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课 活动课《让我们共同来感受历史》课件 (共5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1课 活动课《让我们共同来感受历史》课件 (共56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12-03 21:50: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56张PPT。 21课活动课: 让我们共同来感受历史 邢台历史名人 郭守敬(1231-1316),字若思,元朝著名的天文学家、数学家、水利专家。汉族,顺德邢台(邢台市邢台县)人唐太宗李世民,唐朝第二位皇帝,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诗人。刘秉忠(1216年-1274年),今河北省邢台市人 。元代政治家、文学家.扁鹊的故事蝉 房 名 人大山之子李海贵办矿产,搞种植,发展旅游业,带领村民发家致富。 太行新愚公刘玉志,带领祖孙四代,用双手为荒凉的山坡穿上绿装,创建了玉志山庄。 玉志山庄李小任李小任邢台历史事件
四组 最大的青铜器 黄巾起义 困龙之地 邢台大地震 巨鹿之战三代人的童年
祖辈童年劳动祖辈童年的衣服祖辈们居住的房屋吃饭的情景父辈们儿时的劳动父辈们居住的房屋父辈儿时的游戏我们的童年 我们的衣服 对联对联是对偶,也叫楹联、楹帖、对子等,就是按一定的格式规则对句。对联的基本特征: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应,节奏相合,平仄相协,意义相关。 最早的对联---桃符据说桃木有压邪驱鬼的作用。古人在辞旧迎新之际,在桃木板上分别写上“神荼”、“郁垒”二神的名字,悬挂于门首,意在祈福灭祸。这就是最早的对联——桃符。桃符的延续挂桃符一直延续到隋唐以后,人们在桃符上书写吉祥的话语,五代时,后蜀皇帝亲自写下“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的对子,这便是第一幅对联。春联到了明代桃符才正式改为春联,明太祖朱元璋明确要求推行过春节张贴对联的风俗。此后春联便成为中国人过春节的重要文化习俗,一直传承至今。 人们用贴春联来表达自己的美好感受和对未来的美好期盼。书写时,上下联都是竖行书写,从上写到下,中间不加标点符号。书写讲究美观,必须字字对称。
对联的书写规则对联粘贴时遵循两个步骤:
1、根据平仄声,确定上下联
对联中,上联结尾字的音调是仄声,而下联结尾字的音调是平声。
2、看横批,定左右
有横批的话,看看横批是从右向左书写还是从左向右书写,若是从右向左书写,那上联就在右边,反之下联就在左边。 对联的正确贴法服装变迁
清朝的服装 满族的旗装,造型完整严谨,呈封闭式盒状体,它对现代服装也有一定的影响。修长秀丽的旗袍,就是由他演化而来,显示了东方女性的温柔与内涵,具有永恒存在的价值。旗袍的诞生 旗袍是清代的旗人之袍,是贵族的衣饰,而现代意义的旗袍,诞生于20世纪初叶,盛行于三四十年代,是中国女性服装的代表。成为中国女性独具民族特色的“国服”。 20年代 有中国特色的服装—中山装由于孙中山先生的提倡以及他的名望,这种便装式样很快流传,经过不断修改,发展成中山装,并成为中国男子普遍穿用的服装。60年代中国流行:雷锋帽、海魂衫、球衣(绒衣)、军装喇叭裤健美裤牛仔裤 80年代:色彩缤纷
在很多人看来,中国服饰发展的春天与中国人时尚观念的复苏开始于中国推行改革开放政策的1978年。人们看到大喇叭裤、蝙蝠衫。还有健美裤和连衣裙。
这是1986年,北京街头几位穿着裙装的姑娘在聊天。五颜六色多欢快!90年代:全球交流 90年代,中国服装至少在高端人群中已经实现了与世界的同步。奢侈、豪华、昂贵成为人们理直气壮地追求的生活目标,对名牌的崇拜成为高尚品位的表现。 在21世纪的最初几年,中国人对服装诉求的最高境界就是穿出个性——最好是独一无二。21世纪:个性才是王道华服全球巡演最佳故事奖最佳演示奖谢谢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