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物理 第六章 第三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 课后习题

文档属性

名称 2019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物理 第六章 第三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 课后习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77.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9-12-05 20:56: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9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物理 第六章 第三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 课后习题

一、填空题
1.小雨测牛奶的密度,用天平测出牛奶与盒子的总质量是102.8g,将部分牛奶倒入量筒中,如图甲所示,测量剩余牛奶与盒子的质量如图乙所示,则牛奶的密度是________kg/ 。

2.如图是小雨测盐水密度的几个主要步骤,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填序号),根据图中数据计算可得,盐水的密度是_____________。

3.在“用天平和量筒测固体密度”的实验中,某同学正确测得石块的质量为48g,从图的实验中可测出石块的体积为________cm3,则石块的密度是________kg/m3。

4.用已调节好的天平测量某一石块的质量,天平平衡时,所用砝码的质量数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小石块的质量为________g;将该石块放入原来盛有25mL水的量筒中后,液面位置如图乙所示,则小石块的密度是______________kg/m3。

5.小明想测量妈妈自酿的葡萄酒的密度。他先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移动游码,发现指针停在图1位置,这时他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选填“左”或“右”)调,直到天平平衡;接着他先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42.8g,然后向空烧杯中倒入20mL的自酿葡萄酒,并用天平测出葡萄酒和烧杯的总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及游码的位罝如图2所示,则葡萄酒的质量是_____g、密度是 _____g/cm3。

6.某物理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天平和一个小塑料杯测量酸奶的密度。实验过程如下: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空塑料杯的质量为5g,将塑料杯中装满水,测出塑料杯和水的总质量为77g;再将塑料杯中的水倒净擦干后装满酸奶,测出塑料杯和酸奶的总质量为95g,则塑料杯中酸奶的质量为_____g,酸奶的密度为_____g/cm3
7.某粮仓堆放了体积为的稻谷,为了估测这堆稻谷的质量,薛悟理同学先测得空桶的质量为,再用这只空桶平平地装满一桶稻谷,测其总质量为;将稻谷全部倒出,再装满一桶水,测其总质量为.已知水的密度为,则水桶的容积为_________;这堆稻谷的质量为________.(用题中已知物理量字母表示)
8.(1)小明测小石块的密度,如图甲乙所示,小石块的质量为_____g.小石块的密度为_____g/cm3。
(2)小明又想测出家里某个小饰品的密度,她找到家里的电子秤,称出饰品的质量是232g,又借助细线、水、玻璃杯,测出了饰品的体积,她的实验步骤如图丙、丁,则饰品的密度为_______g/cm3。


二、单选题
9.如图所示,矿石的质量已经用天平测出,从图A到图C是测量体积的情景,这样的操作会引起密度的测量值与真实值相比( )

A.偏大 B.偏小 C.相等 D.无法确定
10.小明利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量盐水的密度。部分操作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量筒中盐水的体积是
B.盐水的密度是
C.如果按照B、A、C的顺序会使测量结果偏小
D.按照A、C、B的顺序操作,如果盘中砝码因生锈质量变大,则测得盐水密度偏大
11.小红同学利用所学的知识测量了某种饮料的密度,实验步骤如下:①用天平测出空量筒的质量;②向量筒中倒入适量饮料,测出其体积;③用天平测出量筒和饮料的总质量。对于上述实验步骤的评价,正确的是( )
A.所测出饮料的体积一定不准确,不可取
B.能测出饮料的密度且步骤完全规范合理
C.测出饮料的密度值偏大,不可取
D.易使量筒从天平上倾斜而摔碎,不宜提倡
12.实验室里常用悬重法测蜡块的密度,如图所示,量筒内原来水的体积为V0,只浸没铁块时,量筒内水与铁块的总体积为V1,将蜡块及铁块全浸入水中后,量筒内水面所示总体积为V2,已知蜡块的质量为m,则蜡块的密度为( )

A. B. C. D.
13.小洋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得到的数据如下表,根据数据绘出的图象如图所示,则量杯的质量与液体的密度是( )
液体与量杯的质量
液体的体积



A. B.
C. D.

三、多选题
14.如图所示,小明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量一金属块的密度,他按照甲、乙、丙图的顺序进行测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金属块的体积是
B.金属块的密度是
C.若小明实验时使用的50g砝码因生锈而质量变大则他测量的金属密度偏小
D.若某同学按照甲、丙、乙的顺序进行实验,则测出的金属密度偏小
15.在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某种食用油的密度时,以下操作步骤中,必要且合理的是( )
A.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
B.取适量的油倒入烧杯,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油的总质量
C.将烧杯中的油倒入量筒中,测出倒入量筒中的油的体积
D.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油的总质量
16.小雨在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液体的密度时,具体测量步骤为:①先测出空烧杯的质量;②将液体倒入烧杯,测出总质量;③算出烧杯中液体的质量;④将烧杯中的液体倒入量筒,测出其体积;⑤利用公式算出液体的密度.将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正确的是( )
A.测量结果偏小????????????????????????????????????????????????????? B.测不准的原因是烧杯里的液体的质量测不准
C.测量结果偏大????????????????????????????????????????????????????? D.测不准的原因是烧杯里的水的体积测不准


