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2 一共有几天(7的乘法口诀) 北师大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2 一共有几天(7的乘法口诀) 北师大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12-04 09:26: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一共有几天(7的乘法口诀)
执教者:蒋艳荣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0-81页的内容。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独立探索,经历编制7的乘法口诀的过程,理解每句乘法口诀的意义。。
2.会用7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沟通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初步发展类推能力。
教学重点:探索、编制7的乘法口诀,理解每句乘法口诀的意义。
教学难点:用7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
同学们,今天老师请了三位小朋友和我们一起来上课,大家高兴吗?请看投影,听听几个同学在说些什么?
听了每个小朋友的话,你能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吗?
生活中像这样的问题还有很多。为了观察方便,我们先选取一些放在这样的表格里,能看懂吗?
几个星期
1
2
3
4
5
6
7
8
9
共有几天
第一行的数表示什么?第二行呢?要想解决几个星期有多少天的问题,我们首先要知道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是什么?(1个星期有7天)
2个星期有多少天?你是怎么算的?(7+7、7×2、口诀)
3个星期多少天?你是怎么算的?(7+7+7、14+7、7×3、口诀)
课件突出累加的算法。
几个星期
1
2
3
4
5
6
7
8
9
共有几天
7
14
21
你会接着算吗?请你把结果在这个表格里写一写。
汇报填写结果。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一)观察,圈画
1、同学们,为了更直观地看到结果,你能借助这个图进行说明吗?(投影出点子图)
通过观察,你发现了什么?(1个7是7;2个7是14;3个7是21.)
2、接下来请你自己圈一圈,写一写。
3、展示学生想法。
4、为了看得更清楚,老师把同学们的想法转移到大屏幕。
5、有什么新的发现?
(二)列式计算
1、根据点子图,能列出乘法算式吗?
2、如果没有点子图,你有什么好方法又对又快地进行计算?
3、前面同学们都说过连加也可以,你为什么选择用口诀呢?
4、真的像你说的那样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一下:7的乘法口诀。
(三)编口诀,找关系
1、编口诀
根据以前学习的经验,请同学们先自己编一编7的乘法口诀。可以同桌两人一组说说。
汇报,交流:这些口诀你是怎么编出来的?(板书)
2、理解意义
(1)看看哪些已经学过?
“四七二十八”是什么意思?还可以计算哪道乘法算式?
(2)这几句先口诀是什么意思?
3、找关系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想一想,这些口诀之间有什么关系?”
“相邻两句口诀相差1个7.”
“不相邻的口诀前面的数相差几,积就相差几个7.”
举例说明。(找3组)
4、口诀的不同表达与理解
我发现有些同学是这样写的:八七五十六,九七六十三。他想表达的什么意思?
那为什么大家都写成七九六十三呢?
这两种不同的说法背后有什么秘密呢?请你借助点子图先自己观察一下。
课件演示:同样是63个点,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可以有不同的理解。横着看表示9个7,竖着观察就可以表示7个9.因为都是这63个点,所以记一句口诀就可以了,我们习惯上只记小数在前的一句。
(4)找方法,记口诀
1、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这些口诀?
2、你认为哪句口诀难记?为什么?
3、如果我们计算“7×8=?”时,真的忘了口诀怎么办?你能借助口诀之间的关系解决吗?
4、(投影出示课本第80页下面的图)淘气是这样想的,你能看懂吗?说一说,从图中你看懂了什么?
这个算式你会填吗?填一填。 7×8=7×□+7×□
观察等号两边的算式,你发现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了吗?还可以怎样填空。
三、运用口诀,解决问题
1、课本第81页第1、2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订正。
2、课本第81页第3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并说说自己是根据哪一句口诀计算的。
3、课本第81页第5题:指导学生根据乘法的意义,把7个7拆成两部分。先想“7×7”可以拆成几个7加几个7,再在数线上标出来,并在两个方框中填写合适的数。
四、课后延伸,巩固练习
出示1~100,请学生估计有多少个相同加数是7的和。请大家在这个百数表中找一找,圈一圈。
五、反思交流,联系提升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7的乘法口诀,这些口诀不仅出现在数学书中,也会出现在我们熟悉的文学作品中,请同学们看课本第81页的第4题。
在今后的数学课堂中,我们还会有更多的收获与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