注意确定好实验的变量,控制好无关变量。如要探究燃烧需要氧气这一条件,就要选取相同的可燃物,温度都达到着火点,然后通过对比有氧气和没有氧气时燃烧是否会发生,从而确定氧气对燃烧的影响。
知识点? 燃烧的条件
1.下列不属于物质燃烧条件的是(  )
A.狭小的空间     B.与氧气接触
C.温度达到着火点 D.物质具有可燃性
[答案] A
知识点? 燃烧条件的实验探究
2.某物质的着火点为t ℃,如图S3-1中该物质燃烧得最旺的点是(  )
图S3-1
A.Q点 B.N点
C.P点 D.M点
[解析] A Q点温度最高,氧气的含量最大,故燃烧得最旺。
3.某老师在“燃烧的条件”教学中,改进了教材中的实验,如图S3-2所示,在铜片上罩了仪器a。请回答:
图S3-2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
(2)罩上仪器a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照①和②,能够获得可燃物燃烧需要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课后,小明查阅《化学实验手册》获知:切割白磷时,应在水下进行。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烧杯
(2)防止五氧化二磷逸散到空气中,污染空气
(3)物质燃烧需要氧气
(4)白磷的着火点低,容易自燃
一、选择题
                  
1.酒精灯的火焰太小时,将灯芯拨得松散些,可使火焰更旺。其原理是(  )
A.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B.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
C.增加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D.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解析] D 将灯芯拔得松散一些可以增大可燃物酒精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酒精燃烧更充分,使火焰更旺,故D正确。
2.“魔棒点灯”趣味实验的操作为:取少量高锰酸钾晶体放在表面皿上,在高锰酸钾上滴加2~3滴浓硫酸,用玻璃棒蘸取后去接触酒精灯的灯芯,酒精灯立刻被点燃了。你认为酒精灯能被点燃的主要原因是(  )
A.“魔棒”具有神奇的功力使酒精灯点燃
B.高锰酸钾与浓硫酸的混合物能降低酒精灯的着火点,使酒精自发燃烧
C.它们之间发生化学反应,放出大量的热,使温度达到酒精的着火点
D.它们之间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大量氧气,酒精在氧气浓度大的环境中能自发燃烧
[解析] C 高锰酸钾与浓硫酸之间发生化学反应,能放出大量的热,使温度达到酒精的着火点,酒精灯就能立刻被点燃。
3.下列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中,只能得出燃烧需要氧气结论的是(  )
图S3-3
[解析] A A中将燃烧的蜡烛罩上烧杯后,一会儿后与氧气隔绝,熄灭了,说明燃烧需要氧气参加;B中滤纸片和乒乓球片都与氧气接触,乒乓球片燃烧起来,滤纸片没有燃烧,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C中小石头不能燃烧,小木块能够燃烧,说明小石头不是可燃物,小木块是可燃物;D中铜片上的白磷能够燃烧,水中的白磷不能燃烧,铜片上的红磷不能燃烧,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同时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由以上分析可知,A选项只能得出燃烧需要氧气的结论。
二、实验探究题
4.如图S3-4是为探究物质燃烧条件设计的实验。
图S3-4
甲中的白磷未燃烧,而乙中的白磷发生了燃烧。
(1)该实验主要探究的燃烧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白磷燃烧的产物与红磷的相同,请写出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仅用该装置进行实验,验证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应做到:①白磷______________;②将锥形瓶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燃烧需要氧气
(2)4P+5O22P2O5
(3)足量 密封好
[解析] 从实验中可以观察到装置甲中白磷温度达到了着火点,因没有氧气而未能燃烧,装置乙中,锥形瓶B中的热水流入A中,白磷与氧气接触,且达到其着火点,符合燃烧条件而燃烧。装置乙中锥形瓶B内的白磷燃烧完全消耗其中的氧气,致使其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冷却以后,打开开关,锥形瓶A中的水会形成喷泉,进入B内。由于空气中氧气体积约占20%,因此进入B中水的体积为20%。
黑龙江中考为加深对燃烧条件的认识,进一步了解灭火的原理。某同学进行了探究实验:
(1)用棉花分别蘸酒精和水,放到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片刻,观察到蘸酒精的棉花燃烧,另一个不燃烧,可以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在酒精灯上加热时间较长,会发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S3-5中Ⅰ所示:将同样大小的乒乓球碎片和滤纸碎片放在薄铜片的两侧,加热铜片的中部,可以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
以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S3-5
(3)如图Ⅱ所示:在燃着的蜡烛上扣一个烧杯,过一会儿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燃烧需要可燃物(或物质具有可燃性) 蘸水的棉花也会燃烧
(2)乒乓球碎片先燃烧起来 温度需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3)蜡烛熄灭 可燃物与氧气接触
[解析] (1)用棉花分别蘸酒精和水,放在酒精灯外焰上加热,可观察到酒精能够燃烧,而水不能燃烧,可以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是物质具有可燃性;如果两团棉花都在酒精灯上加热较长时间,水蒸发后会看到蘸水的棉花也会燃烧。(2)滤纸碎片和乒乓球碎片都与氧气接触,在均匀加热过程中,由于乒乓球碎片的着火点较低,首先燃烧起来,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3)在燃着的蜡烛上扣一个烧杯,过一会会看到蜡烛熄灭了,是因为烧杯内没有了空气,蜡烛与外界的氧气隔绝了,由此可以说明燃烧时可燃物要与氧气充分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