四、实验题
17.小明所在的物理兴趣小组需要密度为1.15g/cm3的盐水,为检验配制的盐水是否合格.
(1)小明设计了如下方案:
①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上,发现指针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需将平衡螺母向_____调节;
②测量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时,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为_____g;
③将烧杯中的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如图丙所示);
④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为25g;
⑤计算出盐水的密度为_____g/cm3.

(2)为配制合格的盐水,需要继续向盐水中_____(选填“加盐”或“加水”),但加多少才能刚好使配制的盐水合格,很难控制.小明思考后,想用饮料吸管制作一个简易的密度计来解决这一问题,制作步骤如下:
①他找来一根饮料吸管,测得吸管的长度是15cm,用石蜡将其一端密封起来;
②在吸管上距密封端11.5cm处画一刻线标上1.0,在吸管上距密封端_____cm处画一刻线标上1.15;
③在吸管中放入适量的细砂后将其放入清水中,增减细砂直到水面刚好与1.0刻线相平;
④从清水中取出吸管放入配制的盐水中,向盐水中加某物质直到液面与1.15刻线相平,盐水的密度就刚好是1.15g/cm3.
(3)完成实验后,小明想在这根吸管上再增加些刻线,制成一个测量范围是0.7g/cm3~1.3g/cm3、分度值是0.05g/cm3的密度计,结果发现不能实现,原因是_____.为了能用这根吸管制成符合要求的密度计,他应_____(填“增加”或“减少”)吸管中的细砂后,并重新标注刻度线.
18.小明测量南京鹅卵石的密度,进行了如下实验:

(1)将天平放在_____桌面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零刻线处,发现指针静止时如图甲所示,应将天平的平衡螺母向_____端调,使横梁平衡。
(2)如图乙所示,鹅卵石的质量为_____g。
(3)将鹅卵石放入盛有50mL水的量筒中,静止时液面情况如图丙所示,则鹅卵石的密度是_____kg/m3。
(4)小明根据所测数据,在图丁上描出一个对应的点A,接着他又换用另一石块重复了上述实验,将所测数据在图上又描出了另一个对应的点B,若ρA、ρB分别代表鹅卵石和另一石块的密度,则ρA_____ρB(选填“>”、“=”或“<”)。
19.今年清明小长假期间,小华在南滨路江边游玩时,捡到一小块鹅卵石。他想知道鹅卵石的密度,就利用托盘天平和量筒对这块鹅卵石进行了如下测量:

(1)小华把天平放在_______桌面上,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右侧,小华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使天平横梁平衡;
(2)小华把鹅卵石放在天平的左盘进行测量,当天平再次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这块鹅卵石的质量m石=________g;
(3)小华用细线拴好鹅卵石,把它浸没在盛有适量水的量筒中,水面位置如图乙所示,则鹅卵石的体积V石=_______cm?,鹅卵石的密度ρ石=_______kg/m3;
(4)此实验过程中若将(2)(3)顺序对换,则所测得的密度将_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5)小华做完实验后,发现不用量筒也能测出鹅卵石的密度,具体实验步骤为:
①向烧杯中装入适量的水,置于天平上,天平平衡时的读数为m1;
②用细线将鹅卵石拴住,手向上拉住细线的另一端,使之浸没在上述烧杯的水中(鹅卵石不触杯壁和杯底,水不外溢),天平平衡时的读数为m2;
③将鹅卵石缓慢沉入烧杯底部,放开细线,天平平衡时的读数为m3;
④鹅卵石受到的浮力F石=___________,鹅卵石的密度为ρ石=____________(两空均用所测的物理量m1、 m2、 m3、ρ水、g表示)。















答案
1.
2.BCA 1.125g/
3.20 2.4×103
4.42g 4.2×103
5.右 19.6 0.98
6.90 1.25
7.
8.41.4 2.3 5.8
9.B 10.C 11.D 12.B 13.C
14.BCD 15.BCD 16.CD
17.右 62.4 1.1 加盐 10 吸管长度不够(吸管嫌短) 减少
18.水平 左 31.2 3.12×103 <
19.水平 左 39 15 偏大 鹅卵石上粘有水,使得测量的质量偏大