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节 密度与社会生活
测试时间:25分钟
一、选择题
1.水在4 ℃以上时,热胀冷缩,在0~4 ℃时热缩冷胀(即水在0~4 ℃反常膨胀),那么水在4 ℃时,其密度将( )
A.最大 B.最小
C.和在其他温度时的一样大 D.无法判断
2.在影视剧的拍摄中,常见一些房屋道具倒塌或重物落下,不会将演员砸成重伤。这些重物是用( )
A.密度比实物大的材料做的 B.密度比实物小的材料做的
C.密度与实物相同的材料做的 D.密度与实物相近的材料做的
3.能鉴别物质的物理量是( )
A.长度 B.密度 C.质量 D.体积
4.在副食店中,商家常用“提子”来量度液体的质量。如果用刚好能装0.5 kg酱油的“提子”来量度白酒,则对一“提子”白酒的质量的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等于0.5 kg B.小于0.5 kg
C.大于0.5 kg D.以上判断均不正确
5.用质量相等的铝和铜制成体积相等的球,已知ρ铝=2.7×103 kg/m3,ρ铜=8.9×103 kg/m3,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铜球不可能是实心的 B.铝球可能是实心的,铜球可能是空心的
C.铜球是空心的,铝球一定是实心的 D.铝球和铜球都是实心的
二、填空题
6.把一杯水放入冰箱的冷冻室中,当水结成冰后密度 ,体积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7.体积为0.5 m3的钢瓶内装有密度为6 kg/m3的氧气,某次工作用去了其质量的,则钢瓶内剩余氧气的质量为 kg,剩余氧气的密度为 kg/m3。?
8.新疆加油站的油价有两种计价方式,一种是以所加油的质量计价,另一种是以所加油的体积计价,你认为哪种计价方式较公平合理?简述理由。答:以所加油的 计价公平合理,理由是: 。?
三、实验与探究题
9.为测金属块的密度,需要完成下面的任务:
(1)对放在 桌面上的天平进行调节,将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的位置如图甲所示,要使横梁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 调节(填“左”或“右”);?
(2)用调节好的天平称实心金属块的质量,把金属块放在天平左盘内,右盘放入砝码并调节游码,当天平重新平衡时,所用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金属块的质量为 g;?
(3)若把金属块放入装有30 cm3水的量筒内,量筒中的水面如图丙,则金属块体积是 cm3;?
(4)这种金属的密度是 g/cm3,合 kg/m3;?
(5)查表可知,组成此金属块的物质可能是 。?
物质 密度ρ/kg·m-3
铜 8.9×103
铁 7.8×103
铝 2.7×103
四、计算题
10.如图所示是某种瓶装食用调和油,瓶上标注“净含量5 L”字样。小华同学想探究其标注是否准确,将一瓶油放到电子秤上,测得其总质量是4.5 kg,倒出100 mL至量筒中,再次测量这瓶油的质量,电子秤的示数为4.41 kg。
(1)食用调和油的密度是多少?
(2)通过计算,说明食用调和油的标注是否准确?
11.为判断一个铝球是否是实心的,对铝球进行了测量,实验数据如下:(ρ铝=2.7×103 kg/m3)
铝球的质量m/g 水的体积V1/mL 水和铝球的总体积V2/mL
27 50 65
求:(1)该铝球是空心还是实心的?
(2)若铝球是空心的,空心部分的体积多大?
(3)若在空心部分注满水,水的质量是多大?
五、科普阅读题
12.阅读短文,回答文后问题:
冻豆腐
冻豆腐是一种传统豆制品美食,是北方人的发明,新鲜豆腐的内部有无数的小孔,这些小孔大小不一,有的互相连通,有的闭合成一个个小“容器”,这些小孔里面都充满了水分。一般物体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但水在0~4 ℃之间却具有反常膨胀特性——热缩冷胀,4 ℃时,水的密度最大(1.00 g/cm3)。到0 ℃时,水结成了冰,它的体积比常温时水的体积要大10%左右。温度再降低,冰的体积几乎不再变化,当豆腐的温度降到0 ℃以下时,里面的水分结成冰,原来的小孔便被冰撑大了。等到冰化成水从豆腐里跑掉以后,就留下了数不清的海绵状孔洞(如图所示)。此时的豆腐孔隙多、弹性好、吃上去的口感很有层次,放在浓汤里煮过的冻豆腐是非常好吃的,因为冻豆腐里的海绵状组织能充分吸收汤汁的美味。豆腐经过冷冻,能产生一种酸性物质,这种酸性物质能破坏人体的脂肪,如能经常吃冻豆腐,有利于脂肪排泄,使体内积蓄的脂肪不断减少,达到减肥的目的。冻豆腐具有孔隙多、营养丰富、热量少等特点,不会造成明显的饥饿感。
(1)冻豆腐里有许多小孔,这是由于豆腐里的水先 后 形成的。?
