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课件 (共1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课件 (共17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12-04 14:27: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7张PPT。 北方地区陷入严重的战乱,北方少数民族和中原地区的汉族先后建立了十六个政权,统称为“十六国”。317年,司马睿重建晋朝,史称“东晋”。温习旧知,探索新知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从古至今,“江南”一直是个不断变化、富有伸缩性的地域概念。
江南一般指长江中下游地区,不同时期所指的范围差别较大。长江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材料研读,解析现象 帝初镇江东,威名未著,敦与从弟导等同心翼戴,以隆中兴。时人为之语曰:“王与马,共天下”。
——《晋书》 结合材料反映“王与马,共天下”的史实,分析为什么东晋出现这种现象?司马睿王导材料研读:东晋北伐请讲述祖逖中流击楫、闻鸡起舞的故事。 (一)南朝更替南朝的政治 在420-589年的170年里,相继出现( ) 四个王朝。这些王朝都定都( ),统称为南朝。(二)南朝的政治 ( )是南朝疆域最大的朝代。宋武帝、宋文帝在位期间,赋轻役稀,江南民殷国富,社会安定。到了( )夺取帝位后,政治日益败坏,后来发生大规模叛乱,建康失陷。从此在南北实力对比中,( )处于明显弱势。梁武帝萧衍
宋齐梁陈建康宋南朝(三)南朝统治者促进江南开发的政策——赋轻役稀建都建康(南京)的六朝简表六朝概况黄河流域经济发达,是全国经济重心。地广人稀,农业生产落后。地广物丰,经济迅速发展。江南地区的开发问题思考:两则材料描绘的江南有何不同?材料一:(江南)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无积 聚而多贫。 ——《史记》
材料二: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 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材料研读:江南开发的原因自然条件优越北方战乱,南方相对稳定北人南迁,带来大量的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南下移民和当地民众的共同努力思考:
东晋南朝时期促进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有哪些? 江南地区的开发开垦大量荒地,兴修很多水利工程。 农业方面:发展种桑养蚕、培植果木、种植药材等,实行农业的多种经营。农业生产技术有很大的改进,包括推广 和改进牛耕,实行精耕细作,以及推广选种、育种、田间管理和施用粪肥等技术。江南地区的开发的表现:江南地区的开发表现手工业方面:1.纺织业
在缫丝、织布等方面都有显著的发展。丝织品产量之大“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南朝) 2.制瓷业江南地区的开发南朝青瓷莲花尊南朝青瓷双柄鸡首壶以青瓷为主,制作精美,工艺精良 制瓷业发达江南地区的开发3.造船业 南朝十分重视造船,刘宋荆州作部就能造出上千艘的战船,船速明显加快,尤其是祖冲之发明千里船,能日行百余里。祖冲之商业方面:东晋南朝时,建康城除了城内官立的大市、北市、东市、宫市以外,沿着秦淮河东北岸一线,又备置有官市征税的大市及10余所小市。
南朝时的建康,人口众多,是当时商业最为活跃的大都市。江南地区开发的表现江南地区开发的影响1.促使南北经济差距缩小、趋向平衡,为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奠定了基础。 2.到南宋时期最后完成经济重心南移。江南地区的开发西晋十六国 东 晋南朝北朝课堂小结全国政局特点:政权分立、民族交融南方特点:社会相对安定、
地区经济发展北方游牧民族迁往中原中原汉族迁往江南促进江南经济的开发。拓展运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民族迁徙简易图促进民族大融合。问题思考:
人口南迁的区域大致是哪里?民族迁徙在我国历史上有什么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