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本节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说出实验法研究的一般步骤,理解设
计对照实验的意义。
能力目标:培养合作的能力和收集、分析资料的
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同生物学家的研究方法,获取科学研究的亲身体验。
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
调查目的:调查中学生中红绿色盲发病情况。
调查对象:本校初一至初三的学生。
2、根据调查结果,填写红绿色盲调查表。
1、在生物老师和校医的配合下,利用色盲测试图,对学生逐个进行红绿色盲检查。
调查方法:
表现 初一 初二 初三 全校
男 女 男 女 男 女 男 女
正常
色盲
界 动物界 植物界
门 脊索动物门 被子植物门
纲 哺乳纲 单子叶植物纲
目 灵长目 莎草目
科 人科 禾本科
属 人属 小麦属
种 智人种 小麦种
二、实验法
注入猎物体内,并不马上把猎物吞下,而是放猎物逃走。过一段时间后,响尾蛇再去追寻和吞食这个中毒的猎物。
科学工作者发现响尾蛇一个奇特的现象 :在它捕获到猎物后,
它的毒牙
会迅速地将毒液
电视节目(如动物世界、人与自然、科技博览等)、参观动物园、植物园和博物馆等多种途径获取资料。
响尾蛇是根据什么标记去追寻中毒的猎物的?
通过看书、上网、观察、调查、访问、看报纸、杂志、
(1)响尾蛇的视力不好,它的眼只能感受可见光,而不能看清物体。
响尾蛇是根据自己毒液的气味来追寻受伤的猎物的。
(4)一只没有被响尾蛇咬伤的动物不能触发响尾蛇的追踪行为。
(3)响尾蛇的舌能感受空气中的气味。
(2)响尾蛇的眼下方有一对能感受热的结构,可以感受到较近的动物体温。
哪个信息可能与响尾蛇的追踪行为有关?
提示:要证实的是,响尾蛇的追踪行为是否与毒液的气味有关?响尾蛇追踪的是老鼠,追踪路线是人设定,还是响尾蛇确定?是用活的老鼠还是用死的老鼠?应需要一只老鼠做实验,还是两只?如果是两只,这两只老鼠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这两只老鼠在实验中是什么关系?
实验1
从一个蛇洞里拖出一只被响尾蛇袭击中毒而死的老鼠,沿着事先设定的弯曲路径,拖了一段较长的路程。
实验2
将一只没有被响尾蛇袭击过的死老鼠,沿着实验1中事先设定的弯曲路径,拖了一段与实验1等长的路程。
对照实验:一个变量不同,其他因素都相同。
响尾蛇是根据自己毒液的气味来追寻猎物的。
实验1中,响尾蛇的头缓慢地左右摆动,同时它的舌迅速地伸缩并轻打着,然后,它沿着科学工作者设定的路径爬了过来,最后追寻到那只中毒的死鼠;
实验2中,响尾蛇没有去追寻这只死鼠。
(1)响尾蛇的视力不好,它的眼只能感受可见光,而不能看清物体。
响尾蛇是根据自己毒液的气味来 追寻受伤的猎物的
(4)一只没有被响尾蛇咬伤的动物不能触发响尾蛇的追踪行为。
(3)响尾蛇的舌能感受空气中的气味。
(2)响尾蛇的眼下方有一对能感受热的结构,可以感受到较近的动物体温。
响尾蛇是根据什么标记去追寻中毒的猎物的?
实验1
从一个蛇洞里拖出一只被响尾蛇袭击中毒而死的老鼠,沿着事先设定的弯曲路径,拖了一段较长的路程。
实验2
将一只没有被响尾蛇袭击过的死老鼠,沿着实验1中事先设定的弯曲路径,拖了一段与实验1等长的路程。
设计实验方案
响尾蛇是根据自己毒液的气味来追寻猎物的。
实验现象:
实验1中,响尾 蛇的头缓慢地左右摆动,同时它的舌迅速地伸缩并轻打着,然后,它沿着科学工作者设定的路径爬了过来,最后追寻到那只中毒的死鼠;
实验2中,响尾蛇没有去追寻这只死鼠。
实验法的步骤:
发现并提出问题
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
作出假设
设计实验方案
实施实验并记录
分析实验现象
得出结论
发现并提出问题:
当你观察到腐烂的肉上有一些蛆的时候,你可能提出什么问题?_________
蛆是从哪儿来的?
收集信息:
苍蝇生长发育分为卵、蛆、蛹、蝇四个阶段,一年可繁殖24世代。其中,经12至24小时卵即孵化成蛆;蛆经5天至7天化成蛹;蛹经3天至5天羽化成蝇。
作出假设:
假设________________
蛆是由蝇产生的或蛆是由腐肉产生的.
设计实验方案:
将两块大小相同的猪肉分别放在两个同样大小的玻璃碗里,其中一个碗口______,另一个碗口__________。
覆盖着沙布
敞开
实施实验并观察、记录:
几天内猪肉腐烂、___________等相关数据和现象。
有无蛆的产生
分析现象,得出结论:
结论:_________________
蛆是由蝇产生腐肉不会生蛆
一、基本方法
观察法、调查法、分类法、实验法等
第2节 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二、实验法
1.示例:响尾蛇如何跟踪它放走的猎物的?
2.实验法的基本步骤:
发现并提出问题、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作出假设、设计实验方案、实施实验并记录、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1.某同学想要知道他们学校的植物种类,他可以用 ( )法以获取答案。
A.实验 B.观察 C.调查 D.文献
2.在响尾蛇跟踪老鼠的实验中,设计一只没有被响尾蛇咬过的老鼠的作用是( )
A.实验 B.调查 C.对照 D.研究
3.在设计实验前,你往往要查找资料,这样做的目的是( )
A.验证实验结果 B.为假设找依据
C.找出现成结果 D.找出现成实验
4.下列哪个不是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
A.观察 B.调查 C.实验 D.谈话
C
C
B
D
5.“燕子低飞要下雨”是谚语,劳动人民得出这一谚语是通过( )法。
A.观察 B.调查
C.猜想 D.实验
6.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据你的经历,下面对调查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与对象
B.要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
C.调查时可以凭个人感觉记录
D.对结果要认真整理分析
A
C
二、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夏天肉汤很快会变质,科学家推测这可能是细菌所致,但细菌是
从哪儿来的呢?法国生物学家巴斯德进行了认真的研究,他把新
鲜的肉汤装进一个玻璃瓶,然后把瓶颈烧软并拉成鹅颈的形状,然后再次煮沸瓶内的肉汤,这样尽管肉汤通过弯曲的瓶颈与空气相通,但四年过去了肉汤仍然新鲜如初。如何来解释这一现象?巴斯德认为纯净肉汤永远不会生出细菌,问题出在空气中的细菌落在了肉汤里,使肉汤变质了。为了证实自己的看法,巴斯德轻轻晃动了静置了四年的瓶子,不久瓶内的肉汤变质了。人们根据巴斯德的实验结果研究出了食品防腐的办法。
(1)你认为食品变质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2)食品长期防腐必须防止食品被________污染。
(3) 上述材料中巴斯德研究工作的方法主要是_____法。
(4)分析材料可以看出实验法应当包括的几个主要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细菌所致
细菌
实验
发现并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并实施实验、分析现象得出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