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的应用》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P55-56。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运用比的意义解决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实际问题;
2、进一步体会比的意义,在动手、动脑中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能运用比的意义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自主探究中感悟出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
教具准备:若干支铅笔、黑板纸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之前我们都学习了哪些有关比的知识?下面老师想检验一下同学们都学得怎么样。比的化简:
2、在我们生活中有哪些地方用到比?(学生自由发挥)
其实比的知识在生活当中随处可见,今天这节课我们就通过进一步的学习一起来研究、探讨应用比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揭题:比的应用。
二、新授
1、创设情境,分一分
(1)有两捆数量一样的铅笔,现在我想把一捆给男生,一捆给女生,你们觉得怎么样?(不合理,因为男生人数与女生人数不一样)
应该拆开来按照男女生人数的比来分才合理。(如果男生25人,女生20人,就应该按25:20=5:4的比例来分)
(2)抽出四支铅笔,平均分给这两名同学,怎么样分更合理?(一人二支;)
每人分得铅笔的数量比是多少?(1:1)
(3)加一支变成5支铅笔该怎么分,注意不能折断。(只能按比例分,如4:1,1:4,2:3,3:2)
(4)如果我要按3:2的比例分给他们俩,该怎样分?想一想。
(一人6支,一人4支)
你是怎样想的?(先给甲3支,乙2支;再给甲3支,乙2支;加起来甲有6支,乙有4支)
2、扩大数量,再分。
(1)如果我有140支铅笔,还是按3:2的比例分给他们俩,一人能分到多少支?
(2)独立思考,寻求策略
同桌之间相互合作,说说可以怎样分?提示:可用画图,列表、计算的方法都行。
(3)汇报解决问题的策略、方法。
4、小结简捷的计算方法:
(1)求出总份数;
(2)求出各占总份数的几分之几(所占比);
(3)用总数量×所占的比
不管有多少只铅笔,都需要把铅笔平均分成5份,甲占了其中的3份(五分之三),乙占了其中的2份(五分之二)。用总数量乘以所占的比就是他所得的数量。
[设计意图]
1、创设贴近生活实际的情境,让学生体会应该按人数的比来分才是合理、公平的;
2、铅笔的数量逐步增加,使之起到循序渐进的作用;
3、遵循新课标的理念,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在活动中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即时练习
P56试一试
四、巩固练习,拓展延伸
其实,比在我们生活中,应用得非常广泛。下面就让我们到各行各业中,走一走,看一看,哪些问题我们能帮助解决呢?
1、第一站:某大学后勤部
今年大学共招收1500人,其中男女生的比是4:1,现有5栋宿舍楼,该怎么分呢?
2、第二站:某养鱼场(P56练一练第1题)
一座水库按2:3放养鲢鱼和鲤鱼,一共可以放养鱼苗25000尾。其中鲢鱼和鲤鱼的鱼苗各应放养多少尾?
3、第三站:某农药加工厂(P56练一练第2题)
一种喷洒果树的药水,农药和水的质量比是1:150。现有3千克农药,需要加多少千克的水?
4、第四站:木材加工厂配料车间
下料通知单:本月要生产教学用的三角板,有长80厘米的木料若干根,将每根木料按着5:2:1分成三部分,搭制成一个三角板,请预算每条边的长度,以便调试机器。 (如果不行,应按怎样的比例来分?)
?【设计意图:考察学生对已学过的知识,三角形三边定理的掌握情况,培养学生敢于质疑,严谨思维的品质。】
5、第五站:某数学研究室
两个长方形的重叠面积相当于大长方形的六分之一,相当于小长方形的四分之一(如图)。大长方形的面积与小长形面积的比是多少?
五、小结收获
六、作业
七、板书设计
比的应用
甲
乙
3支
2支
6支
4支
30支
20支
…
…
3+2=5
140×3/5=
140×2/5=
140支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