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课 活动课《让我们共同来感受历史》课件 (共42张PPT+3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1课 活动课《让我们共同来感受历史》课件 (共42张PPT+3视频)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12-04 14:55:48

文档简介

课件42张PPT。第21课 活动课
让我们共同来感受历史2.利用节假日搜集历史资料,并将史料归类。1.同学们自愿分成历史学习小组,并选出负责人。3.合作探究,要根据本组收集的资料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前期准备讲一讲:
按既定小组总结本小组的收获,并选派代表向全体同学介绍成果,进行交流。用实物表达意思结绳记事 木刻记事 古代用写或刻的方式,在龟甲、兽骨上所留下的文字。现在发现最早的甲骨文是商朝盘庚时期的甲骨文。 古代称铜为金,故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叫做金文,又叫钟鼎文、铭文。 小篆是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推行"书同文,车同轨"政策,由丞相李斯负责,在秦国原来使用的大篆的基础上,进行简化,取消其他的六国文字,创制了统一文字的汉字书写形式。 在小篆通行不久,民间又创造一种比小篆更为简便、更为定型的新书体。这就是"隶书"。隶书开始时是写得比较草率的和不够规范的小篆。到秦始皇统一文字时,隶书已经形成一种固定的、规范的字体。甲骨文是中国迄今发现的最早的成熟文字
金文——商周时青铜器上刻的铭文
小篆——秦朝
隶书——西汉中期
楷书——魏晋以后盛行
简化字——现代 曲裾深衣在先秦至汉代较为流行。开始男女均可穿着。男子曲裾的下摆比较宽大,以便于行走;而女子的则稍显紧窄,很多女子曲裾下摆都呈现出"喇叭花"的样式。慢慢地,男子曲裾越来越少,曲裾作为女子衣装保留的时间相对长一些。直到东汉末至魏晋,女子深衣式微,襦裙始兴,曲裾深衣自然也几乎销声匿迹。后来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大行其道的女服则是襦裙。 襦裙是汉服的一种,上身穿的短衣和下身束的裙子合称襦裙,是典型的“上衣下裳”衣制。上衣叫做“襦”,长度较短,一般长不过膝,下身则叫“裙”。襦裙出现在战国时期,兴起于魏晋南北朝。以裙腰之高低,将襦裙分为齐腰襦裙,高腰襦裙,齐胸襦裙。以领子的式样之分,将襦裙分为交领襦裙和直领襦裙。宋代,在程朱理学“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想的影响下,这一时期服装一反唐朝的艳丽之色,形成淡雅恬静之风。此时除上襦外,女性罩衫流行“褙子” 。 褙子原为身份较低的妇女穿着,但因其穿着行走方便,所以发展到宋代以后,上至后妃命妇,下至平民女子,皆喜穿着。宋以后更逐渐演变成为常礼服的一种。是宋代妇女的典型服装。   从造型上看,这种衣服的廓形直直的,把人的身体裹成一个圆筒,没有曲线,与袒领、阔裙、轻纱罩体大袖衫的唐服有着鲜明的区别。唐人的服装更加张扬,而宋人的服装却显得含蓄、内敛。 明代盛行衣掩裙的袄裙打扮,到了民国时期,袄裙仍是上衣下裳的制式。长袄为高领、窄袖;短袄为低领、宽袖,袖长齐肘,袖口肥大宽直。下摆有直襟、大襟和斜襟等。这时袄的裁制比较紧体,通常配穿马面裙等长套裙,并喜作彩绣装饰。
提起姓氏,人们最熟悉的自然是《百家姓》。《百家姓》以“百家”为名,实收单姓408外,复姓30个、共计438个。
在中国华民族这一大家庭中,姓氏何止438个,就是仅仅汉姓也不止这个数。据说,见之于文献的姓氏,可达5600之多。这其中不仅有单姓、复姓,还有三字姓。此外,还有的民族有名无姓,比如傣族。
乔:出于有熊氏。黄帝死后,葬于桥山。黄帝的子孙中有守陵的入,就以陵山之名:“桥”为姓氏,后人去木为“乔”。
姜:出于神农氏。炎帝神农氏居住在姜水(渭河支流之滨,因此以河名为姓。春秋时代的齐、申、吕、许等封国都是姜姓。一、以山名、河名为姓氏二、以封地名和国名为姓氏 吴:出于姬姓。周武王封钟雍的曾孙于吴(江苏苏州一带),建立吴国。其后代以国名为姓氏。
郑:出于姬姓。周历三封少于友于郑(陕西华县东),建郑国。友的后代以“郑”为姓氏。
陈:周武王灭商之后,追封舜的后代妫满于陈(河南淮阳)。妫满死后被谥为陈胡公,其后代便以“陈”为姓氏。三、以职业或官职为姓氏 司徒:上古时代官名,传说尧、舜时已设,一直延续到秦汉。有以此官职为姓的,便是复姓“司徒。”
司空:据说为上古时所设官职,专管天下水利上本工程建设。帝尧时大禹的官职就是司空。大禹的子孙中,有人以此为姓氏。
司马:上古代所设官职,为军事长官。曾为官司马的人的后代,有的以此官为姓氏。 根据经济学中的货币商品交换起源说,一些货币史家相信,中国货币起源很早,“牲畜、兽皮、五谷、布帛、珠玉海贝、龟壳、农具等,都曾作为物品货币而起重要作用”。贝做作为一种价值储藏、支付支付和赏赐手段,在上古中国社会中应延续了很多年。 到了春秋时期,贝币应当不再流通,尤其是真贝,在市面上已经绝迹,因为那是已经有各种铸币了。春秋到战国时期的铸币,主要分为四种形制:布币、刀币、环钱和蚁鼻钱,号称这一时期的四大铸币体系。 秦统一中国后,中国又逐渐演化出了以铜铸币为主体的秦半两、汉到隋的五铢钱,以及唐代之后持续存在一千多年以通宝铜铸币为主要形制的货币制度。这种货币制度在宋元时期一度为纸币所取代,并在明代中后期出现了以称量白银为主的货币制度,但通宝铜铸币的应用,却一直持续到晚清。 北宋交子 南宋会子 银元起源于15世纪,始铸于欧洲,俗称"洋钱"、"花边钱"或"大洋",是银铸币的通称,大约在16世纪,银元流入我国。1890年官方开始正式铸造银元,民国时期建立银本位货币制度以后,也以银元作为主要流通币。 人民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定货币。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货币于1948年12月1日首次发行,至1999年10月1日启用新版为止共发行五套,形成了包括纸币、硬币和塑料钞、普通纪念币与贵金属纪念币等多品种、多系列的货币体系。 贝币金属货币圆形方孔钱银元纸币信用卡银票 说一说:
在搜集历史资料的过程中,你的资料是通过哪些途径获得的?寻找历史的途径古钱币古建筑文物古迹邮票走访老人查阅史书因特网服饰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