(2)从新鲜豆腐到冻豆腐,质量 ,密度 (变大/变小/不变)。?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经常吃冻豆腐有利于减肥
B.新鲜豆腐的内部有无数的小孔
C.罐装的饮料(可看成水)在4 ℃时存放最不安全,有胀破的危险
D.冻豆腐里的海绵状组织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
(4)将豆腐切成方块后放入冰箱冷冻室,一天后取出来观察,下列豆腐的形状正确的是 。?
(5)10 ℃的水在降温至-10 ℃的过程中,它的体积随时间变化图象正确的是 。?
第4节 密度与社会生活
测试时间:25分钟
一、选择题
1.答案 A 水在4℃以上时,热胀冷缩,4℃的水温度升高时膨胀,体积变大,水在0~4℃时是热缩冷胀,4℃的水温度降低时也膨胀,体积变大,所以无论4℃的水温度升高还是降低,体积都变大,但质量不变,故无论4℃的水温度升高还是降低,密度都变小,即4℃的水密度最大。
2.答案 B 演出选用的道具必须形象逼真,即道具的体积与实物的体积相同,但质量要比实物小得多,这样才不会把演员砸伤,根据ρ=可知,道具的密度应该比实物小,因此选B。
3.答案 B 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不同的物质密度一般是不同的,而长度、体积、质量不是物质的特性,和物质的种类没有关系,所以鉴别物质应该利用密度。
4.答案 B 因为同一个“提子”能装液体的体积是相同的,而ρ酱油>ρ白酒,根据公式m=ρV知等体积的白酒的质量小于酱油的质量,故选B。
5.答案 A 因为它们质量和体积都相等,而铜的密度大于铝的密度,所以铜球不可能是实心的。
二、填空题
6.答案 变小 变大
解析 冰的密度为0.9×103kg/m3,水的密度为1×103kg/m3,因此水结冰后密度变小,体积变大。
7.答案 2 4
解析 原来氧气的质量为m=ρV=6kg/m3×0.5m3=3kg,故钢瓶内剩下氧气的质量为m剩=×3kg=2kg;剩余氧气的密度ρ'===4kg/m3。
8.答案 质量 油的质量不会随温度变化
解析 新疆地区最突出的特点是昼夜温差大,质量不会受温度的影响,而体积会由于温度变化而发生改变,所以为了公平,还是应当以不受温度影响的质量进行计价。
三、实验与探究题
9.答案 (1)水平 左 (2)78.2 (3)10 (4)7.82 7.82×103 (5)铁
解析 (1)测金属块的密度时,对放在水平桌面上的天平进行调节,在调节天平平衡时,指针指向分度盘的右侧,左端上翘,平衡螺母向左移动;(2)金属块的质量为m=50g+20g+5g+3.2g=78.2g;(3)金属块的体积为V=V2-V1=40cm3-30cm3=10cm3;(4)金属块的密度为ρ===7.82g/cm3=7.82×103kg/m3;(5)查表知,该物质可能是铁。
四、计算题
10.答案 (1)0.9×103kg/m3 (2)不准确
解析 (1)倒出食用调和油的质量m1=m总-m'=4.5kg-4.41kg=0.09kg,食用调和油的密度ρ====0.9×103kg/m3;(2)若标注准确,桶内食用调和油的质量应该为m=ρV=0.9×103kg/m3×5×10-3m3=4.5kg,这个数值等于油和桶的实际总质量,说明食用调和油的标注不准确。
11.答案 (1)空心的 (2)5cm3 (3)5g
解析 (1)由ρ=得,V铝===10cm3,
V球=65mL-50mL=15mL=15cm3>10cm3,所以铝球是空心的;
(2)空心部分的体积V空=V球-V铝=15cm3-10cm3=5cm3;
(3)由ρ=得,m水=ρ水V空=1.0g/cm3×5cm3=5g。
五、科普阅读题
13.答案 (1)凝固 熔化 (2)变小 变小 (3)C (4)C (5)A
解析 (1)由题意可知,冻豆腐里有许多小孔,这是由于豆腐里的水先凝固后熔化形成的。(2)从新鲜豆腐到冻豆腐,质量变小,体积变大,所以冻豆腐的密度变小。(3)由题意可知,经常吃冻豆腐,有利于脂肪排泄,使体内积蓄的脂肪不断减少,达到减肥的目的,A正确;新鲜豆腐的内部有无数的小孔,这些小孔大小不一,有的互相连通,有的闭合成一个个小“容器”,这些小孔里面都充满了水分,B正确;由题意可知,4℃时水的密度最大,相同质量时体积最小,所以罐装的饮料(可看成水)在4℃时存放最安全,没有胀破的危险,C错;冻豆腐里的海绵状组织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能充分吸收汤汁的美味,D正确。(4)将豆腐切成方块后放入冰箱冷冻室,其中的水分会凝固成冰,从而体积变大,一天后取出来观察,豆腐的形状应该是比原来变大了,C正确。(5)因为水在0~4℃之间具有反常膨胀特性——热缩冷胀。4℃时,水的密度最大,到0℃时,结成了冰,它的体积比常温时水的体积要大10%左右,温度再降低,冰的体积几乎不再变化,所以10℃的水在降温至-10℃的过程中,它的体积先变小,再变大,最后几乎不变,故只有A是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